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2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适宜的水稻品种、床土下設置隔寒层、早清雪、早扣棚、早播种、精稀播、三层膜覆盖、培育带蘖壮秧为主要内容的床土隔寒大棚提早播种培育带蘖水稻壮秧技术,从而实现了水稻的优质高产。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高产栽培技术适合在我省二、三、四积温带进行应用。
  1.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优点
  1.1秧苗素质好
  普通大棚育苗秧龄一般30-35天,只能培育出叶龄3-3.5叶的中苗,而隔寒增温育苗秧龄40-50天,能够培育出叶龄4.0-5.0叶的大苗,一次蘖率100%,40%带有二次蘖。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无论是根数、根长、茎基宽、地上百株干重等指标明显优于普通大棚育苗,为水稻超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生育进程快
  隔寒增温育苗秧苗素质好,加上又采用的是大孔钵体秧盘和纸盘育苗,控制播种量,使得插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进程快,且秧苗带蘖100%成活,有效分蘖增多,无效分蘖减少,整齐度好,分蘖利用率高达95%以上。
  1.3抗逆性强,光能利用率高
  隔寒增温育苗配套超稀植插秧规格9×5-6寸,通风透光好,植株茎杆粗壮,叶片肥厚、宽大、叶色浓绿,抗逆性增强,病虫害明显减轻。同时单株营养面积大,个体发育旺盛,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高产。
  1.4成熟度提高
  由于营养生长期长,植株生长健壮,为籽粒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能在霜前充分成熟,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出米率提高,水稻销售可提高一个等级。在低温年份表现更加明显。
  1.5用种量少
  一般常规育苗公顷用种量为60-75公斤,而隔寒增温育苗大钵体只需37.5-45公斤种子即可,节省种子22.5-30公斤,节支100-120元。
  1.6高产高效
  通过多年的水稻隔寒增温育苗来看,每公顷平均产量约达9750公斤,一般公顷增产2250公斤,高的可增产3750公斤。公顷节支100-120元,地下保温床、二层膜等费用每公顷不超过750元。公顷纯增收3850元,高的可达到6800元。这项技术推广应用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水稻床土隔寒早播壮秧栽培技术要点
  2.1秧田、大棚建设
  2.1.1秋季做床
  建设大棚棚长30米、宽6.5米、高2.2米,棚向为南北走向。采用地锚式钢骨架大棚或玻璃钢结构大棚。
  将苗床挖30-35厘米深,铺上苯板,覆盖原有床土,再取一些客土,将苗床填高5厘米,整平做床即可。
  2.1.2扣大棚
  早春3月10日-15日开始清雪扣棚增温,比正常扣棚早15-20天。采取开闭式扣棚,覆膜后及时拉好防风绳,加盖草帘、棉被进行增温。
  2.1.3做床
  翻地前均匀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当棚内土壤化冻10厘米以上时开始翻地作苗床。苗床四周筑起5厘米高的小埂。
  2.2品种选择
  选择比当地积温多100-150℃的品种。
  2.3播种
  2.3.1播种期
  黑龙江省中部播种期一般为3月25日-4月5日,抓住冷尾暖头进行播种。
  2.3.2播种量
  采用352或434孔钵体盘育秧,每孔播芽谷4-5粒,每亩本田需秧田面积6-7平方米,35-40盘;纸盘播种每盘播芽种1.8-2.5两,每亩本田需秧田面积6-7平方米,35-40盘。
  2.3.3播种、覆土
  先将钵盘装入2/3的土,然后播种,再用过筛细土覆盖0.5-1cm。
  2.3.4封闭灭草
  覆土后用90%杀草丹封闭灭草。
  2.3.5平铺地膜
  播种覆土后,在床面平铺地膜,出苗后立即撤掉。
  2.3.6扣小棚
  在覆盖地膜后,在苗床上再扣上小拱棚增温防寒。
  2.4秧田管理
  2.4.1壮秧标准
  秧龄40-50天,叶龄4.5-6.0片,带蘖2-4个,苗高15-20cm,根数15条以上。百株干重5克以上。
  2.4.2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保温保湿,密封管理。如遇低温寒流天气,可设火炉等临时增温措施加温以防冻害。出苗至一叶一心期,开始通风炼苗,棚内温度不超过28℃。1.5叶~2.5叶期,棚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严防秧苗徒长。2.5叶期以后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晴好天气可做到昼揭夜盖。
