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期刊从过去的半封闭架阅览管理模式,变成了对教师、学生全开架模式,阅览量显著提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但同时开架阅览也造成了乱架现象,给读者和管理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分析了期刊乱架的现象以及与读者心理的关系,并提出了解决乱架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期刊阅览 乱架 读者心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4-01
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阅读性强成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电子期刊相比,纸质期刊的优势在于便携性和规范性,所以,做好期刊阅览室的科学有序管理,对于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
1 乱架现象
(1)个别读者由于自身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会出现将书刊没有放回原处现象。
(2)但大部分的读者都是会把把期刊放好,就是因为找期刊时间长了,可能刚拿一本期刊,又看到了更感兴趣的期刊,这就导致了随手放下的习惯,原本想放回但是又找不到属于哪一类的期刊,造成了期刊没有放回原来位置上的现象发生。
(3)期刊有的标签现实模糊,还有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标签产生自然脱落的现象,导致没有及时的换上新标签,使读者不知道期刊放在哪里。
(4)不良心理也是造成乱架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迷惘心理。大部分读者对期刊的标架、存放的位置能够了解,但他们未注意期刊右上角的标签起什么作用,要想放回原架位,不知所措,产生迷惘。以至看完后随手一放,造成了乱架。
②占有心理。有的读者在进入期刊室后,对当天刚上架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拿两本或更多供自己查阅,主要是怕别的读者拿去。看完后,临走时急匆匆地将几本期刊往阅览架上随便一放,造成乱架。
③发泄心理。由于进入期刊室要凭证进入,有时由于读者比较多,加之工作人员可能操作慢了一点,产生烦躁情绪。由此,把怒气发到期刊上,随意乱拿、乱放。
④抵触心理。有的读者片面认为,整理书架是你们管理人员的事,是应该为我们服务的,因此,放期刊的时候就随意乱放。
2 心理分析
如何有效地开展读者工作,减少期刊乱架现象,笔者认为,熟悉读者心理非常重要。究竟读者心理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通过了解读者心理来提高服务效率?这些都是放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1 丰富的期刊,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读者利用期刊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是他们思维、情感、性格、意志和兴趣等心理品质的反映。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满意地查阅到所需的书刊资料,是读者心理的共性,也是他们学习心理和查找心理的集中表现。因为任何读者来到阅览室都是为了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但是,各个读者在阅读内容上,会因其学习动机、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心理。拿师范院校图书馆来说,尽管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学生通过高考的选拔,文化水平比较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自身素养好,但是,不同读者仍有不同的心理,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2 专业和兴趣并存心理
从学生读者而言,他们以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主,因此,他们想阅读的期刊,主要是帮助解决课堂教学的参考书,同时查阅许多自己爱好的期刊,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比如,新生第一次到图书馆,就会被小商品市场一样的图书馆书架看花眼,他们认为:已进入大学,各种书刊,要大饱一餐了,尤其是文学书刊。由于不熟悉借阅规则,新生在借阅中常常反映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而本末倒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年成绩的提高;二年级的学生,由逐渐了解图书馆到利用图书馆,他们除按老师指定的参考书进行阅读外,还能够根据课程需要借阅参考书。他们的兴趣、心理表现出来开始向专业方向发展;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不断高涨,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把图书馆当成第二课堂,主动寻找学好本专业需要的参考书刊,反映出比较强的紧迫感。因此,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读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
2.3 侥幸心理
极少部分读者初到开架期刊借阅处,由于入馆教育没有认真听,加上自觉性不够,时常乱拿乱放。侥幸心理的读者:当书刊库内读者多,而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个别读者趁拥挤之时乱拉乱放书刊,这时候,心理存在不容易被管理人员发现的侥幸心理。开架书刊库只要读者超过一定数量,就很有可能出现乱架现象。
