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学业倦怠感调查研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kyh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高职生的学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分析引起倦怠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学业倦怠与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效能感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相关,并据此提出了有助于改进他们学业倦怠状况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生 学业倦怠 调查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有很大的作用。高职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思想活跃、敢拼敢闯,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高职生的学业倦怠现象就日益突显。学业倦怠是一种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持续的、负性的、与学习相关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精力耗损,身心耗竭;对与学习有关的活动热忱逐渐消失,对学业持负面态度;个体在学业方面体会不到成就感或者没有效能感。杨丽娴和连榕等人将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逃避学习的行为”。此概念是基于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现状而提出的,强调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学生学习倦怠的重要原因。台湾学者杨惠贞在测量台湾高校学生的学习倦怠的研究中,发现学习倦怠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拖延(procrastination)也会造成学业倦怠。
  笔者对某大学高职生的学习状况调研显示:在大学出现过迟到、无故旷课现象的学生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6%,课堂不能专心听讲、想逃课的学生人数达32%,课后能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数仅占30%,40%的学生表示厌倦学习。总的来说高职生的学业倦怠主要体现在:情绪上缺乏热情与活力,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低,纪律松懈,对学习既不喜欢又不想放弃。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高职生学业倦怠的特点并对可能引起倦怠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帮助高职生克服学业倦怠感,从而促进大学的学习。
  二、研究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采用连榕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共20个项目,涉及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低成就感,分数越高代表倦怠感越强)、王波编制的《知识重要性问卷》(共54个项目,分为社会和个体两个维度,分值越高,知识价值观水平越高)、张春梅修订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问卷》(共15个项目,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法、行为表现和社会环境资源的调节四个维度,分数越高代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越强)、梁宇颂和周宗奎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共22个项目,分为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以及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针对高职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做了一些修改,如将和“同事”的关系改为和“老师”的关系。共10个项目,分数越高代表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在北京某高校的高职生中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共发放448份问卷,去除13份无效问卷,共回收435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259名(一年级95名,二年级84名,三年级80名),女176名(一年级59名,二年级55名,三年级62名);城镇生源学生252名,农村生源学生183名。
  1.高职生学业倦怠总体特点。被调查高职生在《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中的每题得分平均值为3.35,属于中等以上程度的倦怠。在各年级之间,大二学生的倦怠感最强,但与大一和大三学生的倦怠状况差别并不显著。男生比女生倦怠感强,且达到显著水平。农村生源学生的倦怠状况也显著高于城镇生源的倦怠状况。就倦怠感的三个维度来说,男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农村生源学生在情绪低落和低成就感上都高于城镇生源学生。根据最近一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男生的成绩低于女生的成绩,城镇生源学生的成绩高于农村生源的成绩。学习成绩和学业倦怠感量表的得分之间呈负相关。这表明学习的倦怠感越强,学业表现越差。
  2.学业倦怠感和知识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知识重要性问卷》中的得分表明了知识价值观的水平,得分越高表示越认为知识重要。女生的总分及各维度均分均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总分及各维度平均分均低于城镇生源学生,而年级之间的差异则不显著。这表明,女生和城镇生源的学生更看重知识的重要性。这可能由于女生更愿意接受学校老师和父母的督促与激励,更认可知识对于个体和社会非常重要。而城镇生源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和成长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更多地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将学业倦怠感按由强到弱的程度排序,排在前50%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平均得分显著低于排名后50%的学生的得分。这表明越是认为知识对于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作用的学生,他们越会对学习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势必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因而学习的倦怠感越低。
  3.学业倦怠感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女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总体状况显著优于男生;城镇生源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稍好于农村生源的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与学业倦怠感之间呈负相关,其中学业倦怠感中的学习行为不当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中的学习方法以及社会环境资源的调节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学生选择利于学习的社会环境资源如住校或去教室上自习以及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减轻学业倦怠感。
  4.学业倦怠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与学习有关的自我效能感被称为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在某项学习任务上付出多少努力,在遇到困难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学习越努力,遇到困难时坚持得越久。此外,还影响学生从事学习任务时所体验到的紧张和焦虑。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从事学习任务时冷静、沉着,更多地关注学习中的问题,而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会感到紧张不安,更多地关注到自己的情绪反应。本研究中,城镇生源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高于农村生源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分与学业倦怠感总分存在及其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学业倦怠感就越弱。   5.学业倦怠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中,高职生的学业倦怠感和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表明在学习中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倦怠感越低。尤其是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与学业倦怠感的关系更强,单独抽取出的第三和第四题(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支持)的得分与学业倦怠感分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三、对策
