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推进 因材施教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o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授课制的统一授课模式下,往往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跟不上”的状况,因此,探索出一套分层教学的模式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不仅是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的需要,也是提升课堂效能的题中之义。近年来,笔者结合本校特点探索形成了“统分结合”的“三段推进”式分层教学课堂结构模式,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在该模式下,笔者首先将班级学生分为A组与B组两个组别。尖子生与上游学生划为A组,中游学生与少数学困生划为B组,人数比约为3∶4。 全文查看链接   数学组一位教师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时,在初步了解了笔算乘法的算理后,教师及时安排了尝试练习,计算21×23、44×12,要求A组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对于B组学生,教师则给予了“半成品”(如右图所示) 。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知识网络]    主题探究:制订快乐人生行动方案,重塑自尊自信的新形象,感受自尊和自信    [考点预测]    1.知识:(1)自尊的含义和表现。(2)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3)知耻是自尊的表现。(4)自信的含义和表现。(5)自信、自负、自卑的区别以及与成功的关系。(6)树立和增强自信的方法。  2.能力与活动:(1)在树立自信、增强自信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学会正确认识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一、1.B  2.A  3.D  4.C 5.D  6.B  7.A  8.B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听说沿着“四季峰”的同一条山路向上机攀登,就能体验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海面包包来了兴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设计目的    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认识到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让学生在承担责任中既感受到压力,同时也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从而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和履行责任的能力,负责任地投身于社会实践,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编者按  教师通过前测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水平及思维状态等情况,从而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当前,虽然前测已普遍应用于教育教学研究,但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前测的应用并不普遍。本刊特邀请沈百军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围绕“分数”这一核心概念就如何科学运用前测展开教学做探讨,供大家参考。  2012年初夏,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吴卫东教授发起的“小学生数学学习前概念诊断和教学干预研究”课题组的研讨。
目标预设  1.视听结合,获得动植物所传递的季节气候变化的信息。  2.能留意身边常见事物与现象。喜欢思考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3.在交流与分享中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收获,愿意向同伴学习。  活动准备  1.有关“电闪雷鸣、蚂蚁搬家、桃花盛开”的视频,“砸金蛋”课件。  2.自制绘本的材料:7张65cm×50cm的铅画纸(6张为背景:淡绿—春,深绿-夏,金色-秋,白色-冬,粉红-晴。淡蓝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考点与热点分析]    1.考点:①财产的划分。②公民合法财产的内容。③财产所有权的含义。④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⑤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⑥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⑦确认财产所有权归属的重要性。⑧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该寻求法律的救助。⑨遗产的继承人和被继承人。⑩遗产及其三个条件。⑾法定继承的含义及顺序
一直以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把握图形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近日,笔者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点滴成效与大家共享。  教学片段与解读  片段一:  当学生在实物图上认识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等特征后,笔者在屏幕上出示了:  师:(指长方体)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体。  师:数一数上面有几条棱?(学生数了9
笔者被教育部选派至香港参加“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活动已经有9个多月的时间,在和香港小学的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专题研究,全校的数学教师都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独立备课和上课,在一对一地评课之后,又召开了本专题的观课总结分享会,集体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到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下面笔者结合本次活动中的
苏武是西汉的使者,在公元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后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生活非常艰苦。不知过了多少年月,只记得天上月亮整整圆了235次,试问苏武被流放了多少年?  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题目,用算式表示就是235÷12=19……7。  然而不能答为十九年零七个月。因为根据中国农历纪年法十九年应该有七个闰月,所以苏武在北海流放了整十九年,直到匈奴与汉朝和好才被遣送回国。  为什么规定十九年七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