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与生态人格生成

来源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chen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格斯关于人是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观点作为人本生态观关于人类生态位的核心观念,不仅对于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大自然观至为重要,而且揭示了生态文明所瞩望的生态人格所应有的基本内涵。达到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生态人格,应该是列斐伏尔说的把主客体集于一身的"总体的人",是马斯洛说的超越型的人,还是马克思说的感性理性平衡发展互补共生的完整的人。
其他文献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当下
传统的教学中,旅游英语教学强调语言的教学而忽视旅游学科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学习重点是英语语言而不是旅游学科知识。在CLIL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语言
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课程同样可以开展实践性教学,其基本类型有: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素质提高实践.要落实古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必须树立实践意识,贯彻实践意图,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