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N座城市来上大学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长春,需要穿过N座城市,坐着从最南边到最北边的长途硬座火车,犹如经历一次长达40小时的凌迟。途中或闭目养神,或托腮冥思,或辗转反侧,或变换一万种能够让自己稍稍舒适一点点的姿势,但我都无法让自己的心真正安宁下来,我的灵魂也无法得到救赎。这不是夸张的修辞,而是事实的真实陈述。
  犹记得,一个蝉鸣的夏天午后,我懒散地趴在凌乱不堪的一沓沓试卷里,用飘逸凌厉的狂草即兴挥毫在我的数学本上。我并非自信,而是苟延残喘般地给自己最后一口新鲜空气。
  人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愤怒。一年后,我终于找到形容当年的自己最恰当的一句话。那个时候,我们有多么痛苦,就有多么无能,也就有多么愤怒。我左右两侧的两个小同桌和我一样,都曾经是老师眼中的差生。正如地理老师所说,在这样的班级里,能够出现一个大学生,那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是的,奇迹,多么遥远的词语,多么梦幻的理想,多么神圣的光环。资质平庸,基础薄弱,能力欠缺,学习懒散,大部分的学子好像都是这样,就像是中了一个魔咒,让我们无法逃脱这样的安排。我们飘浮在空气中央,上不去,也下不来。我们占着最好的学习资源,却无法创造等同的美好。
  我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一篇阅读文章,故事告诉我们要永远坐在第一排,要争当第一名。我曾经特别相信这句话,直到现在我也极度相信。曾经相信是因为我轻易地就依靠自己的天赋获得过很多个第一名的光环,现在相信是因为我再也无法成为第一名甚至在很多很多方面排在看不到的地方,却依然要尽己所能地无限靠近最好最棒的位置。我们也许无法到达,但依然要无限地去靠近那个位置,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不会偏离曾经的轨道。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就像是给自己打一剂强心针。
  我的小同桌举着小拳头说,只要是个大学,即便是二本中最垃圾的,也让我上一次吧!可见,我们曾经真的是很渴望大学生活的,也曾经真的很天真烂漫,一心一意地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哪怕只是一点点。每天下晚自习是10点半,我们回寝室洗漱10分钟后,两个人便坐到走廊外面开始复习。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效果是否好,但在最后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的确做到了每天都多复习两个小时。厕所外借光复习,走廊外背英语,操场上竭力奔跑,数学课忍着不打瞌睡……那段日子如今回想起来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做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高考,表面上它的确就是一场程序化的应试考试,而实际上呢?如果不是这样的一场考试,让我们心慌意乱,让我们不知所措,让我们头脑发热,让我们左顾右盼,又怎么会让我们懂得归纳,明晓前进,奋发图强,韬光养晦,铆足耐力……
  幸运的是,作为艺考生,我拿到了很多所学校的合格证,比如中国戏曲学院,比如“浙传”,比如“重大”……可不幸的是,我的文化成绩很不给力,我想这就是我曾经不努力读书的冥冥之中的报应。最终,我以全省前三名的专业成绩,加上不高不低的424分的文化成绩,来到了长春。我学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多么晦涩难懂的专业名称,总是被人误以为我是学唱戏的,让我现场表演一出戏。我暗自神伤,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来到大学的第一天,我感慨,北方的天空真的是出奇的蓝,蓝得一点儿杂质也没有。风吹过我的脸庞,并非像妈妈的手,但也格外凉爽。北方的姑娘很高大,162cm穿着帆布鞋的我被淹没在人海中。我拖着行李箱,走在偌大的大学校园中,竟有一丝满足与欣慰,甚至笑得想要哭了——热泪盈眶竟然是这么个感觉。
  原来我们一直渴望的大学,真的只是这样而已。稍稍用力踮踮脚尖,大家就都可以触碰到了。然而触碰是一回事,喜欢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开始感受到一种不明原由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将我紧紧地包裹。原来大学里,每个同学之间竟然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感,尽管大家表面上和颜悦色客客气气,实际上却少了某种熟悉的亲切感。成长,多么希望不要成长,让我依然停留在童年时代。时间可以将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打造成众人拥戴的巨星,也可以让天赋异禀的新星瞬间黯然失色。当有这样的想法时,我发现有些东西已然是再也回不去了,我要开始接纳新的事物了。
  大一第一学期,我花了一个星期编写了几十页的话剧剧本《一个人的五脊六兽》,纯粹地按照自己的文艺想法所创作,被一些人所喜欢,也让一些人激动。虽然我无法感同身受这种喜欢和激动,却依然感到十分兴奋。后来,这部话剧被搬上第七届大学生大戏节的舞台,被播音班和戏文班的几个优秀的学生演员演绎出来,他们的演出实在令我震撼。再后来,我也尝试出演了不少角色,舞台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让普通人也变得熠熠生辉,像一个明星。
  我意识到,人,其实是可以独立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去表达、去赢得善意的关注。这不正是成长的魅力所在吗?
