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困境解读

来源 :上海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3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国金融准入和金融服务的特殊主义现实,依据制度变迁理论,阐发了中国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加强监管与金融风险积累、信贷紧缩并存的内在逻辑.本文得出三个结论:1、在特殊主义准则下,监管困境的存在是内生的;2、实行金融准入和服务的普遍主义准则才是解决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出路;3、普遍主义的推行有其内在次序.
其他文献
西部地区的资源禀赋特点及市场容量状况决定了中小企业对西部开发的特殊意义,西部工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也要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因此西部开发应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以
一、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一天天富起来,广大百姓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人们的储蓄存款数快速攀升.1952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亿,人均储
根据经济学中委托-代理原理、信息不对称原理和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给经营者持股所作的解释,本文论述了经营者持股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推进经营者持股在宏观和微观背景下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来,城市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也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以1997年中国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为界,将
由于传统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本文所做的两部门理论分析及实证材料均可证明,发达国家在其封闭经济中存在着服务产品的高相对价格.一旦进入开放经济关系中,发达国家的
以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者服务(producerservices)对于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当前世界经济的实际发展态势、有关国际规范和我国生产者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各层级人员应牢固树立分权、独立、理性和法律神圣的个体意识,这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主导因素是有冲突的,因此,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实施可能陷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