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理念,搞好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教学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尤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更有着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学,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大部分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教育观念、经济条件、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要把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做好,还有很大程度上的困难。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逐步由低级到高级,从模仿到创造,由完成教材上的基本实验到尽力创造条件设计研究性实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使农村中学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化学实验 联系生活实际 就地取材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利用化学实验能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又能满足学生“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这三个阶段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化学教学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尤其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化学实验更有着其他化学课程内容和形式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一些条件较好的城镇中学,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大部分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中学来说,由于教育观念、经济条件、教师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要把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做好,还有很大程度的困难。这些困难集中表现在:
  (1)化学课程到初中最后一年才开设,此时师生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双重压力,学校的升学压力和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以应试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保证实验教学的落实,无法形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质,这对于高中的新课程实施有一定的影响。
  (2)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绝大多数教师仍将重心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目标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教育要素,学生对于多年来形成的“听、记、背、练”这些学习习惯根深蒂固,不可能重视实验。
  (3)农村中学长期以来由于实验仪器、实验药品严重不足,很多学校连教师演示实验也无法全部完成,有些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仪器都没碰过,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实验几乎是不可能的。
  (4)大部分学校无专职实验员,仅由科任兼任,增大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科任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中。
  如何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一个值得长期探讨研究的问题。在此,我谨将这几年来在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
  实验仪器和药品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针对农村中学“缺仪少药”的现象,教师可自制、搜集代用仪器和药品满足教学要求,下面略举几例作为启示。
  1.自制仪器
  试管夹可利用生活中晒衣服用的木夹或塑料夹,在其一端接上一段薄木片即可。又如滴瓶可直接利用眼药水瓶充当,或者用一些小药瓶比如青霉素的药瓶,剥去其瓶盖上的铝壳,在胶盖中间钻上;一个小孔,配上一小段尖嘴导管,再取一段长约2厘米的胶管,胶管的一端塞进一小段玻璃棒,另一端与尖嘴导管相连,便可形成一个滴瓶。
  实验室若无酒精喷灯,则可自制双头或者三头酒精灯加热。方法如下:取一个带铁盖的玻璃大口罐头瓶,在铁盖上打两个或者三个孔(要在同一直线上),孔中各插一个带灯芯的瓷灯芯座(一般用普通酒精灯的灯芯座)即可。
  2.自制化学药品
  可从生活中直接收集一些易得的化学药品。如锌的获取方法是:除去废旧干电池的金属外皮,将其外端蜡层烧掉后剪成片状即得锌片,若想获得锌粒,则可将其融化,慢慢滴入水中即可。再如可以用贝壳或鸡蛋壳替代碳酸钙,用食用碱替代碳酸钠,食醋替代稀盐酸、稀硫酸,等等。
  也可从农村生活实际,利用一些价廉易得的原料或各种废料经处理后成可实用的化学药品,如自制硝酸银可将生活中废弃的破热水瓶胆敲成小块,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硝酸(1∶1)到刚好浸没碎玻璃,加热至反应完全,过滤所得滤液,即可为硝酸银溶液。
  二、开发微型实验
  微型实验具有减少污染、节约实验经费、缩短实验时间等优点,能提高现有仪器和药品的有效利用率,可以使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效解决。如在“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改换成微型实验的反应容器后使得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液由原来的18ml降为2~3ml。完成实验的全过程由原来的十多分钟变为三分钟,还大大节约了作为能源的乙醇的消耗。
  三、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强化演示实验效果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进行学生实验的次数不多。对此,教师可深入探索化学实验方案,改进一些演示实验,力求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实验成本小。如在进行焰色反应的演示实验时,可做如下改进:将粉笔浸泡在酒精中,吸足浸透后取出粉笔,在酒精灯上引燃,把燃着的酒精粉笔蘸取金属粉末进行实验。
  四、增加联系生产和农村生活实际的实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对一些课外活动类的小实验也应给予重视。尽可能地联系农村的生活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不再感觉是“纸上谈兵”,而是感觉到其实化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更好地体会化学的魅力。
  如水果中酚类的检验,可以联系到生活中咬过的苹果等水果,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可看到断面处变为棕色,这种颜色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酚类化合物被氧化所致。断面的棕色可以作为水果中含有酚类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说明酚类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起到阻止有害氧化反应发生的作用。在课外的实践实验中,可以让学生对水果中酚类的性质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具体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1.将葡萄或者苹果去皮(防止果皮颜色影响),放入研钵中研磨,将果汁挤入烧杯,制备果汁。
  2.取适量果汁于试管中,加入2-3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果汁中的酸),边加边振荡,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3.向试管中滴加1-2滴氯化铁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4.取其他种类的葡萄汁或苹果汁(如瓶装饮料、冷冻水果等),重复上述操作。
  可对上述实验过程设计一些实验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酚类性质的理解和认识,也可在此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性思维。如:
  1.向果汁中加入碳酸氢钠,为何产生气泡,该过程溶液的PH值如何变化?
  2.描述这一过程的实验现象。
  3.果汁的保存方式对酚类的浓度和性质有什么影响?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尽管新课程实施以来,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困难重重,但我们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逐步由低级到高级,从模仿到创造,由完成教材上的基本实验到尽力创造条件设计研究性实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使农村中学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教师培训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何永红,王祖浩.从课程结构变革看高中化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困境.中国教育学刊,2006(9).
  [4]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的学习重点之一,因此,高中生必须提高物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则在于教学方法的得当。本文将从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和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来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生活化教学 必要性 策略  1.引言  物理是一门研究和探索物质结构、运动及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而自然科学的领域则包含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界及包括
随便拿起一本书闲读起来,见书如面,想起一位久不见面的老朋友——学尔雅书店。初次登门学尔雅,大概是在2008年4月23日,我在这里买到一册英国作家斯图尔特·凯利的《失落的书》。在“世界读书日”,买到一本以书为主题的书,看来,这预示着我与学尔雅有缘。果然,尽管后来由于我常年住在老妈家,与它不在一个方向,来的次数渐少,但从书帐上看,拜访学尔雅依然有120余次。温文尔雅读书人  位于新街口外大街东侧的这家
期刊
本实验首次利用发根农杆菌LBA9402和R1601诱导药用植物何首乌产生毛状根。冠瘿碱的高压纸电泳证实,两种菌诱导的毛状根都整合了Ri质粒的T_R-DNA片段;PCR扩增和Southern杂交试验结果证明,LBA9402诱导的毛状根整合了Ri质粒的T_L-DNA片段。毛状根经抗生素和温度除菌后,表现出粗壮、绒毛密集、分枝多、黑色生长点逐渐增多等特点,且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能够快速...
摘 要: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师的授课艺术两个方面讲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学习兴趣 好奇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由呈串联排列的重复亚单位DNA片段和端粒结合蛋白构成,保护染色体免于降解、末端重合、重排、和丢失,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人端粒
摘 要: 小组合作的探究教学,给学生设疑,并引导学生释疑,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小组合作 科学探究 大胆猜想 科学归纳  在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个重要
“参与式”教学是全体师生营造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