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分析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and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与班级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教师要针对学生归属感不强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关键词】高中生教育;归属感;分析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的归属感问题事关整个班级工作质效,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主要表现
  1.对班级管理事务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到了班级之后,打开书本就进入了自己的世界,别的一概与他无关,班级文化建设、制度管理、建设要求等,和他似乎毫无关系,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游离于班级整体之外。
  2.对班级活动参与不够积极。班级定期都会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无论是文化、体育还是娱乐以及节日的庆祝活动,部分学生对这些活动参与不够积极,活动方案征求大家意见时没有提出建议或意见,具体组织过程中也不参与,似乎成为了一个旁观者。
  3.对同学缺乏应有热情帮助。集体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和集体每一个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良好关系。有些学生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都不关心。
  二、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繁重的学习压力让学生情绪低落。十二年的奋斗很快见分晓,高考的压力对高中生而言有着巨大的心理影响。他们眼中一切都是为了成绩、为了分数,对别的事情关注度较少。
  2.独生子女居多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当代高中生绝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几代人围着一个人转的家庭中,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相对薄弱,很难自然而然的产生集体归属感。
  3.班级活动开展匮乏单调缺少吸引。许多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显示,自己缺少集体归属感,一个重要方面是班级开展的活动形式单调、频率较低,没有能够定期开展丰富精彩的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4.教师教育引导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学生归属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和教师平时引导不足有关。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上,对别的方面特别是集体归属感方面不够重视,甚至避而不谈,这也是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缺乏集体归属感的重要诱因。
  三、强化高中生集体归属感的几点措施
  1.强化集体意识教育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高中班主任教师在平时的活动、工作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强化集体归属感教育,利用平时的班会、团支部会等时间,向学生宣传每一个成员都是班集体的组成部分,大家共同构成了这样的一个集体,大家要为这个集体贡献力量、共同进步,使学生在思想上有家的概念,产生以班为家的集体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2.开展形式多样活动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组织活动是班级工作的基本形式,班主任教师要在活动中渗透有关集体归属感的内容,让学生增强这一方面的意识。例如可以在班级开展“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站在一个集体成员的角度去讲述如何为班集体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有了倾吐的机会、发挥的平台,在演讲中受到了集体归属感的深刻教育。集体归属感的教育与许多活动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活动中,组织学生组成若干个合作团队,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团结奋进,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推动活动的进展,以这样的活动为契机增强集体归属感,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团队协作引导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每学期班级都要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例如元旦、国庆等庆祝活动就是很好的契机,让学生有团结协作的机会。在庆祝元旦文艺晚会的筹备过程中,笔者将任务交给班委会,每个班委会成员各自组成团队,有负责节目编排的,有负责场地安排的,有负责物质采购的,有负责主持词撰写和主持人训练的。不同团队共同构成了这一场活动的筹备单位,在活动筹备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置身于团队之中,按照分工努力工作,又与他人密切协作,大家在活动中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作为集体一份子的集体归属感,这样的活动有效扭转了学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状况。
  4.注重心理压力疏导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学生在高中阶段经常会遇到一些轻微的心理障碍,如学习压力过大,与同学相处产生纠纷,莫名的产生一些烦恼等等。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压力的疏导,让學生轻装上阵,在活动中不断增强集体归属感。笔者一方面在班级进行了“青春,我们不再彷徨”主题讲座,向学生讲述了高中时期应当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自己面对的困难是哪些,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突破。同时还和表现异常的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面临着什么,哪些困难需要获得大家的帮助。通过点对点的心理疏导,学生能够放下思想的包袱,主动积极前行,并增强了对整个班集体的归属感。特别是接受大家的帮助,在大家的开导下保持阳光的心态,他们的集体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
  5.开展师生互动教育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互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平时的教学中,各学科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合作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集体里感受到责任,感受到压力,感受到强烈的归属感,师生互动对学生归属感的增强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面对高中生集体归属感不强的现状,广大班主任教师要强化原因分析,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予以突破。
  【参考文献】
  [1]蒙明华.试论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0(08)
  [2]李坤.班级凝聚力是班级建设的首要问题[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05)
  [3]张霞.论班级凝聚力对高职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意义[J].科技资讯,2007(19)
  [4]林灵.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方法[J].交通职业教育,2003(03)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初中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形成阅读兴趣,最终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如何利用“三段式”阅读教学法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引爆学生阅读潜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三段式”;阅读教学法;阅读潜能  现行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即借助参考资料、工具书、网络等不
目的 了解健康宣教卡在神经内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由专门的责任护士负责完成其健康教育,观察组发放健康宣教卡,对照组不发放健康宣教卡,其他方法相同.观察2组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疾病相关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等.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相关技能的掌握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理论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识别、评估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可引发风险的因素;运用风险管理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用随时督导检查、不定期抽查、跟班、定期通报等方法,检查落实情况,并将成绩纳入量化考核.结果通过应用风险管理,强化了护士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及质量意识,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有效地降低了风险系数,为临床提
【摘 要】本文讲述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学生互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学生互评存在问题的对策,即注重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意识:设计详细科学的评价表和评价任务;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课堂;学生互评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
【摘 要】初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根据学生的阅读个性差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全面创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方法。教师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保证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英语,也能在考试中迅速解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和学生的智力水
【摘 要】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化艺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国历史发展中逐渐沉淀下来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的民间文化艺术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就要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更加有利于保护民间文化意识。在幼儿教育中更好地渗透民间文化意识,需要着重分析民间文化艺术的特点以及与幼儿教育内容使用程度,
本文就写作生态学西部中学英语在线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的应用展开了一次行动研究。针对在写作生态学环境中的学生对教师在线反馈和同伴在线反馈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线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学习效果。本人结合实际,对所代班级的后进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后进生绝大多数智力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由于受到小学英语的磨难,进而到了初中以后两极分化严重,一些学生甚至一窍不通,对英语完全失去兴趣,这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文从教师的角度,采取对后进生进行学法指导、改进课堂教
肺大疱型肺气肿因胸闷、气促和活动耐力减退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学习.又因肺组织本身的缺陷,极易复发.临床上虽然已应用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且均取得较佳疗效,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我院于2005年期间为5例患者应用自体胸膜治疗肺大疱型肺气肿合并复发性气胸的手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