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寓教于研理念探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35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农科类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与科研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根据农学学科的专业特点和地方农业高校的定位,突出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以研促教,寓教于研”理念,构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中有研模式、研中有教模式,搭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研究成果开辟了农科类学生培养的新途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学农爱农的情怀,实现了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同时建立了一支寓教于研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教学成果广泛应用,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教学改革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教学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农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于OBE理论的农业生态学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XJG-19-3-7)
  [作者简介] 商庆银(1984—),男,河南固始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壤改良与固碳减排研究;曾勇军(1978—),男,江西龙南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研究;曾研华(1986—),男,江西永修人,博士,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媒体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专业必修课“水质工程学”为例,探讨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并结合给排水专业的课程特色,实施了模块化教学与有机渗透的创新模式。深入挖掘课程培养环节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将传统经典内容的讲授、大国工匠课程思政的精选、师生高交互性课堂的研讨等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教学模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摘 要]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描述某件事从而引导学生对特定的情境进行讨论教学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促进了理论知识的转化,实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案例教学法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较少。鉴于此,阐述了“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教学的特点、必要性,并分析了“旅游规划与开发”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及应用实践,为提高案例教学法在“旅游规划
[摘 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熟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一是以卫生防疫知识普及为基础,增强大学生的防护能力和科学精神。二是以形势政策成效宣传为主轴,增强大学生的抗疫决心和制度自信。三是以抗疫先进典型宣传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四是以疫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保障,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危机应对能力
[摘 要] 研究生通识教育模式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三创”背景下探讨通识教育培养模式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从我国研究生通识教育的特点和时代内涵、通识教育模式的不足及模式的构建三方面,对我国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通识教育进行了分析。指出研究生通识教育时代内涵在于创新批判意识的培养与健全人格的形成。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通识教育存在的课程体系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了基于显性和隐性教育的土木专业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