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蓬巴杜夫人”和洛可可艺术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洛可可风格的艺术创作如同欧洲艺术文化中的“洛丽塔”,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美感,是对凡尔赛宫廷豪奢却严苛的礼仪生活充满反抗意味的“少女”。大多数人对洛可可艺术有着奢华、轻浮的印象,但笔者认为,洛可可艺术不是一种运动,更像是一种趋势、一种潮流。18世纪初,巴洛克风格盛行于欧洲各地,充满清新甜美、优雅愉悦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自此诞生并迅速席卷法国。
  关键词:洛可可艺术 18世纪法国 浪漫性
  洛可可(Rococo)是从法语“rocaille”转化而来的,原来的意思是表示贝壳、珠宝的华丽。
  在18世纪初的法国,启蒙运动解放了法国的思想,工业革命提高了法国的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也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文学艺术迎来了新的高潮时期。被路易十四时期的繁文缛节束缚的没落贵族们,开始追求不拘于形式、奢侈愉悦的、近似于中产阶级享乐主义的生活模式,其有别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庄严热情、对英雄的崇敬,洛可可艺术更像是柔弱纤细、朦胧又暧昧的女性美。在这样的环境下,洛可可艺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征服了宫廷贵族。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萬般柔情,便涌上心头。”这是弗拉基米尔的《洛丽塔》一书中,对于男主角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洛丽塔的描述。这段文字描述可以在许多洛可可风格的油画中,尤其是布歇的《蓬巴杜夫人》中有所体现。笔者认为,《蓬巴杜夫人》娇嫩明快的色调、富有光泽的色彩,还有柔和貌美又娇媚的蓬巴杜夫人本人,都像是当时环境下洛可可艺术的一种缩影。同时也认为,这段话是对于布歇画中的,以“蓬巴杜夫人”所代表的那段时期的洛可可艺术最贴切的形容。
  有人将巴洛克风格的艺术比作高大绅士的男性,充满理性和激情;在笔者看来,洛可可风格艺术的拟人化应该是金丝雀一样的女士,追求着轻盈纤细的美又精致典雅。在绘画表现上,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作品一改巴洛克时期庄重阴暗的色调,使用轻柔娇嫩且更为明艳的色彩;在构图上,多用方向多变的不对称线条或涡卷形曲线弧线,线条变得婉转柔和。洛可可式的绘画作品多以蔷薇色或者一些白中泛红的娇嫩颜色来表现人物的裸体,犹如娇艳的玫瑰;画面上描绘的自然风光或者室内背景多以珍珠色和微妙的蓝色组成。洛可可艺术是欧洲人释放欲望和想象力的产物。弗朗索瓦·布歇和让·安东尼·华多是法国洛可可画风的代表,但是两个人的作品给观者的感受却不相似。华多是被称为最擅长画调情画面的天才,其画风和布歇的画风相比较为收敛,可以窥到其画中人物的深沉;而布歇的作品颜色更为明亮,画面中愉悦的感情形之于色。可能因为代表布歇的绘画主题多为女性,色彩构成的独特和独有的装饰美使一些人将洛可可风格盛行的时期称之为“女性的世纪”。洛可可风格的代表画家布歇在留学意大利三年后回到巴黎,因为其作品被宫廷贵族所喜爱,经常出入贵族沙龙,由此结识了当时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巴杜夫人。这位夫人一向以难以取悦而闻名,但是却十分欣赏布歇的绘画天赋,甚至认他为自己的绘画老师。洛可可风格由于受到了蓬巴杜夫人的欣赏与推崇,因此又被称为蓬巴杜风格,这里的“蓬巴杜”其实就是布歇油画中那位穿着柔美纷繁的华服,气质慵懒优雅的贵夫人,可以说,蓬巴杜夫人是引人注目的洛可可代表。
  当时的蓬巴杜夫人已经是公爵夫人,在宫廷中又拥有特别的权势,《蓬巴杜夫人》这幅作品自然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也饱受打击。她大权在握,引起战争,改变世界历史,但在布歇笔下,她只是一个从容、柔弱、像猫一般柔美的女人。笔者认为,这些艺术家笔下描绘出的女主人公就像洛可可艺术时期的一种缩影,“矫揉造作的珍珠”既是在形容洛可可艺术,也是在形容这些蔷薇色的夫人,她们都是波旁王朝旧体制下最后的灿烂花朵。
  洛可可艺术在席卷了法国之后也迅速征服了欧洲。洛可可艺术在当时表达出娱乐至死的精神情感,其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限制,不甘于忍受沉闷严肃的特质,是独一无二的。它带着明显的享乐主义色彩,鼓励人去追求幸福快乐,并将这些认为是人权的一部分。
  在笔者看来,所有用来形容洛可可艺术风格作品的词语都可以和象征着少女的青春美丽的“洛丽塔”放在一起。以布歇的作品为代表的洛可可风格油画作品中,总是可以让观赏者感受到女性的愉快和活力以及独属于女性的唯美。也有人批评洛可可风格的油画作品过于娇媚甜腻,可能是因为洛可可风格的油画题材多数为描绘宫廷贵族贵妇人的生活和罗马希腊神话中诸神与牧羊男女的情爱世界。
  洛可可式的艺术创作看起来脆弱、纤细,仿佛流行一阵就会消失,而实际上,它独一无二,锐不可当。它在艺术风格互相渗透的时期独树一帜,并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欧洲。
  参考文献:
