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城市绿化中常用的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2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扬尘,分析植物叶面滞尘能力及影响滞尘的主要因素,研究了空气中的不同粉尘对2种草坪草生理活性的影响。结论如下:
(1)在实验室可控条件下,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对3种粉尘的滞尘数随着扬尘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一定时间后叶片滞留的粉尘量会到达一个叶片滞尘与粉尘的脱落同时存在的动态平衡状态。
(2)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对燃煤飞灰的单位视野滞尘数显著高于土壤粉尘和水泥粉尘。草地地早熟禾对3种粉尘的平均饱和单位视野滞尘数为:土壤粉尘367.5个,水泥粉尘399.7个,燃煤飞灰606.2个;白三叶为:土壤粉尘484.3个,水泥粉尘522.3个,燃煤飞灰709.1个。白三叶对3种不同粉尘的平均滞尘数均大于早地早熟禾。
(3)淋洗不能完全去除植物叶片粉尘颗粒物,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对燃煤飞灰的淋洗滞留率显著高于土壤粉尘和水泥粉尘。草地早熟禾对3种粉尘的平均淋洗滞留率为:土壤粉尘19.91%,水泥粉尘20.73%,燃煤飞灰38.43%;白三叶为:土壤粉尘22.61%,水泥粉尘23.13%,燃煤飞灰41.08%。白三叶对3种不同粉尘的平均淋洗滞留率均大于草地早熟禾。
(4)草地早熟禾和白三叶经扬尘处理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和速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相对电导率、SOD、CAT和POD活性均上升。随着处理时间的继续,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和速率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趋势,但始终低于对照;相对电导率、SOD、CAT和POD活性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
(5)在水泥粉尘和燃煤飞灰处理下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和速率降低幅度和相对电导率、酶活性上升幅度均大于土壤粉尘。水泥粉尘和燃煤飞灰对2种草坪草造成的胁迫要强于土壤粉尘。
植物滞尘能力的差异是由叶片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粉尘的理化性质双重决定的。单一的指标并不能对其适应性做出判断,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各种生理生化指标都会进行相应的调节,共同起作用来保护植物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