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方法的运用探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i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确定引入原则,怎样恰如其分地使用引入方法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原则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教学的效果,若课堂引入设计得恰如其分、运用得水到渠成,可以较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使学生迅速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希望他们关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会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使课堂教学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因此,注重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引入原则和方法的探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确定引入原则和方法上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和探究。
  一.如何确定课堂教学引入的原则:
  1.具有针对性和知识性。
  课堂教学的引入,应针对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等。而知识是思维操作的工具。知、情是相通的,有所知才能有所感,有所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些课题所含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有时存在一定的距离或者认知矛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设计含有知识性的引入环节。设计渗透知识性因素的引入环节,一定要服从于学生、服务于新的教学内容。
  2.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具有新颖性的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新颖性的引入往往能出奇制胜,但切忌为引入而引入。而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注意引入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趣味趣味,既要有情趣,又要有意味才好。引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笑过之后,能引起他们对引入情趣的进一步深思。
  3.具有启发性和贴近性。
  富有启发性的引入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起来后,那么这种带有感情的脑力劳动不但不易疲劳,而且反应敏捷,所以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就要运用启发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贴近性主要指新课引入环节中选用的材料,应是切合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应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这样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有助于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
  二.怎样恰如其分地选用引入方法:
  1.演示实验引入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使科学现象在课堂中生动的呈现出来,能让学生感到惊奇、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探究和深思。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之前,教师拿着一只盛满水的大试管,然后把稍小的试管套放在盛水的大试管中,问学生:当我把相互套放着的两支试管同时倒转过来,使其管口朝下,小试管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吗?学生异口同声的一齐答:“一定会掉下来。”于是教师将那两支试管倒转过来之后,小试管不但没有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反而沿大试管壁端上升了,即使竖直朝下抖动,小试管仍不会从大试管中掉下来。强烈的矛盾冲突,引爆了学生们纷纷追根问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学了“大气压强”之后就会明白了。
  这个现象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协调,学生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建立了学生的认知需要。
  2.分组实验引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教无定法,学无定式”的方式,课本上原本没有的实验,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者可以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来做。如《惯性》一课的引入,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把钢笔帽立在桌子上,下面压一张小纸条,然后迅速抽出纸条,会发现钢笔帽不会倒,还保持原来的状态。在这个现象中包含着一个物理规律,认识这个规律,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么究竟是什么规律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节课是利用学生随手可做的例子引入的。生活和生产中也有许多实例,都包含物理规律。通过这些身边经常发生且有趣的例子引入新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陷阱”引入法。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发展的特殊阶段,自信心特别强,喜欢凭主观臆断下结论。但由于经历少、认识浅,所下的结论往往是失真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当教师直接把正确的论断教给他们时,他们要产生怀疑心理,因此,当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状态时,必然要想尽办法摆脱矛盾,从矛盾中解放出来,于是产生了迫切解决思维矛盾的求知动力。为此,在教学中选择与生活观念相悖的典型事例,设置“陷阱”,让学生碰碰钉子,迫使他们重新认识问题。下面是讲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一堂课开始时的师生对话:
  师:200瓦的灯泡亮还是50
其他文献
在我们城乡中学里,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基础较为差,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留守儿童比较多,所以在班主任工作较为特殊,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差生转变工作,和家校联系等工作,班主任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城镇中学的班主任工作?下面是我的经验。  一.在日常管理中,对学生要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  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却喜欢你跟他说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时刻掌握学生
期刊
与学生交流谈心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专利”,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与学生交流沟通呢?  首先,聆听学生的心声。  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了解学生心中的感受。不管面对一个怎么冲动或愤怒的场面,只要你积极地倾听,整个气氛便会缓和。耐心聆听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是对学生最好的鼓励和奖赏。学生在教师的倾听中发现了自己受到重视并肯定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于是精神得
期刊
【摘要】本文从:问题提出的原因、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物理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策略,三方面浅谈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  【关键词】物理教育情感教育意义策略  一、问题提出的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时,就是有兴趣的表现,为此愿意主动地去做,甚至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也要坚持。人在一生中应该做的事很多,必
【摘要】政治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自己独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但它同时也是教材知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教材系统内的其它知识系统,例如语文等,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近年来,许多政治教师强烈地感受到:政治科考试越来越“语文化”了,具体表现在题目设计的语文化倾向和能力要求的语文化倾向。如果学生有着良好的语文基础,那么他学习政治就“事半功倍”。因此,政治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水平。本文分析了学生
《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科学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可见让学生经历探究实验过程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探究实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实验教学是实现学习
期刊
【摘要】在物理概念的教学时,注重概念所展现的物理现象,在物理概念的理解时,注重其关键词、各个概念间的对比以及与日常生活经验间的矛盾,而在物理概念的巩固时,注重概念网络的构建,使得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关键词】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关键词矛盾知识网络  物理基础知识是由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对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形成和掌握。然而物理规律的形成
随着新课程开革的不断进行,物理教材中增加了较多的具有活力的内容,放弃了陈旧的无活力的理论说教,使物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因此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解决,特别强调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起点和特色,这就使我们不能按统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为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个体差异就要有不同的教学方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改教材的特点和优点显著,明显加强了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及内容,许多高中物理老师也更加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针对物理实验教学做了许多努力及改进。但是物理实验教学依然存在教学效率低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研究讨论高中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作为汲取物理知识主要途径之一[1]。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