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青少年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青少年对游泳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恐惧心理教学对策及克服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教学研究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游泳健身已成为当今时尚。特别是我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破奥运会纪录;男子200米自由泳银牌;男子1500米冠军并以14分31秒噢打破2011年自己保持的原世界纪录;以及我国选手叶诗文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以2分07秒57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更加激发人们游泳健身的兴趣,尤其是青少年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游泳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方法,会对游泳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避免其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促进青少年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一)重要性
首先,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如果会游泳,自身的生存就会有保障,不但可以自救,还可以救人。因此,青少年是否会游泳成了保证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有利于青少年强身健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此时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此时通过正确合理的游泳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再次,有利于青少年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游泳运动是非常有益且富有挑战性的健身运动,因此,长期坚持游泳锻炼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质。
(二)存在问题
首先,课堂上安全保护措施不全面。在课堂上老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的教育,与此同时在课上并没有按规定配备救生员和救生器材和设备。其次,在课堂上每次练习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再次,教练与学员的比例不协调。在学习游泳过程中,课堂上往往是一名教练员教授课程,多名学员学习,所以会经常出现有的学员由于教练员的忙碌而掌握不了课上学习的动作,长此以往学生会由于掌握不了课上的游泳知识而对游泳失去兴趣。
二、青少年对游泳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
首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身体协调能力差等客观因素。其次,青少年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个人由某种原因如生理,心理,学习成绩欠佳的等,从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对整个游泳教学都有很消极的影响。最后,失败的情境再现,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和伤害事故的时有发生,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和经验,学习中碰到的游泳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从而引发了对该运动的恐惧。
三、恐惧心理教学对策及克服方法
首先,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终合训练,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可以结合游泳教学内容安排身体素质训练,同时针对个别差异及其程度加以区别对待,达到全面训练、综合发展的目的,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增强信心,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授课时应用关心、鼓励、赞扬与帮助来使青少年克服恐水心理。由于部分学生对体育有一种偏见,认为学习体育无关紧要,所以往往对体育这门功课学习比较冷淡,对游泳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再次,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教师应针对恐惧心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教他们不但要勇敢、顽强,而且要树立起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加强安全教育和保护,建立安全感。首先让学生熟悉水性教学,要克服青少年的恐水心理,先让青少年熟悉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把技术好的学员和学习差的分在一组进行水性练习,这样基础好的可以发挥其有点来帮助不会游泳的学员,不会游泳的同学就有足够的安全感,从而使之消除恐惧心理。
四、结论
游泳教学是教会青少年掌握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重要渠道,青少年时期普及游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游泳对青少年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在游泳学习中,游泳基础、理解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青少年在学习游泳过程中,恐惧心理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在学习游泳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克服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 冯晓红.论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S1).
[2] 罗纲.游泳教学中如何避免和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4).
[3] 崔乃瑜,姜长学.试谈游泳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4] 李岳进,张素霞.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与消除[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5] 付剑鹏.初学游泳的大学生消除恐惧心理的训练方法[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9(04).
[6] 唐春芳.浅析如何消除学生在游泳课教学中的心理障碍[J].湖北体育科技.2001(02).
[7] 苏霞.浅谈中学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J].少年体育训练.2011(03).
[8] 罗新汉.游泳速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9] 瞿正伟.游泳初学者恐惧心理问题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0(44).
[10] 侯雪.试析大学体育游泳教学中心理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青少年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青少年对游泳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恐惧心理教学对策及克服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青少年游泳教学研究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提高,游泳健身已成为当今时尚。特别是我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破奥运会纪录;男子200米自由泳银牌;男子1500米冠军并以14分31秒噢打破2011年自己保持的原世界纪录;以及我国选手叶诗文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并以2分07秒57的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更加激发人们游泳健身的兴趣,尤其是青少年的性格特点,使他们对游泳运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方法,会对游泳产生恐惧心理,所以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避免其恐惧心理的产生从而促进青少年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
(一)重要性
首先,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安全,如果会游泳,自身的生存就会有保障,不但可以自救,还可以救人。因此,青少年是否会游泳成了保证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次,有利于青少年强身健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此时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此时通过正确合理的游泳锻炼,对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再次,有利于青少年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的精神,游泳运动是非常有益且富有挑战性的健身运动,因此,长期坚持游泳锻炼可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质。
(二)存在问题
首先,课堂上安全保护措施不全面。在课堂上老师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安全保护的教育,与此同时在课上并没有按规定配备救生员和救生器材和设备。其次,在课堂上每次练习训练时间安排不合理。再次,教练与学员的比例不协调。在学习游泳过程中,课堂上往往是一名教练员教授课程,多名学员学习,所以会经常出现有的学员由于教练员的忙碌而掌握不了课上学习的动作,长此以往学生会由于掌握不了课上的游泳知识而对游泳失去兴趣。
二、青少年对游泳的恐惧心理的产生原因
首先,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身体协调能力差等客观因素。其次,青少年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个人由某种原因如生理,心理,学习成绩欠佳的等,从而产生的轻视自己的心理,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对学习丧失信心,这种心理对整个游泳教学都有很消极的影响。最后,失败的情境再现,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和伤害事故的时有发生,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和经验,学习中碰到的游泳内容与以前经历相类似时,伤害事故的情境就会再现,从而引发了对该运动的恐惧。
三、恐惧心理教学对策及克服方法
首先,强化身体素质训练,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各种基本技能训练,以及身体素质的终合训练,它们能够互相渗透,又互相促进,可以结合游泳教学内容安排身体素质训练,同时针对个别差异及其程度加以区别对待,达到全面训练、综合发展的目的,使他们在体育学习中不断积累“实力”,增强信心,逐渐克服恐惧心理。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授课时应用关心、鼓励、赞扬与帮助来使青少年克服恐水心理。由于部分学生对体育有一种偏见,认为学习体育无关紧要,所以往往对体育这门功课学习比较冷淡,对游泳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再次,加强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培养,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教师应针对恐惧心理,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教他们不但要勇敢、顽强,而且要树立起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最后,加强安全教育和保护,建立安全感。首先让学生熟悉水性教学,要克服青少年的恐水心理,先让青少年熟悉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把技术好的学员和学习差的分在一组进行水性练习,这样基础好的可以发挥其有点来帮助不会游泳的学员,不会游泳的同学就有足够的安全感,从而使之消除恐惧心理。
四、结论
游泳教学是教会青少年掌握这一基本生存技能的重要渠道,青少年时期普及游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习游泳对青少年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心肺功能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在游泳学习中,游泳基础、理解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参差不齐,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青少年在学习游泳过程中,恐惧心理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在学习游泳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办法克服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 冯晓红.论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S1).
[2] 罗纲.游泳教学中如何避免和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4).
[3] 崔乃瑜,姜长学.试谈游泳教学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2).
[4] 李岳进,张素霞.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产生与消除[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02).
[5] 付剑鹏.初学游泳的大学生消除恐惧心理的训练方法[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9(04).
[6] 唐春芳.浅析如何消除学生在游泳课教学中的心理障碍[J].湖北体育科技.2001(02).
[7] 苏霞.浅谈中学游泳课的重要性及存在问题[J].少年体育训练.2011(03).
[8] 罗新汉.游泳速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9] 瞿正伟.游泳初学者恐惧心理问题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0(44).
[10] 侯雪.试析大学体育游泳教学中心理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