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康养:概念厘定、内涵解析及演进逻辑

来源 :卫生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科学界定医养康养概念是研究医养康养及其相关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相关政策梳理,从服务对象、内容、理念以及服务主体4个方面解析医养康养的内涵,从医养分离、医养融合、医养结合、医养康养4个阶段厘清其演进历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综合疼痛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骨科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综合疼痛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术后1周疼痛控制满意度及疼痛缓解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术后7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需求的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对本科护生职业认同和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科大学2018级2个班级104名本科护生,其中1个班级52名作为观察组,另1个班级52名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临床需求的院校联合教学模式,观察两组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临床决策能力.结果 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职业认同、临床决策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临床需求的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可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临床决策能力,该培养模式的运用对稳定护理人才
目的 探讨运用格林模式教学对提高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方法 对2018年临床实习护生实施传统教学,2019年临床实习护生以格林模式理论框架为指导,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现场观察的方式进行全面评估,得出影响其人文关怀行为的倾向、强化以及促成因素,并针对性开展重点培训和临床教学,比较实施前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情况.结果 实施干预教学模式前,两组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了“健康教育、科学解决健康问题”2个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观察组“促进情感交流,灌输信
目的 探讨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自我保健、沟通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实施双轨互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保健能力、沟通能力、生活质量、各项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运动管理、疾病观察、卫生管理、饮食管理、饮水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护理团队
卵母细胞质量是评估女性生育能力的关键指标.随着年龄增加,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逐渐下降,卵母细胞质量也会显著降低.线粒体是影响卵母细胞质量的关键指标.线粒体的形态结构、生物发生、线粒体DNA拷贝数、膜电位、能量产生和清除活性氧(ROS)的能力都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息息相关.本文就线粒体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