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联合三步推拿法对颈型颈椎病功能恢复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腕踝针联合三步推拿法对颈型颈椎病功能恢复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针灸科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循经推穴、局部松解和理筋总收”的三步推拿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腕踝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颈痛量表(N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颈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PQ、NDI、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全血低切黏度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p和Vm高于治疗前(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腕踝针联合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能够明显改善疼痛,提高血流速度,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颈部血液循环,进而改善颈椎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甘油三酯(TG)、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495例造影证实为冠脉粥样硬化患者,依据SYNTAX评分分为低、高分组.收集组间一般临床资料、TG、AIP等指标,分析各指标与SYNTAX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SYNTAX评分高分组TG、AIP高于低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TG患者相对低TG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残余风险增加(OR=1.52,95%CI:1.15~2.00);高AIP患
目的 探讨白果内酯对早产仔鼠脑室周围白质损伤(WMI)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Wistar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致子宫炎症建造早产仔鼠WM I模型,建模仔鼠分为模型组、白果内酯组、激动剂组,另取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孕鼠作为对照组.白果内酯组、激动剂组分别腹腔注射白果内酯、Ras同源基因(Rho)/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通路激动剂+白果内酯干预,模型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2周.采用悬吊实验、斜坡实验、旷场实验检测仔鼠神经行为学,HE染色观察仔鼠侧脑室与脑白质病理学,免疫组
目的 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神经内分泌轴功能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与IB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消化内科门诊IBS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79例健康者为对照.在24 h中3个时间点(8:00、16:00及24:00)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受试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 H)水平,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皮质醇(COR)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受试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估患者临床症状.结果 与对照组比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血管手术的麻醉管理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妊娠中晚期患者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血管手术的围术期麻醉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继续妊娠患者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以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复合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体外循环采用常温高流量灌注技术,围术期持续胎心监测.同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采用七氟烷吸入、瑞芬太尼静脉泵注,先行剖宫产术,胎儿断脐后以舒芬太尼静脉泵注、七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再行心血管手术.结果 3例保留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脑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6个月至14岁诊断为重症病毒性脑炎且均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1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脑衰竭分为衰竭组(n=37)和非衰竭组(n=131),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重症病毒性脑炎并发脑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衰竭组中年龄≤5岁、营养不良、发热持续时间>5 d、有惊厥持续状态、Glasgow评分20×109/L、低钠血症及脑电图重度异常比例高于非衰竭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
目的 观察1% 阿托品眼用凝胶治疗早期近视青少年后双眼调节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在该院就诊的屈光度数在-0.50~-2.00 D的青少年77例共149只眼,滴用1% 阿托品眼用凝胶每晚1次,连续使用6个月后停药,共观察1年.根据用药前的调节反应将研究对象分为调节正常组、调节滞后组及调节超前组,用药后2周(基线)、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测量各组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度,用药前、用药后9个月、12个月测量各组的调节反应、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结果 用药后12个月,调节滞后组等效球镜度较基线增加,差异有统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20年1-12月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D组在麻醉诱导后经静脉1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之后以0.5μg·kg-1·h-1的速率泵注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前(T0)、术毕(T1)、术后6 h(T2)时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浆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水平,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反应时间
目的 分析红细胞寿命(RBCS)在肿瘤相关性贫血诊断中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150例肿瘤相关性贫血与肾性贫血患者(试验组),再将其分为恶性血液肿瘤贫血组(白血病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贫血)、肾性贫血组、实体肿瘤放化疗相关性贫血组,另收集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行常规体检的30例无贫血健康人(对照组).测定各组一氧化碳(CO)浓度并计算RBCS,对比其差异性.结果 试验组RBCS(5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在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显像技术治疗的29例胶质瘤患者病例资料,术中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及黄荧光染色强度判定肿瘤边界并切除.对比神经导航与荧光素钠显像在判定肿瘤边界的一致性.术后72 h内复查颅脑M RI平扫+增强,观察肿瘤切除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低级别胶质瘤(WHOⅠ ~ Ⅱ级)14例,高级别胶质瘤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胸横肌平面(TTMP)阻滞对经乳腔镜甲状腺术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择期行经乳腔镜甲状腺术的女性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C组)与试验组(S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0.33% 罗哌卡因10 m L.S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TMP阻滞,在每一侧胸横肌表面注入0.33% 罗哌卡因10 mL,C组不进行TTMP阻滞.阻滞完成后再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记录两组切皮前(T0)、切皮时(T1)、术中(T2)、术毕(T3)的平均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