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救赎与回归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美合拍电影《面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该影片荣获2006年美国“国家影评协会”最佳改编剧本奖和“年度十佳电影”及2007第64届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等奖项。以中国内地为背景,故事讲述了一对迷途的夫妇,面对着死亡与新生命,他们了解了生命的意义,在逆境中完成了彼此爱情的救赎。
  关键词:《面纱》毛姆 爱情的救赎
  
  06年12月底在全球的公映的中美合资电影《面纱》The Painted Veil可谓是近年来好莱坞爱情文艺片的一朵奇葩。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全程在中国拍摄,由好莱坞演员爱德华诺顿和娜奥米沃茨主演。对于该部电影的剧本,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韩三平说:“我们对于该片剧本获得国家影评人协会奖这么重要的奖项感到非常高兴,《面纱》是我们与美国的合拍片,由一个外国编剧编写发生在中国的故事,全程在中国拍摄,这样的一部合拍篇对中国电影人和美国电影人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的确,《面纱》以其悲天悯人的情感关照,以其对道德冲突的敏感解析.以其对人性的尖锐反讽以及对人类欲望、恐惧和悔恨等内在世界的准确构建.而成为一部佳作。
  《面纱》的书名出自雪莱的十四行诗:“别揭开这幅彩幕.它被活人称为生活:/虽然上面所绘的图景显得很不真实。/只不过是以随随便便图刷的彩色/来摹拟我们愿信以为真的一切东西。”(吴迪译文)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影片《面纱》用细腻,舒缓的画面和音乐,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关于理解与宽容的爱情故事。虽然影片不乏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但更多的给予观众的是许多理智思考的空间。电影情节本身并不复杂,电影男女主人公的相逢可谓是萍水相逢。女主角凯蒂出生于一个富足的家庭,母亲的秉性以及处世之道使她逐渐成长为爱慕虚荣却游手好闲的“二流货色”。迫于妹妹婚配的压力和母亲的催促,她应该嫁人了。父亲专门为她安排了一个酒会,其中一位有备而来的是刚从上海回到伦敦的医学博士沃特费恩。娇柔妩媚的凯蒂另费恩为之倾倒,为了逃离20世纪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反抗家人对她命运的刻意安排,凯蒂与完全没有爱慕之意的“木讷”医生沃特成婚。婚姻开始的毫无理由,也毫无情趣.对这个因为逃避而获得的婚姻,凯蒂显然不能接受,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她很快与已婚男子查理.唐生发生关系,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使凯蒂内心受到了强烈的自我谴责,本能的驱动使她的感情天平倾斜于离婚。而城府很深的费恩发现了这个事实,这个被爱情抛弃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揭穿查理唐生的虚伪和实施对不忠妻子的惩罚。他的一个去中国内地瘟疫肆虐之地行医的决定使得唐生的本性不攻自破。在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中,在异国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感情波澜。
  在小说原著中,毛姆用某种浪漫的情调传达他的现实主义观点。毛姆笔下婚姻的缔结经常是世俗的。即经衡量利弊得失,而非真心相爱而结成的婚姻。其小说冲突的框架总是涉及到不圆满的婚姻。两性之间的隔膜。毛姆不相信纯粹的爱情,认为这个事物虽然美好,但并不存在,如果你执迷不悟,一定要去追求,那么势必会两手空空。甚至伤痕累累。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对女性相当不客气。甚至充满鄙薄.这与他的爱情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幼年的丧母之痛、口吃的生理缺陷,以及不幸、无助的童年经历,成年之后身材矮小的缺憾.共同造成了他感情上的自卑和敏感。他认为世界对他不仁慈,他免不了用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的人和事物,不幸的情感经历终究使他对爱情和婚姻形成了错觉,他认为爱情不可靠,男女双方的婚姻是典型的建立在利害关系基础上的世俗婚姻。约翰.卡伦和他的创作团队对原著进行了一次精巧的改编,在爱情、背叛和死亡的旋涡中挣扎的凯蒂,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开.爱情的救赎与回归也就此拉开了帷幕。
