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owe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也有了全新的改进模式。就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来说,其专业大部分都会选择西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以及课程内容开设,这样的艺术管理教学需要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内容,将我国的优秀文化融入艺术管理学科的内容中,更好地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文章就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建设;学科发展
  注:本文系海口经济学院教研教改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管理专业方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Hjyj-201722)阶段性成果。
  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是现阶段我国艺术管理课程中急需研究的关键问题,要从我国现有的管理模式出发,在西方的管理内容的基础上,更好地将我国的特色管理知识进行融合,以此来推进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发展建设。
  一、正确认识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中的基础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在按照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学科改革,这样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艺术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提供重要的发展机会,同时也会为其带来全新的挑战[1]。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阶段性的提升,对艺术文化也有了更加细致的要求[2]。文化艺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性的人才团队建设,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企业家。除此以外,由于在很多艺术院校中,艺术管理专业的建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依旧处于学科构建的初级阶段,还需要逐渐走向成熟。在这样的发展阶段,更加需要有扎实的教师团队,以这样的模式来提升艺术管理学科的整体建设[3]。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艺术管理学科的内容需要将我国的文化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融合。世界上一流大学都会对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性格进行展现,中国文化也带有自己的魅力,中国的艺术管理学科设置也需要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中国特色的结合[4]。
  二、新时代艺术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目标
  设定的思考
  艺术的门类有所差别,人才的培养需求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差异性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起点、高定位、高素质的目标,需要为国家今后的艺术发展进行高层管理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在经过层层磨练之后,成为文化艺术组织顶层的设计人员,逐渐变成引导我国今后艺术管理发展的引导者[5]。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不仅需要了解管理类的知识内容,还需要掌握管理的规律以及相关的管理程序,熟练运用各种管理的方法、技术以及技巧,对于文化的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并能够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总之,一个优秀的艺术管理人员在日常的为人处世方面需要有大胸怀,还需要有高境界和大格局。由于管理的客体本身就是具有才华的艺术家,其经营的内容也是富有精神层面的产品,其中包含着不可忽视的文化理念,所以艺术管理人才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文化艺术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没有审美视角以及职业操守,就没有办法同艺术家形成思想方面的共鸣,更没有办法实现很好的管理[6]。
  大学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课堂也就是传播知识的媒介,课程的内容需要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进行调整与设定。由于课程知识才是人才成长的系统知识与学识修养的关键来源,所以课程的设置需要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统一,并需要将品格修养、文化素养以及专业知识内容相互融合,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进行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以及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中,找到现阶段艺术管理学科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解决[7]。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的学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会沿用西方的管理学课程内容,基本的课程内容是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等,但是,这样的体系中并没有结合我国的管理模式,只是单纯包含实用性、技术性以及知识性的课程内容,最终很难达到艺术管理人才的文化素养要求,也很难使学生达到道德情操以及审美境界的提升。
  三、现阶段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学科建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落实,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管理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管理学诞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系统性的管理行为、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技术等应用理论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指导意义,能够给人们日常生活提供系统性的管理,也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8]。