  [1][法]让·保罗·萨特.《萨特论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李卓元,女,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油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就油画创作的总体水平而言,油画材料和绘画技巧是两项关键性因素。只有创作者同时对油画材料和绘画技巧进行全方位的把控,才能呈现出理想的绘画效果,使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时代内涵得到充分体现。本文首先阐述油画材料和绘画技巧在油画中的作用,之后针对二者的综合应用策略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油画材料 绘画技巧 综合应用  不论油画风格如何演变与发展,创作者都需要借助油画材料与绘画技巧来达到托物言志、借物抒
全封闭造林其保护效果是全面的,既包括地上部分也包括地下部分,是一个密切联系、互相作用、互为补充的统一整体.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更多观察到的是它们互相影响而起到的增效作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促使手机摄影迅速成为虚拟社交的重要媒介,成為拍摄者与观赏者的交流平台。手机摄影的兴起不仅是手机换代带来的革新,还是一次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大众艺术运动。其使摄影摆脱了对专业器材的限制,人们都能实现即时摄影,随时随地都能拍摄街道、家庭、身边的人、建筑等,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利用手机也不乏拍出好的作品,但由于互联网平台传播的泛滥以及审美的不同,导致手机摄影也出现了一
设计者不仅要有全局思维能力,还要不断磨炼对整体的掌控能力,不断思索并精准把握演出构成中各种舞台元素的能力,并做出有设计感的灯光语汇,完成戏剧空间视觉形象的创造.
摘要:钢琴艺术传入我国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也不长。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的40多年中,我国钢琴艺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此思潮的带动下,许多钢琴爱好者投身到钢琴的学习狂潮之中。但是,就我国目前的钢琴演奏趋势来看,业界存在着十分怪异的现象,许多潜质非凡的演奏者,在历经多年的刻苦学习后,并未达到预期理想的钢琴演奏能力,这与他们重技轻艺的练习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专业理论修养、人文素养、心理素
摘要:本文以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围绕民间美术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通过简要论述民间美术元素对艺术设计的重要价值,提出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艺术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够从理论研究层面,为艺术设计的创新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艺术设计 民间美术元素 价值 应用策略  民间美术元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或者劳动中创作的,能够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间美
3DS Max的内置粒子系统能够在粒子视图的对话框中,通过事件驱动模型的方式对场景内对象进行动画设置。粒子系统的功能强大,我们设置的内容选项具有非常直观的操作界面,各个粒子发生器的特点显著。"礼花文字"片头动画的制作只需用几个内容设置就能构建具体事件,最后渲染记录动画过程就能轻松实现粒子的动画过程。
摘要:在近几年的大众文化生活当中,合唱艺术形式凭借其丰富的内在情感和时代节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也对合唱艺术表演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针对传统的表演方法进行创新研究,方可满足大众的审美。本文针对合唱艺术表演方法的多元化发展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唱艺术 表演方法 多元化发展  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渴求用各种藝术表演形式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人越来越多。而合唱艺术凭借其强大的参
摘要:歌剧演唱中的声部划分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声部都有各自不同的音色特征和音域范围,它是歌剧作品中划分不同年龄、身份、性格、人物角色设置的重要依据。声部划分促使作曲家创作时根据不同声部的声音特点为某一角色量身定制声部划分与角色设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歌剧艺术的发展。本文分别对歌剧演唱中声部划分与歌剧角色设置进行细致分析,阐述他们在歌剧演唱中的作用,并用辩证的思想研究歌剧演唱中声部划分与角色设置之
2014年7月10日至9月18日,根据兰州军区联勤部“训保障、保障训”的指示要求,解放军第五医院抽组70人的野战医疗队,动用车辆,携带各类帐篷、卫生装备、战救材、战常材及高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