  爱德华.诺顿试演的细菌学家沃特表现出极为收敛的理智,在显微镜下他看不到现实尺寸大小的事物,也包括意识领域的爱情,而娜奥米沃茨扮演的妻子却是个有饱满感情的女人。在电影开始部分频繁的蒙太奇剪切后,理智的一方被感情冲昏了头脑。爱情开始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准备:一个需要一个妻子,要马上定下来,因为没有时间等待.另一个需要一个借口离开自己的家庭。凯蒂答应嫁给沃特的原因都带有世俗性;和她一起进入社交界的姑娘们均已芳心有属:她一定要抢在妹妹结婚之前出嫁,当然还有去意大利度蜜月要比和全家在廉价的旅馆待着更具有吸引力。另外沃特的单方面施爱也注定了这段婚姻的悲剧色彩。“…我从未奢望你来爱我,我从未设想你会有理由爱我,我从未认为我自己惹人爱慕,对我来说能赋予机会爱你就应心怀感激了。”从沃特的自我表白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他的一厢情愿,他们的爱情在一开始就已经岌岌可危了。爱情进行的时候充满了敌意和混乱,刻板的家庭生活使得凯蒂这个对婚姻生活充满期待的女人无法忍受自己木讷的丈夫沃特在发现妻子的不忠后开始了所谓“报复”,即他对自己爱情的救赎:虽然妻子背叛了自己,但丈夫还是爱着妻子。凯蒂必须随他前往遥远的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疯狂流行的瘟疫。而这个决定最终成为了他们爱情回归的一剂良方。凯蒂与疫区的孤儿弹着欢快的益子跳舞时,沃特无意间走过,当他在欣赏自己妻子高超琴技的同时,也感到了内疚,自己曾经不考虑妻子的感受,在他们结婚是的新房里没有想到给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妻子放置一架钢琴。激情最后的结果经常是欺骗和仇恨。凯蒂发现自己不过是唐生玩伴中的一个,她开始悔恨。在修道院,她感受到了抛家离国,献身于人间苦难的修女的宗教情怀。凯蒂开始有了渴望,一种陌生的感情升腾起来,那是对周围人的关切。当她被灾民围攻的时候.沃特奋不顾身的把她保护在自己的身后,让妻子凯蒂意识到了一贯被自己看作矜持冷漠的丈夫,原来绝对是一个深爱着自己的男子汉。因此在观察丈夫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凯蒂体验到了作为“沃特太太”的自豪,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真爱,并积极改变自己整日无所事事的空虚人生。
  破碎爱情的救赎必须经历曲折和痛苦。故事并没有在主人公精神复合之后就这样圆满的结束。怀孕的设计令故事的主人公的爱情面临着新的考验。编导以真爱的力量回应了这一考验,沃特面对悔恨交加的凯蒂说:这已经不在重要,对吗?凯蒂和沃特爱情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这段爱情照亮了他们心灵深处的阴暗角落,最终找到了自我就赎的方式。在瘟疫肆虐的特殊时期,竟给了他们用死亡重新审视生命的契机。特殊的人生经历给了他们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他们经历了一次凤凰涅磐般的洗礼:从蒙昧到开化。沃特在临死前对凯蒂说:“原谅我。”凯蒂回答:“没什么需要原谅的。”接着她说:“对不起。”面对死亡的威胁,夫妻二人的内心激荡着感恩之心,宽容之情。在死神的主持下完成了彼此心灵的真正的沟通与理解。
  欣赏完这部影片,我们才可能明白人性是多么的复杂、丰富而后迷人。人们通过面纱隐藏了很多、也许永远需要不断隐藏。凯蒂在经历了爱情、背叛和死亡等人生中的巨大变动后,从原本世俗的人格特质中逐渐分离出来,开始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或许影片《面纱》所揭示的是:爱情、婚姻都是不真实的彩色面纱。揭开这层面纱,将是一条通往宁静的路。
其他文献
摘要:三年后重新审视奥斯卡获奖影片《撞车》,发现在其民族与社会问题关怀背后,潜藏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偏见、制度弊端而非简单的种族歧视;而影片温情脉脉的结局,则掩盖了该片向奥斯卡主流意识形态靠拢的创作主旨。事实上影片中的矛盾并未在人性善的发现中得以中止,新的矛盾和纠葛以无处不在的冲撞形式,充斥在多民族生存的各个角落。  关键词:《撞车》 种族主义 歧视 温情 偏见    因为一场汽车追尾事件,引发了一个
[摘要]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笔下的著名悲剧人物,一个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他的性格发展经历了快乐忧郁迷惘坚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哈姆莱特形象的丰富性、生动性展示了出来,进而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也充分显现。  [关键词] 快乐 忧郁 迷惘 坚强    威廉·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有的伟大的天才作家之一。《哈姆莱特》在莎剧中占据着最高位置,该剧中主人公哈姆莱