  2.4.3水分管理
  秧苗二叶前原则不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旦缺水要及时补浇。秧苗2叶后,苗床干旱时,要利用早、晚时间及时浇水,做到一次浇透。秧苗3叶后应适当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但不能灌水上床。
  2.4.4苗床灭草
  当苗床出现杂草,稗草1.5叶期,用千金20ml/100m2对水喷雾处理。
  2.4.5防立枯病
  秧苗1.5叶期,喷施一次移栽灵或青枯灵等符合GB/T 8321.7要求的农药,防治秧苗立枯病。
  2.4.6苗床追肥
  秧苗2.5叶期发现脱肥,可喷施叶面肥,选用无公害高效腐殖酸液肥300倍~500倍液喷施。移栽前2天每平方米施磷酸二铵3两做“送嫁肥”。
  2.5本田管理
  2.5.1移栽时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移栽,高产移栽期为5月10日~5月25日,做到不插6月秧。
  2.5.2移栽规格
  钵体盘摆栽规格9×5寸:纸盘机插规格为9×4寸,每穴5-6株基本苗。
  2.5.3移栽质量
  做到行直、穴均、棵准、灌水不漂苗,插秧深度不超过2cm,机插后要及时补苗。
  2.5.4施肥
  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基肥,采取N、P、K配合,每公顷施用含量45%的水稻专用复合肥200kg~250kg,耙前施入,全层施肥。追肥,返青分蘖肥每公顷施用尿素60kg~90kg;穗肥每公顷施用尿素40kg~60kg、钾肥70kg。孕穗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叶面肥。
  2.5.5灌溉
  浅-湿-控节水灌溉。花达水插秧,插后深水护苗,水层为苗高2/3;分蘖期灌3厘米浅水增温促蘖,分蘖末期根据长势长相、有效茎数等综合情况晒田3天~7天;穗分化至抽穗期灌4厘米~6厘米浅水;减数分裂期(抽穗前15天~18天)遇17℃以下低温灌17厘米以上深水护胎,防御障碍型冷害;抽穗后间歇灌溉,到黄熟初期断水排干。
  2.5.6除草
  插前封闭灭草,本田整地后,插前5天~7天,用30%阿罗津750ml/hm2~1000ml/hm2加10%吡嘧磺隆150g/hm2~225g/hm2毒土法或甩施。插后封闭灭草,插后10天~15天,用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1200g/hm2毒土或毒肥法施入,施药后保水5天~7天。
  2.5.7防病防虫
  防治潜叶蝇,在虫卵孵化期至幼虫始发期,用40%乐果1.5L/hm2,对水300kg喷雾。防治负泥虫,当成虫交尾率达80%时,用2.5%敌杀死300ml/hm2,对水300kg喷雾。
  防稻瘟病,控制氮肥施用量,搞好预测预报,加强田间观察,及时控制发病中心,用75%三环唑300g/hm2,对水600kg喷雾。
  防穗颈瘟,在水稻抽穗前的孕穗破口期和齐穗期各喷一次药,用40%稻瘟灵乳油1500ml/hm2,对水600kg喷雾。 [科]
其他文献
战争和武器几乎与文明同一时间出现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间,既成为人类社会前进发展的动力之一,也给其受害者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些波澜壮阔的斗争历史和形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梦回青藏高原有首歌叫做《天上的西藏》,而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你会感觉西藏真的是天堂。纯洁的土地和空气、宝石般的湖泊、天使一样的野生动物……今年夏天,笔者有幸来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够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还能创设情景启迪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因此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数学来源于生活,如果能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就可以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