  北方下雪了,我紧了紧厚重的衣领和暖色调的围巾,一头钻进黑夜中,我的脚后跟与这北风肆意地亲吻。大学就是一场如期而至的阴谋,让我不得不跟幼稚、懒惰、贪玩、自卑的本性彻底告别的陷阱。不过,我好像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阴谋。
  我爱上了大学的腊肉米线,爱上了自助小火锅,爱上了韩国烤肉飯。有喜欢的人,也有不喜欢的人;有喜欢的课程,也有不喜欢的课程。但唯一相同的是,我开始平静地接纳喜欢和不喜欢,以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它。其实我想,这也是以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同样欣赏别人的优点,理解别人的不足。
  我穿过N座城市来上大学,站在更高的起点,我比想象中要脆弱、要怯懦、要畏惧,但也比想象中要坚强、要独立、要自信。有一万种自我,开枝散叶,形成了这样一个我,一个像树一样的我。安全感是基于独立,一棵树有多挺拔,就有多少年复一年形单影只的孤苦。我终于发现我不仅需要来自蓝天柔软的怀抱,也同样需要电闪雷鸣,让我的根能够扎得更深、更稳。
其他文献
当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以及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大,爱好和平发展的人们欢欣鼓舞,也有一些人习惯用旧思维看世界,对中国产生一些疑慮、误解甚至曲解。  中国的崛起同历史上的大国兴起不一样,中国绝不谋求霸主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
两国合作有利于全球稳定繁荣,也符合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期待。  1979年,中美双方的官方交往屈指可数。如今,中美两国高层交往密切,两国政府开展了广泛机制性对话。中美之间建立了战略对话、人文交流机制、商贸联委会等机制,目前两国政府间的对话磋商机制已达100多个,涵盖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科技等领域。到目前为止,中美两国之间已经有47对友好省州、215对姐妹城市。  越走越近的中美关系  19
摘要:“习作知识”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为达到习作要求所运用的方法、策略、技巧,习作知识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扇习作大门的钥匙,是一架架将儿童引向习作体验的云梯。阅读教学中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语言的节奏、修辞的运用能让学生在品味、理解、模仿中获得习作知识技能,积累习作方法,灵活运用于写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节奏;人物形象;领悟文章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Jingwei Filling the Sea” is a Chinese mythological story. According to the ancient work Shan Hai Jing (Classic of the Mountains and Seas), the youngest and most favored daughter of the Sun God was na
在广东省开平市的城市南广场上,有这样一座雕像:一位银髯如戟的老人坐在沙发上,表情坚毅、满含深情地注视着他眼前的这片土地。他就是著名侨领司徒美堂。  作为美洲洪门致公堂的领袖,司徒美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早年积极支援辛亥革命,但孙中山邀请他出仕时,他却婉言谢绝;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保护过蔡廷锴、杨虎城;痛斥国民党的腐败与一党专政,敢“叫板”蒋介石和杜月笙……  1868年,司徒美堂出身在广东省开平
这一天,荷老师召集阿藕以及莲莲、珍珍、爱爱几个小伙伴,要带大家去看电影——《未来的小池塘》,据说这部电影还采用了许多“荷莱坞”特效呢。大家兴致勃勃地去看电影,果真被电影中的几个特效镜头折服。阿藕更是看得如痴如醉,出了电影院,还觉得是活在电影中的魔幻世界呢。  荷老师拉扯着几乎走不动路的阿藕,说:“行啦,快回来!”  大家伙都笑阿藕,阿藕很不好意思。荷老师说:“你们别笑他啦,其实啊,好的作文就像一部
1岁,你是天使。在我出生的那一刻,你便成为了我的天使,我哭,是因为我什么也不懂。夜里,你被我闹醒,为我换下尿布,不管重复多少次都毫无怨言。天使是什么我不知道,但你一定是上天派给我的天使。  2岁,你是老师。你带著我做游戏,教我说话。在我看来,你比幼儿园老师还厉害!  3岁,你是五星大厨。不管我想吃什么,你似乎都会做。我不止一次地问你为什么能把菜做得那么好吃,你总是谦虚地答道:“做得次数多了,就好吃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面对同类、相似的训练题,教师应该从教材的知识逻辑体系中,读出题目的命题意图、呈现现逻辑等方面的不同,并把这不同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演绎出来,让科学数学走进数学课程,引领学生从小真正学好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反思;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20-0067-03  读出教材的不同包括两个方面,
内容提要:李景林先生《教化视域中的儒学》一书,围绕儒学的教化特质作出深入阐释,视“教化”为儒学反本开新之必由途径。一方面从理论上辨析了已有研究的误区,同时结合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察,提出儒学对现实弊病的教化矫正之功。著者还在书中再三强调,若能将儒学的“文脉”和“血脉”结合起来,培养出以身体道的群体,则儒学必将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关键词:李景林 教化 儒学 文脉 血脉  〔中图分类号〕B222 〔
只要用心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真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有,无处不在。  现在我就带你去寻找身边的真善美。  吃完早饭,背上书包,走出家门,楼道里已被早起的清洁工阿姨默默挥动扫帚打扫干净,如此任劳任怨、不畏脏累!  走到小区门口,辛勤的保安叔叔、志愿者阿姨,认真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一遍遍地提醒骑电动车要戴上头盔。如此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走在学校的人行道上,偶遇的同学们绽开笑容,互道“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