  由于受到西方管理学重视过程、重视程序、重视制度内容的影响,最终完成任务的目标不仅是管理学科中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我国的艺术管理学科改进也需要融合我国的管理思想。我国的管理思想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将以人为本变成管理的中心,在管理期间,倡导伦理道德至上的最终目的。在文化价值的引导下,艺术管理的内容需要对中国主流的文化内容进行展现,展现中国管理思想本身的价值优势以及价值内涵。因为中西方管理学的差异性,新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在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有效融合中西方管理学的优势[9]。
  现阶段,将中国特色艺术的管理学科的整体构建进行改革,需要构建从中国管理文化出发的中国艺术管理思想核心课程,建设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國特色艺术管理教育体系模式,为艺术管理增加全新的动力。在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中,可以将儒家思想与艺术管理、易经思想与艺术管理等细节性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融合。在现有的管理模式背景下,要逐步吸收西方管理学的优秀管理经验,同时需要从根基上增加中国的管理思想以及全新的管理经验,以此更好地推进我国艺术管理的整体学科发展。
  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建立新时代的艺术管理内容,按照中国特色艺术管理教学体系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更好地推进今后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科的基础理论主体课程需要从中国文化的管理思想出发,将管理理念进行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加中国管理精神、中国的管理风格、中国的管理气派[10]。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主体还需要展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针,更好地将中西方管理方法进行结合,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核心课程建设。这样的艺术管理模式构建,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在这样的教学改革模式下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使艺术生管理思想得到转化与应用。
  四、结语
  在全新的教学模式背景下进行艺术管理的学科建设,更好地将我国的特色进行融合,这样的融合内容就是新时代的改革方向与改革目标。我国的管理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现有的艺术管理模式中,虽然融合了西方的管理学优势,但是也需要将我国流传的经典管理内容进行展现,以这样的方式来更好地推进我国艺术管理学科今后的学科建设,在中西方的管理知识课程构建下,更好地推进今后艺术管理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心阳.音乐教学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评《音乐艺术管理基础理论及案例分析》[J].高教探索,2019(11):137.
  [2]宗祖盼.文化产业与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机遇及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3):167-170.
  [3]秦璇,李秋萍.试析新时代文化建设语境下艺术管理的发展路径[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3):66-71.
  [4]余丁.5G时代创建艺术管理学科的中国学派[N].中国文化报,2019-08-18(6).
  [5]许佳新.探析产学研一体的艺术管理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途径[J].艺术教育,2019(7):42-43.
  [6]单增.新时代文化艺术管理共同体:第十三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2):165-170.
  [7]朱雨梦,张晓雪,宋如月.艺术学领域期刊建设与学科发展:《艺术管理》期刊建设研讨会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2):171-174.
  [8]叶蓉瑾,张鹏.关于艺术管理学科综合构建的理性思考:评《艺术管理学研究(第1卷)》[J].中国教育学刊,2019(6):119.
  [9]施瑶.学科视域下当代艺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向度与脉络解析[J].大众文艺,2019(10):207-208.
  [10]朱晓梅.走进新时代的文化与艺术管理:第二届文化艺术管理(上海)国际会议暨国际学苑综述[J].艺术管理(中英文),2019(1):163-167.
  作者单位: 海口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原始艺术也被称为“亚艺术”,是人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创造出的一种早期艺术形式。原始艺术作为当今世界存在时间最长、底蕴最为深厚的艺术学科,其最为鲜明的特点是“璞”与“真”,也就是说原始艺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朴素性。艺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是,无论艺术如何发展,其本质都是对原有艺术形式的继承与发展。与此同时,原始艺术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创作中占据极
随着近年来消费金融规模的扩张,针对消费信贷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研究必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普惠金融的纵深式发展以及金融对经济的助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运用Eviews8.
本试验以城市绿化中常用的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2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扬尘,分析植物叶面滞尘能力及影响滞尘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空气中的不同粉尘对2种草坪草生理活性的影响
说起高山草甸,就不能不说位于江西省中西部的武功山。武功山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并称“衡首庐尾武功中”。武功山风景壮丽,随着季节变化而呈现出多样的景观。尤其是它那连绵约十万亩的高山草甸,海拔1600多米,穿云入雾,春夏绿油油,秋季金灿灿,冬天白皑皑。其海拔之高、面积之广,在世界同纬度名山中绝无仅有。  去年十月的一个清晨,我们从沈子村出发,欢声笑语地向山里行进。一路上只见茂林修竹,涧水潺潺,鸟鸣声此起
期刊
选取最有利于研究区域税负的统计口径,结合实证结果对广东省区域宏观税负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产业发展结构差异和非税收入占比不断攀升是税负失衡的主要原因,并对促进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