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教散文——《神的一滴》教学反思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然而,回归到现实中的语文教学,“以教代学”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怕学生不会走路,或者嫌学生太笨,速度太慢,教师干脆背起学生就走,很快就走完全程,酣畅淋漓。无比痛快。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是中学生诗歌鉴赏与诗歌创作的引路人。虽说最终学生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但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却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处于启蒙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
帕斯卡尔说:“人都是被废黜的国王”。人生来就应该被理性的光芒包围,在浊世中才能不偏离自己前行的方向。所以,孩子是最单纯、最天真、最美好的。可惜,人世间太多的灰暗渐渐地遮
诵读是通过对优秀的文学作品熟读精思,自然成诵,从而全面深入理解作品,进而使活跃于作品中的知识、情感、观念内化为读者心理结构的学习方法。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当前语文教育的重要策略。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语文学习的需要。  一、从健全人格的角度看  1.诵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增强人文精神、塑造民族灵魂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诵读这些精品是
语文教学的全部内涵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打好学生做人的基础,而作文教学则是语文教学全部内涵落到实处并能彰显个性化发展特质的重要途径。究其根本,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两种能力和一种态度:两种能力即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一种态度即对待生活的态度,实际上就是怎样“做人”。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的功用应立足教会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
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现文本价值的最佳显现,如何实现目标的高效达成,如何让语文课上得既有温度又有深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三个“点”,即切入点、合作探究点、拓展点。  一、选好切入点,引发课堂探究热情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如何开始师生的共同解读文本的活动,这就涉及一个切入点的问题。《智取生辰纲》是古典名著《水浒传》的经典选段,它是了解经典的窗口。我选择的
本文对东安电网所起的作用和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立足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措施与建议,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