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改革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着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体育课程实施对我们体育教师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需要勇敢面对的挑战。本文对在新体育课程下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作了些探讨,阐明了善选教学内容是实施新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更新与充实体育教学内容的途径,怎样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以及要注重对所选教学内容的评价等观点。
关键词:新体育课程 教学内容 选择
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意义深远。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顺利实施新体育课程的重要保证。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受实施原有体育课程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面对实施新体育课程提供的发展空间,还存在一些困惑或不适应。因此,本文拟就在新体育课程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作了如下探讨。
一、明确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教师是最终的实施者,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效果。若不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再好的体育课程理想也难以实现。原先体育课程的实施,沿袭由少数专家撰写的《体育教学大纲》,它规定好了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顺序和教学评价,甚至对场地器材的标准也做了严格的规定,教师在这种情境下的教学,不需要考虑其它什么问题,只要思考“怎样教”即可,注意力只放在教材层面,教师充当的只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教学工作显得很被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也日渐消失,体育课堂也出现了一些从小学到高中只是一味地简单重复的内容,导致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很累。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国家放宽了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统一管理的硬性规定,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各地方可根据情况编写地方课程,各学校可结合学校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这种管理体制的推行,丰富了课程内容资源,给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课程标准》取代了《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的发展性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主选择。在这种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教师不仅仅只是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多的是要从培养人的整体目标出发,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决策者和评价者。由此可见,教师根据课改理念,积极主动地选择教学内容,是实施新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充实与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改变原有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打破了国家课程独霸天下的格局,有10%—12%的教学内容留给地方和学校来开发实施。因此,教师应成为课程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积极主动地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以充实与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首先,可以通过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比如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和降低难度要求等。其次,可以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引入国内外开展不久、学校尚未开展或开展不普遍的项目,如:轮滑、独轮车、滑板、郊游、远足、野营、旅游、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定向运动等。第三,可以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白族的跳山羊等项目;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体育瑰宝——武术,能强身健体,防病祛病、锻炼意志,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第四,可以创编体育运动素材,通过增减或重组体育运动元素来创编项目,如多样化的跑、投掷的掷远与掷准等。最后,可以改编或自创游戏、徒手操等。只有课程内容资源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特色化和现代化才有保证。
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也要防止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创新,选择了一些耗时费力、教具庞大的素材,某地一次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光教具就装了一大车。试问:这样的花费有几个学校能承受?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可行?它违背了教学的可行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开发民族传统项目,将民间一些巫术迷信活动引进到课堂,刹时课堂上“群魔乱舞”。试想:在课堂活跃的背后,我们的学生还会那么相信科学吗?它违背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开发本地资源,展现本地教学特色,把南瓜引进课堂,一时间南瓜遍地,满目金黄,一片丰收景象。试想:南瓜都进来了,冬瓜、西瓜它们进课堂还会远吗?它违背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让教学更接近生活,展现生活情境,组织了学生模拟建筑工人搬运砖块,构建图形,一时间热闹异常。试想:一节课一位学生搬几块砖搭建几个图形,体育课的发展功能在哪里?热闹的背后,学生能收获什么?它违背了教学实效性原则等等。由此可见,在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必须注意课程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兴趣性和教育性等原则。
三、怎样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课程资源不会自发地成为课程内容,如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引入课堂,需要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需要体育教师去合理选择。那么,怎样来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呢?需要教师把握好以下几点:
1. 要有助于学生达成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目标统领内容,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因此,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深刻理解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只有对学习目标明确了,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才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才有可能。其次,要分析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育与发展性功能。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基本手段的身体练习具有多指向性,有多方面的教育与发展功能。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同一教学内容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目标。学习目标与具体内容选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选择时,应充分发挥同一学习内容多方面的功能,即在实现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要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也就是通过某一内容实现多元目标。
2. 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首先,要符合学生年龄与性别特征,不同的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有区别;其次,运动形式要活泼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再次,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最后,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要有较强的实效;只有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3. 要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简单易行。
新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给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保证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地方化和特色化,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选项的需求。但不论是新兴项目的引进,民族民间项目的开发,还是竞技项目的适应性改造等等,都不能脱离学校的教学实际,都必须受学校师资水平、学生基础、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必须形式简单而易于开展。
四、注重对所选教学内容的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从开始的38个实验区到部分省市实验最后全国性展开、推广,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成长的过程。其中,对实施新课程效果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是由于看到了实施新课程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新课程才能不断壮大、不断成长。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当对所选内容进行教学后的评价与反思,这是改进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必需环节。通过评价与反思,可以发现所选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进后期的教学工作。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所选内容到底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有效性怎样,必须经过评价这个环节。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注重评价环节,要结合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总之,实施新体育课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正如新体育课程本身的成长一样,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就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而言,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地学习新体育课程理论,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体育教师只有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更加科学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施新体育课程,做到真正和新体育课程一起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