3 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心理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随时与读者沟通。并根据读者不同阶段的心理为其推荐期刊资料做好准备,从而不断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了解到读者的借阅心理,可以组织读者进行阅读辅导,加深读者对期刊文献的检索,调整读者的阅读倾向;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期刊文献馆藏配置更加完善、合理。
(1)加强对新生入馆教育。对集体或个别读者进行阅读道德、图书知识培训,深入课堂讲解,走到现场实际操作,熟悉期刊的标签和符号应用。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并进行现场实习、着重介绍图书馆分类、排架知识,并由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示范,如怎样入库选书刊,选书刊后不需要的,就告诉他们在哪里拿的书刊就把书进放回原处,记不清的,教他们看书脊上的分类标签使相同编号的书刊放在一起。未经培训的读者不得领取借阅证。
(2)为方便读者查阅,尽量简化“书架、期刊”的烦杂标志,采用最简易的标志,如10-1,即第10架第一个位置。
(3)在阅览室的桌上放上提示牌。提醒读者:“每次取刊不超过一册、阅后请放回原处”。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承包制,包架到人,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整理乱架。每层期刊架均应留出一定的空隙,把每排刊架上所排列好的书刊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分类顺序进行张贴,这不仅使读者走进期刊库可一目了然,而且也大大节省了读者的借阅时间,同时,也减少了串架、乱架现象的发生。
(4)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分班联系制度。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班或几个班,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所需的书刊资料,同时也能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反馈。在日常借阅中,工作人员要主动热情。微笑服务,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回答,耐心讲解。并时常提醒读者每次尽量拿一本书,放回一本书,如果产生乱放的现象,工作人员应当立刻阻止,提醒读者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段小娇.图书馆开架服务中的图书乱架与治理[J].贵图学刊,2012(3):39-40.
[2] 刘丽荣.图书馆开架借阅乱架的原因和对策[J].图书情报,2006(11):109-110.
[3] 刘士林.依靠读者,管理好开架书库[J].现代情报,2002(8):80.
[4] 杨晓伟,古今,张景秋.图书馆开架借阅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100-101.
[5] 徐栋才.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研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43-44.
关键词:期刊阅览 乱架 读者心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254-01
期刊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覆盖面广、阅读性强成为读者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电子期刊相比,纸质期刊的优势在于便携性和规范性,所以,做好期刊阅览室的科学有序管理,对于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改善图书馆的工作,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
1 乱架现象
(1)个别读者由于自身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会出现将书刊没有放回原处现象。
(2)但大部分的读者都是会把把期刊放好,就是因为找期刊时间长了,可能刚拿一本期刊,又看到了更感兴趣的期刊,这就导致了随手放下的习惯,原本想放回但是又找不到属于哪一类的期刊,造成了期刊没有放回原来位置上的现象发生。
(3)期刊有的标签现实模糊,还有因为长时间的使用标签产生自然脱落的现象,导致没有及时的换上新标签,使读者不知道期刊放在哪里。
(4)不良心理也是造成乱架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迷惘心理。大部分读者对期刊的标架、存放的位置能够了解,但他们未注意期刊右上角的标签起什么作用,要想放回原架位,不知所措,产生迷惘。以至看完后随手一放,造成了乱架。
②占有心理。有的读者在进入期刊室后,对当天刚上架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拿两本或更多供自己查阅,主要是怕别的读者拿去。看完后,临走时急匆匆地将几本期刊往阅览架上随便一放,造成乱架。
③发泄心理。由于进入期刊室要凭证进入,有时由于读者比较多,加之工作人员可能操作慢了一点,产生烦躁情绪。由此,把怒气发到期刊上,随意乱拿、乱放。
④抵触心理。有的读者片面认为,整理书架是你们管理人员的事,是应该为我们服务的,因此,放期刊的时候就随意乱放。
2 心理分析
如何有效地开展读者工作,减少期刊乱架现象,笔者认为,熟悉读者心理非常重要。究竟读者心理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通过了解读者心理来提高服务效率?这些都是放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2.1 丰富的期刊,吸引着众多的读者
