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猪螺杆菌感染后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形成的影响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chengpeng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对猪螺杆菌(Helicobacter suis, H.suis)感染后小鼠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C组)、高脂饮食组(HFD组)、H.suis感染组(HS组)和H.suis感染+高脂饮食组(HS+HFD组)。NC组与HS组给予普通饮食,HFD组与HS+HFD组自感染后第3周开始给予高脂饮食;差异性饮食24周后处死小鼠,取其胃组织行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淋巴滤泡的数量与大小;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小鼠胃黏膜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炎症因子IFN-γ与趋化因子CXCL13、CCL2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H.suis感染可诱导小鼠胃黏膜滤泡的形成;与HS组相比,HS+HFD组小鼠胃黏膜淋巴滤泡的数量与大小明显增加,胃黏膜leptin及其受体Ob-R,IFN-γ、CXCL13、CCL2的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

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可促进H.suis感染后胃MALT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肥胖时脂肪因子leptin及相关炎症因子与趋化因子的表达上调有关。

其他文献
痘苗病毒因其在人类消灭天花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天然具有选择性感染肿瘤细胞并在其内复制进而裂解肿瘤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组织的特性,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治疗生物制品。近些年,有很多策略被成功用于改造痘苗病毒以提高病毒的肿瘤选择性和抗肿瘤活性。到目前,这种经改造的痘苗病毒如JX-594在治疗癌症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且在临床试验中进展迅速。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痘苗病毒,然后重点综述溶瘤痘苗病毒的改造策略和临床试验
通过探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黄姑鱼幼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肌肉和肝脏中IGF-I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以确定黄姑鱼幼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