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ttering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同学好:
  今天我们要辩论的话题是:给三年2班的小朋友送礼物,是送我们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是送小学生们喜欢的东西。我方的观点很明确,要送就送我们自己最喜欢的礼物。
  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就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给别人送礼物同样如此,一件礼物,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都认为它不够好,不值得送给别人,那么,你怎么拿得出手呢?把这样的礼物送给朋友,你的良心过得去吗?
  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什么才算得上是最好的东西?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站在赠送人的角度看,所谓最好的东西,当然是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了。只有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那才能代表我们是真心诚意。如果送出去的东西连自己都不喜欢,别人就会觉得你没有诚意。这样的礼物,别人就会从心里拒绝它。
  其实,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还是对别人一种最起码的尊重。什么是礼物?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向对方表示友好、表达祝福、传递情感的一种物品。不难看出,礼物只是我们表情达意的一种载体。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表达我们最大的善意和敬意?当然是挑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作为礼物了。也许我们最喜欢的,别人并不一定最喜欢,但至少表达了我们最真诚的心意,当对方明白了这一点后,我们赠送礼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赠送礼物不是扶贫济困,礼物只是一种美好心意的表达,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对方喜欢不喜欢,需要不需要,只要捧出我们的真心即可。
  当然,在确保自己喜欢的前提下,再去适当考虑一下受礼者的感受,力求达到两者的完美统一,也未尝不可。但绝对不能只考虑对方的喜欢,就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送出去。因为对方可能看重的并非礼物本身,而是礼物所代表的一种心意。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给三年2班的小朋友送礼物,首要标准是我们自己喜欢。
  谢谢大家!
  【满分理由】
  一、标题新颖,观点鲜明。这篇辩论词,引用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标题,巧妙表明态度,让读者觉得眼前一亮。在此基础上,文章开篇,作者又旗帜鲜明地亮出己方立场,结尾重申主张,使得全文观点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二、逐层深入,令人信服。亮明观点后,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呼应文题,并进行比拟,指出送礼必须送自己喜欢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强调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是一种传统美德;随后更进一层,指出这是对别人的一種最起码的尊重;接着,回撤一步,认为在确保自己喜欢的前提下,也可适当考虑受礼者的感受;最后进行小结,结束全文。整个辩论过程层次清晰,论说严密而有力。
  三、语言犀利,风趣有味。像“把这样的礼物送给朋友,你的良心过得去吗”“赠送礼物不是扶贫济困……不要过多地去考虑对方喜欢不喜欢”等句子,令人读后难忘。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开学季,依然桃李香满园。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漫长的暑假过去了,迎来了新的学期,也迎来了一个收获的季节。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也是我学子生涯的一个小小的驿站。因为我已小学毕业,升入初中了,心中难免有些激动和期盼。我起了个大早,刷牙洗脸吃了早餐,然后背上新书包,迎着清晨的阳光,兴高采烈地朝新的校园走去。  一路上,我的思绪又飘回到读小学的那段时光,逝去的一幕幕仿佛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重演。转眼
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的辩题是,给三年2班的小学生们送礼物,是送他们喜欢的,还是送我们自己喜欢的。我方的观点是,礼物应当“送其所好”,三年2班的小学生们喜欢什么,我们就送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为什么要彼此互赠礼物?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取悦对方,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我们给三年2班的小学生们送礼物,目的同样如此。试想,如果我们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喜欢的礼物送给他们,而不顾及他
蓝田山石门精舍  王 维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山前通。  舍舟理轻策,果然惬所适。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  朝梵林未曙,夜禅山更寂。道心及牧童,世事问樵客。  暝宿长林下,焚香卧瑶席。涧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误,明发更登历。笑谢桃源人,花红复见觌。  这首诗宛如一篇山水游记,写景冲淡精致,叙事简练传神,抒情自然
【引言】  “过渡”“衔接”指的是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合理连接与转换,它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使议论文连接紧凑、前后统贯圆合甚至严丝合缝的必要手段。  【技法指津】  “过渡”“衔接”如同“黏合剂”和“纽带”,具有搭桥接榫、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能将上下段落、前后层次有机地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一、该“过渡”处则“过渡”  就议论文而言,哪些地方需要过渡呢?一是层次的开合处——文章内容由总到
妈妈逛街回来买了三条小金鱼,真是可爱!  我从包装袋中将它们轻轻放入鱼缸,哈,这几条小金鱼真是太可爱了,大小还不如一块橡皮呢!那只金黄色的最活泼,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在鱼缸里游个不停;那只鳞片黑白相间的稍小一点,但大大的眼睛格外突出,就像镶嵌了一颗大大的黑宝石;最小的那条最端庄,红黄色的鳞片,只在鱼缸的一角慢慢地游动,真是“窈窕淑女”!  这几条小金鱼看似个性十足,可一旦食物来了就都是一个样了!
森林里住着一群猪,它们以瘦为美。有头小猪名叫月月,因为非常喜欢吃东西,长得胖嘟嘟的,经常被瘦小猪们嘲笑。  有一天,猪妈妈受不了别人的异样眼光,严肃地对月月说:“月月,明天你到舞蹈班做律动!”月月一听“做绿豆”,马上来了兴趣:“妈妈,你不早说,原来做绿豆也是跳舞啊!我去,我去嘛!”  第二天,月月早早地起床了,背着满满一袋绿豆,高高兴兴地去学跳舞了。她兴冲冲地来到了舞蹈班,看见蝴蝶老师和蜜蜂老师,
在陪我们玩够了打雪仗、滑雪爬犁、抽冰猴等一系列冬天的游戏,冬爷爷蹒跚地离开了,春姑娘又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身边。  走到田野上,原来那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已经变得多姿多彩了。看!在那绿色的草坪上偶尔有几株迎春花在开放,正俏皮地向你眨着眼;听!在那嫩绿嫩绿的枝条上,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闻!那泥土的芳香里,带着花草的香气,真是沁人心脾呀。春天,你真美!
告别了炎热喧闹的夏季,迎来了凉爽静谧的秋天。今年九月,我和邻居玲同时进入初中,并且编在了同一个班上。于是,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有一次,我们之间为了一點小事,发生了一次纠纷。楠的大度令我感动,并使我学会了不少的人生道理。  记得那是刚开学后不久的一个下午,我和玲为了一道习题争论不休,我们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正在气头上的我竟一时兴起,出言不逊,用一顿杂七杂八的污言秽语,把玲骂得缄口不语、隐声而
我在家里的平底缸中养了一只可爱的小乌龟。它乌黑发亮的外壳上有黄色的细花纹,小尖脸上还长着一双红色的眼睛。  每天晚上,我都要拿一块肉来喂小乌龟。嗅到肉的香味后,它总是先慢慢地伸出小脑袋四处张望一番,确定没有危险了,才会伸出那粗短的小腿一步一步爬过去,然后张开嘴巴,把肉狼吞虎咽地吃进肚子里,生怕被别人抢掉。  吃饱后,小乌龟会回到水里悠闲地游一会儿,还不时吐出泡泡呢!玩累了,它就会在岸边休息了。有时
小老鼠、小乌龟和小麻雀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一天,小乌龟说:“我们都已经长大了,应该找一个工作了吧?”小老鼠想了想,说:“可以。”小麻雀说:“那我们该找什么工作好呢?”  这时,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的茫然,但都各自开始找起工作来了。  它们先来到邮局,找到了那里的主管,对主管说:“我们能在这里工作吗?”主管打量了它们一眼,说:“如果你们要进来工作,要通过一个测试:一天要送完100封信。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