【摘要】近期央视热播的生活剧《今生欠你一个拥抱》赢得观众的一致好评,电视讲述的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林晓敏不离不弃、细致入微地照顾一位边防伤残军人,并最终结为夫妻的感人故事。故事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这本身给电视剧增添了感人色彩,同时,紧凑匀称的叙事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隐喻方式的使用,增加了该剧的艺术价值,使这部电视剧在国庆60周年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成为一部献礼之作。  【关键词】真实结构情
炫技  在这个栏目里,我们将为手机这种小巧的移动通讯设备量身定制相应的拍摄技巧,帮你发挥它的优势,发掘它的潜力。你会发现当你使用手机拍照时是那么的轻松、惬意,并且其中有些技巧,你也可以在使用相机时尝试。话题  移动设备每个月都会出现新产品、新技术,当然也少不了围绕这些产品和技术的新话题。我们会为你梳理这些嘈杂的声音,去掉那些噱头和表面文章,而带你去探究话题真正所涉及的核心问题,以及话题背后的用户需
[摘要]张爱玲以女性特有的想象力、独特的视角与细微的观察力叙述了金钱、欲望和爱情婚姻,对爱情婚姻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关键词]女性叙事 爱情婚姻 金钱观    兰塞在其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代表作《虚构的权威》一书中指出,作者型叙述声音这个术语是表示一种“异故事性的”、集体的并具有潜在自我指称意义的叙事状态。在这种叙事模式中,叙述者等同于作者,受述者等同于读者自己或读者的历史对应者。女性叙述较倾向采取
摘要 中国电影史教学不仅是向学生讲授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还应体现为对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深入挖掘与思考,并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电影的审美情感,进而树立起民族电影意识。  关键词 民族文化精神 影戏 天人合一 和而不同 人本思想    在影视艺术院校,中国电影史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讲授电影发展史常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社会以及电影本身的需要了
[摘要]艺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西部片背后的冲突与融合和美国历史上“西进运动”的始末是分不开的,开发西部的人们从开始的欲望膨胀到回归人本身,再到自然人性中的永恒发展,这在西部片中有一条线索分明的轨迹。这种冲突的格局与后来的融合成为构建人物形象谱系和西部片叙事结构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西部片 双元对立 冲突与融合    对于西部的描述,最早以小说、画册供美国人民传阅,小说告诉人们英勇的白人如何不
高山极限运动因为其攀登过程充满不可预知的危险和悬念,本身就极具故事的张力,也正是这种不可预知性,让人的思想在瞬间死亡和活着的交叉点上作为有限存在,却可以一直游离在永恒的无限中,去探索生命和自然的关系。我一直以为,那种存在感就是攀登活动本身,攀登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发现。发现不是为了满足某种感官上的猎艳或心理上的好奇,而是为了读懂这个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后的改变。我喜欢攀登,是因为找到了与自然可以无限
北国情愫 常秀芬摄寻觅 常秀芬摄极地冰雪 常秀芬摄初雪 常秀芬攝守候 常秀芬摄  在冰天雪地中拍摄对摄影者及器材设备都是一个考验。作为南方人,常秀芬对冰雪摄影情有独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品《北国情愫》以两棵相依的雾凇为主体,简洁的构图在逆光下形成浪漫的影调;《寻觅》以树为线,以马为点,画面富有诗意;《极地冰雪》以丰富的细节、层次和色彩变化使冰雪呈现出不同的力度与质感;《初雪》利用建筑物玻璃的反
照相馆时期的袁毅平 上海 1939 -1949年  袁毅平先生是中国摄影界最有名望的老前辈之一,他在摄影创作、摄影杂志编辑与管理、摄影理论、影像评论、摄影教育、摄影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多领域全方位地勤奋工作,为中国摄影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努力。  1926年,袁毅平出生于江苏常熟鹿苑(今属张家港)。14 岁开始在上海照相馆学习人像摄影,成为一名职业的照相馆摄影师。1949年追求进步的袁毅平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