[2]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关键词:新体育课程 教学内容 选择
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意义深远。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来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顺利实施新体育课程的重要保证。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受实施原有体育课程的影响,特别是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习惯了按部就班的教学,面对实施新体育课程提供的发展空间,还存在一些困惑或不适应。因此,本文拟就在新体育课程的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的问题作了如下探讨。
一、明确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教师是最终的实施者,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效果。若不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再好的体育课程理想也难以实现。原先体育课程的实施,沿袭由少数专家撰写的《体育教学大纲》,它规定好了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顺序和教学评价,甚至对场地器材的标准也做了严格的规定,教师在这种情境下的教学,不需要考虑其它什么问题,只要思考“怎样教”即可,注意力只放在教材层面,教师充当的只是一个执行者的角色,教学工作显得很被动,体育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也日渐消失,体育课堂也出现了一些从小学到高中只是一味地简单重复的内容,导致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很累。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国家放宽了对中小学体育课程统一管理的硬性规定,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体制。各地方可根据情况编写地方课程,各学校可结合学校情况开发校本课程。这种管理体制的推行,丰富了课程内容资源,给教师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课程标准》取代了《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能达到的发展性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自主选择。在这种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教师不仅仅只是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多的是要从培养人的整体目标出发,考虑“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教师不仅仅只是教学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成为教学的设计者、决策者和评价者。由此可见,教师根据课改理念,积极主动地选择教学内容,是实施新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充实与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新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要改变原有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打破了国家课程独霸天下的格局,有10%—12%的教学内容留给地方和学校来开发实施。因此,教师应成为课程内容的研究者和开发者,积极主动地开发课程内容资源,以充实与更新体育教学内容。
首先,可以通过对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比如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和降低难度要求等。其次,可以引入新兴运动项目,引入国内外开展不久、学校尚未开展或开展不普遍的项目,如:轮滑、独轮车、滑板、郊游、远足、野营、旅游、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定向运动等。第三,可以开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白族的跳山羊等项目;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体育瑰宝——武术,能强身健体,防病祛病、锻炼意志,是新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第四,可以创编体育运动素材,通过增减或重组体育运动元素来创编项目,如多样化的跑、投掷的掷远与掷准等。最后,可以改编或自创游戏、徒手操等。只有课程内容资源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特色化和现代化才有保证。
在开发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时,也要防止出现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创新,选择了一些耗时费力、教具庞大的素材,某地一次体育优质课评比活动,光教具就装了一大车。试问:这样的花费有几个学校能承受?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可行?它违背了教学的可行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开发民族传统项目,将民间一些巫术迷信活动引进到课堂,刹时课堂上“群魔乱舞”。试想:在课堂活跃的背后,我们的学生还会那么相信科学吗?它违背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开发本地资源,展现本地教学特色,把南瓜引进课堂,一时间南瓜遍地,满目金黄,一片丰收景象。试想:南瓜都进来了,冬瓜、西瓜它们进课堂还会远吗?它违背了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有的教师为了让教学更接近生活,展现生活情境,组织了学生模拟建筑工人搬运砖块,构建图形,一时间热闹异常。试想:一节课一位学生搬几块砖搭建几个图形,体育课的发展功能在哪里?热闹的背后,学生能收获什么?它违背了教学实效性原则等等。由此可见,在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时候,必须注意课程内容要符合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兴趣性和教育性等原则。
三、怎样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但课程资源不会自发地成为课程内容,如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引入课堂,需要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需要体育教师去合理选择。那么,怎样来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呢?需要教师把握好以下几点:
1. 要有助于学生达成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
目标统领内容,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因此,选择教学内容,首先要深刻理解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只有对学习目标明确了,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才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才有可能。其次,要分析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教育与发展性功能。作为实现课程目标基本手段的身体练习具有多指向性,有多方面的教育与发展功能。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同一教学内容可以用来实现不同的目标。学习目标与具体内容选择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在选择时,应充分发挥同一学习内容多方面的功能,即在实现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目标的同时,也要实现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也就是通过某一内容实现多元目标。
2. 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首先,要符合学生年龄与性别特征,不同的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学习内容应该有区别;其次,运动形式要活泼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再次,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最后,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要有较强的实效;只有选择那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健康发展。
3. 要符合学校教学实际,简单易行。
新体育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给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呈现出勃勃生机,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体育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保证了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地方化和特色化,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选项的需求。但不论是新兴项目的引进,民族民间项目的开发,还是竞技项目的适应性改造等等,都不能脱离学校的教学实际,都必须受学校师资水平、学生基础、场地器材、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必须形式简单而易于开展。
四、注重对所选教学内容的评价
新课程的实施从开始的38个实验区到部分省市实验最后全国性展开、推广,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完善,在实践中成长的过程。其中,对实施新课程效果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正是由于看到了实施新课程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新课程才能不断壮大、不断成长。在实施新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也应当对所选内容进行教学后的评价与反思,这是改进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必需环节。通过评价与反思,可以发现所选内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改进后期的教学工作。内容是实现目标的载体,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所选内容到底有没有达成教学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有效性怎样,必须经过评价这个环节。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要注重评价环节,要结合五个领域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总之,实施新体育课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正如新体育课程本身的成长一样,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就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而言,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地学习新体育课程理论,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体育教师只有保持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才能更加科学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实施新体育课程,做到真正和新体育课程一起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
[2]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