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中的孤独心态浅析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9207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唐宋词人怀有孤独心态的原因
  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说过:“古来圣贤皆寂寞。”虽然唐宋词人不能都称为圣贤,但他们普遍怀有孤独心态,致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思妇、游子、失意志士以及隐士等。为什么唐宋词人喜欢描写孤独形象,抒发孤独之感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1.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
  在恋情题材的词中,孤独心态明显来源于失恋或离别等外部原因。如温庭筠在《梦江南·梳妆罢》中描述了离别相思所致的孤独。此外,词人离开故土或亲朋好友而独处异乡客地,也容易引发孤独心态。
  2.词人的主观因素
  首先,有些词人生性孤傲,或性格内向,他们的词中容易显现出落落寡合的气度。如晏几道,他身为晏殊的儿子,却长期沦为下僚。其高傲的个性与境遇的不得志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得他的词里流露出孤独感。其中,《阮郎归·兰佩紫》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表达了他惆怅和孤独的心态。
  其次,有些词人具有一种超然的意识,但因无法真正做到超脱而苦闷,于是形成了宋词中另一类“孤独者”的形象。如张孝祥因遭谗言落职,但他途经三万顷洞庭湖时,湖光山色诱发了他胸中的超然意识,于是写下了《念奴娇·过洞庭》,“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是何等的自负,而其“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又是何等的不凡。纵观全词,无不张扬着作者孤独却又崇高的人格魅力。
  再次,就某些具有隐逸出世思想的词人而言,他们往往因看穿人世而厌倦尘俗,于是形成了一种自我满足和自命清高的高情雅趣。如朱敦儒的《好事近·摇首出红尘》表现出了一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情趣。开头两句就使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描写了渔父的生活,更显得恬然自得,下阙勾勒出了一幅新月当空、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澈的清雅图画,如画的诗境更衬托出主人公的悠闲自在。
  二、唐宋词人孤独心态的价值
  孤独,本是一种孤立无援、可怜可悯的精神状态。可是,它在唐宋词中却显示出了独特的美感和艺术魅力,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得后人为之千古传诵,反复咀嚼、品味,获取了无穷的精神享受。
  1.孤独心态本身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一般来讲,词人们怀有孤独的心态,本身就是一件异于常人的事情。因为彻底厌世者的心态已经麻木,而普通的芸芸众生几乎感受不到孤独,唯独具有敏感心理及那些有所渴求却得不到满足的人,才会产生孤独感。唐宋词中的那些优秀之作表现出来的“孤独”,或因爱情悲剧而生,或因政治和个人身世的原因而生,或因作者的个性和心理气质使然,它们都从侧面展示了词人美好的理想与独立不群的人格,展示了他们身处寂寞和黑暗中所闪烁出的思想火花,使得这种“孤独”更具有积极的精神力量和情感价值。读着“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我们会被这位失恋青年的真挚情感所打动;读着“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我们会不禁为这位爱国者的壮志未酬而扼腕痛惜。这也正是我们偏爱唐宋词中的“孤独”的原因之一吧。
  2.唐宋词人把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唐宋词人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把寂寞表现得极具韵味。如陆游的《卜算子》通过环境的渲染和气氛的烘托,道出了这株梅花的“寂寞”和孤苦,寄托了作者备受冷遇的愁闷心情;又如温庭筠的《梦江南》中“斜晖脉脉水悠悠”,看似简单地描绘自然景物,与离愁别恨关系不大,实则寓情于景,含意深长。此外,张志和的《渔歌子》借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散线透视,几乎是信手拈来地捕捉到了山前的一片景色:高处有从水田飞入上空的白鹭,低处有落英缤纷的春水绿波及味道鲜美的肥嫩鳜鱼。图画的中心,则是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的渔民。从这些互为烘托的静态的空间结构中,抒发了渔民的悠然自得。
  唐宋词中表现出来的孤独心态,既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词人完成这些作品之后,不仅自身的孤独心理得到了排遣和宣泄,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诸多千古绝唱,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恒兴中学)
其他文献
建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因此,学习并贯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体系?这要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上来看。《中共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校园教育是区域内培养地方性人才、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区域内的校园教育应该具备文化自觉观念,主动承担起传承、保护、创新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在此,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的融合,尤其是“非遗进校园”活动为例,试图对当前二者融合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进行阐述,藉此从更广泛层面对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传统文化与校园教育融合的可能  如今的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一、树立新理念,吃透重、难点  1.主体教育的理念  一堂真正的优质课不仅要教师“教”得好,还要学生“学”得好。以往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经常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条分缕析、包办代替的现象比比皆是。如今,我们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过程教育的理念  教师应该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真正的知识传授应
《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与学习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历史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面对有别于传统教材的课程设置,历史教师的上课方式也应随之改变,与时俱进。一位教师课上得好不好,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如何设计好课堂导入,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故事导入法  学生对历史本来就陌生,时空上的距离也使他们对历史不感兴趣,如果教师的导入过于枯燥或直白,容易引起
我们许多体育教师都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却往往上不出一节高质量的体育课。这是为什么?笔者通过多年的观察以及自我反思,发现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细节,以至于形成一种常态的教学习惯而影响教学的质量。以下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的一些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的细节。    一、忽视准备活动的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始的练习做好充分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在新时代,做好有质量的教育工作,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家校协同教育。2017年9月以来,《基础教育参考》家校协同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听了容易忘记,看了可以记住,只有实践了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精心设置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从“玩中学”,从玩中逐渐产生对科学学习的热爱,逐步体验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感悟科学的真正内涵。  一、点燃激情,热爱科学  科学课程的教学提倡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的亲身感受为基础,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观察、探索和思考,从而找
四十五分钟、三尺讲台、一本书,这些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相同的,但之所以教学效果迥然不同,有的妙趣横生,学生听得兴味盎然,有的呆板乏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学语言的运用上。笔者认为,好的教学语言,应具有以下一些要素:  一、要使用普通话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会说普通话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语言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它能把数学知识与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素质。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方法能把难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它体现了数与形的相互转化。如函数与方程思想体现了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相互转化,分类讨论思想体现了局部与整体的相互转化。转化与化归的
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的凭借是文本,而文质兼美的典范作品更是以言语教学为基本特征的语文课程不可或缺的媒介。立足言语分析去把握典范作品,在文本的细读中领悟其中的人文精神,对于语文的“教”与“学”都有务实的积极意义。正如孙绍振先生所说:“真正的人文精神,是在作品之中的,不是在文本之外的。把文本当中潜在的人文精神分析出来,是语文教师的艰巨任务。”  本文以语用学之合作原则为理论工具,重新去解读朱自清先生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