  本研究表明高职生的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学校应根据其心理和行为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状态。要想帮助高职生降低学业倦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意开展协同教育,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多个方面培养高职生对待知识成熟积极的价值观。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开展协同教育,多管齐下,帮助高职生认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法,如利用学生的实训、顶岗实践或课外活动、走访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已毕业校友交流心得等途径帮助高职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被动消极的知识价值观,从而增强学习动机。
  2.加强对高职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高职生和本科生相比,在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不足。高职院校需要帮助学生克服疏离学习的行为,加强管理,从课堂考勤、作业完成、成绩评定以及违纪处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并严格执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我学习调节能力。同时在学校和班级营造努力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环境的影响,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首先,应根据高职生的特点,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在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应用为主,避免照本宣科,造成学生在课堂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的局面,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提供解决问题的情景,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技能和动手应用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地发掘学生的长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掌握一门技术的快乐和成就感。其次,注意为高职生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看到从事复杂学习任务过程中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认识到自己有可以挖掘的潜力。再次,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当看到与自己能力水平相似的人可以成功地完成某些任务,会使个体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宣传高年级优秀学生和杰出校友的成功事迹或请他们与学生亲身交流,激发低年级高职生的自信心。来自老师和父母的肯定性的语言鼓励也非常重要,但注意要采取言语说服与任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步做出能力和努力方面的归因,让学生逐步确信自己是有学习能力的,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进步,进而增强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除此之外,在高职生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和同学对高职生的学业倦怠感影响很大。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扩招,教师工作压力普遍较大,没有给予所有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很多老师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沟通机会太少,有的老师甚至自己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并影响到了学生。高职院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注意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使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关心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业倦怠感。同时班级建设也非常重要,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加强互助行为,通过团队学习、分享式学习,也可以有效降低倦怠感。
  [参考文献]
  [1]包翠秋.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2007132227.
  htm,2007-08-29.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3]宋晓丽.高职生知识价值观、自我调节学习与学习倦怠的关系[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45-2009124942.htm,2009-04-18.
  [4]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B/OL].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2009082941.htm,2008-05-01.
  [5]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6]朱丽芳,谢倩.论学业自我效能感[J].教学改革与管理,2007(6).
  [7]Senecal C,Koestner R,Vallerand R.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procrastination[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135).
其他文献
针对信号交叉口右转机动车与直行非机动车的冲突问题,对机非的行为特性进行分析。根据非机动车绿灯初期的释放特征,建立膨胀度模型,并对比不同信号灯类型下的膨胀度。从驾驶
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要内容。产权制度改革是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引入管理层收购,有利于明晰事业单位转企
著名演员赵本山的小品人人爱看,百姓看了他的节目笑声不断,顿感精神愉快。哪一年春晚如果没有他的节目,人们便觉得年夜饭少了一道菜。  是啊,生活中需要幽默。人们常说沉默是金,我觉得幽默才是金。由此联想到,课堂上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就像一块磁铁一样,总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为什么特级教师的课总是那么引人入胜?语言幽默、轻松活泼几乎是他们的共同点。语文课更该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多穿插
提问是课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运用得当,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思考想象、发展智力等,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怎样才能正确运用课堂提问呢?  一、准确选定提问内容  一堂语文课提什么问题,备课时必须认真思考,要从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出发,准确地选定提问的内容。要“提”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课堂提问要选准关键处。一是在揭示课文标题时设问。出示课题后,以课题设疑,以问题激趣
文章研究并开发了一套基于SQL SERVER的计算机开放实验管理系统,系统具有不受操作系统限制,支持各种操作系统,实时查询机位,可预约上机,针对学生不同的实验类型可实现分区管
[摘要]人生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人生观教育及相关概念的内涵解析入手,分析了当前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突出价值观教育、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实然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性教育视角下深化人生观教育、加强荣辱观教育和开展公私观教育的创新教育路径。  [关键词]人生观教育 大学生 人性教育  [作者简介]黄海(1975- ),男,江苏盐城人,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在读博士,南京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