读者利用期刊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特征,是他们思维、情感、性格、意志和兴趣等心理品质的反映。他们希望在短时间内满意地查阅到所需的书刊资料,是读者心理的共性,也是他们学习心理和查找心理的集中表现。因为任何读者来到阅览室都是为了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但是,各个读者在阅读内容上,会因其学习动机、兴趣、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心理。拿师范院校图书馆来说,尽管服务对象相对固定,学生通过高考的选拔,文化水平比较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自身素养好,但是,不同读者仍有不同的心理,反映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2 专业和兴趣并存心理
从学生读者而言,他们以系统的专业学习为主,因此,他们想阅读的期刊,主要是帮助解决课堂教学的参考书,同时查阅许多自己爱好的期刊,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比如,新生第一次到图书馆,就会被小商品市场一样的图书馆书架看花眼,他们认为:已进入大学,各种书刊,要大饱一餐了,尤其是文学书刊。由于不熟悉借阅规则,新生在借阅中常常反映出一定的盲目性,忽视了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书。从而本末倒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年成绩的提高;二年级的学生,由逐渐了解图书馆到利用图书馆,他们除按老师指定的参考书进行阅读外,还能够根据课程需要借阅参考书。他们的兴趣、心理表现出来开始向专业方向发展;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不断高涨,他们中间的大多数,把图书馆当成第二课堂,主动寻找学好本专业需要的参考书刊,反映出比较强的紧迫感。因此,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读者的心理也有所不同。
2.3 侥幸心理
极少部分读者初到开架期刊借阅处,由于入馆教育没有认真听,加上自觉性不够,时常乱拿乱放。侥幸心理的读者:当书刊库内读者多,而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个别读者趁拥挤之时乱拉乱放书刊,这时候,心理存在不容易被管理人员发现的侥幸心理。开架书刊库只要读者超过一定数量,就很有可能出现乱架现象。
3 采取的措施
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了解不同读者的不同阅读心理之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随时与读者沟通。并根据读者不同阶段的心理为其推荐期刊资料做好准备,从而不断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了解到读者的借阅心理,可以组织读者进行阅读辅导,加深读者对期刊文献的检索,调整读者的阅读倾向;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研究,促进期刊文献馆藏配置更加完善、合理。
(1)加强对新生入馆教育。对集体或个别读者进行阅读道德、图书知识培训,深入课堂讲解,走到现场实际操作,熟悉期刊的标签和符号应用。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并进行现场实习、着重介绍图书馆分类、排架知识,并由工作人员进行讲解示范,如怎样入库选书刊,选书刊后不需要的,就告诉他们在哪里拿的书刊就把书进放回原处,记不清的,教他们看书脊上的分类标签使相同编号的书刊放在一起。未经培训的读者不得领取借阅证。
(2)为方便读者查阅,尽量简化“书架、期刊”的烦杂标志,采用最简易的标志,如10-1,即第10架第一个位置。
(3)在阅览室的桌上放上提示牌。提醒读者:“每次取刊不超过一册、阅后请放回原处”。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承包制,包架到人,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整理乱架。每层期刊架均应留出一定的空隙,把每排刊架上所排列好的书刊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分类顺序进行张贴,这不仅使读者走进期刊库可一目了然,而且也大大节省了读者的借阅时间,同时,也减少了串架、乱架现象的发生。
(4)图书馆工作人员实行分班联系制度。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一个班或几个班,这样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所需的书刊资料,同时也能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反馈。在日常借阅中,工作人员要主动热情。微笑服务,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及时回答,耐心讲解。并时常提醒读者每次尽量拿一本书,放回一本书,如果产生乱放的现象,工作人员应当立刻阻止,提醒读者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段小娇.图书馆开架服务中的图书乱架与治理[J].贵图学刊,2012(3):39-40.
[2] 刘丽荣.图书馆开架借阅乱架的原因和对策[J].图书情报,2006(11):109-110.
[3] 刘士林.依靠读者,管理好开架书库[J].现代情报,2002(8):80.
[4] 杨晓伟,古今,张景秋.图书馆开架借阅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3):100-101.
[5] 徐栋才.图书馆读者心理学研究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