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北大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给新生上第一堂課时都会问:“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说也不对。最后他说:“是来开阔视野的。” 著名学者傅国涌说:“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经济学教授厉以宁每次给新生上第一堂課时都会问:“你到北大来是要学什么?”很多人说是来学知识的,他说不对;也有人说是来学方法的,他说也不对。最后他说:“是来开阔视野的。”
著名学者傅国涌说:“教育首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文明的视野,让他看到世界有多大,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让他看到古往今来人类走过了一条怎么样的道路,让他打开视野,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这才是首要的目标,然后才是知识和方法。”
其他文献
“梨花开,春带雨……”爷爷躺在藤椅上轻声地哼唱着戏曲,那苍老的、时断时续的声音,似是来自远古的召唤,撩动了我的心弦,娓娓地传入我心间。 或许这正是“缘分”吧,纵使它在流行乐曲盛行的年代倍受冷落,可我一听到那旋律、那腔调、那戏词,就将它放入了我心中无可撼动的位置。 我忙请教爷爷,爷爷原本安详的脸庞透出一丝喜悦,清清嗓子,娓娓唱出那凄美的歌词: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如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
金秋九月,正是天高气爽的时节。而在这个季节里,最必不可少的调味剂莫过于飒飒的秋风。年年的秋风皆千态万状,给予我迥然相异的惊喜,成了我不可舍弃的回忆。 看,又是一年秋风起。 那年的秋风,格外恋叶。已年老色衰、身上布满块块黄斑的残叶,在秋风的温言软语中悠悠地乘风而下。像孤雁,却淡定从容;如独枝,却气定神闲。平和地贴入土壤中,在秋风的陪伴下安然闭眸。风拂过枯叶,跨过岁月的安然祥和,让我不安的心宁静下
《百岁所思》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周有光的短篇散文集。周有光老先生以其“百年沧桑的经历,中西贯通的识见”,从他的视角描述了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全书个别篇章按内容排序,其他主要以写作时间为序,通过阅读,我们了解世界的变化,也了解这位百岁老人的心路变化。 《百岁所思》这本书是朋友推荐给我看的,他的推荐语非常有趣:快去看周老写的《百岁所思》,里面给其他人物写小传的时候都很用心,偏偏给他的连襟沈從文写
在我四岁的时候,我母亲每次从集市上回来,都会给我带回一块香蕉叶包裹的点心。我会跑到屋子前面的场地上,一点一点地吃;有时候吃掉一块点心要花上半个小时或者四十五分钟。我会咬上一小口,抬头看看天空,然后用脚碰碰小狗,再咬上一小口。我就是享受待在那里,跟天空、大地、竹林、猫、狗和鲜花在一起。我能花上这么多时间吃点心,是因为我心无忧虑。我不想将来,也不悔过去。我全然地身处当下,跟我的点心、那狗、那竹林、那貓
支付宝上线高校公益林以来,蚂蚁森林已经有近300所高校加入种树,校友们累计为母校贡献绿色能量14亿克,将种成真树——超过1万棵樟子松。 “你贡献绿色能量,我请你吃绿色蔬菜”,2019年12月23日蚂蚁森林浇水排名第一的高校,将免费获赠支付宝送出的1吨西兰花。当天,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从全国高校中脱颖而出,展开浇水PK。 为了拿第一,两校有多拼?“西兰花”三个字占据了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校园各处,
【佳作示例一】 许多日子,都沾着阳光的气息,伴着我向上成长。 幼时,阳光从树叶的缝隙中点点滴滴淌出来。 对于一个心中装着春天的孩子,屋后的小树丛便是我可以撒欢的地方。每当这时,那里的一切都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时,我总爱昂着头,专注地盯着那片片翠绿而金黄的叶,纵然地上仍有许多让我欢喜的事物。那叶窄而小,却素而美。根根脉络从叶柄出发延伸到叶尖顶端。清晰而细密的纹理,透过薄而小的叶片,传达出
观澜文学社,隶属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创办于2010年。观澜文學社的主旨是通过阅读、欣赏、交流文学作品,感知和领悟文学艺术带来的无穷魅力。同时,文学社围绕“校园文学”这个主题,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宣扬中华传统文化,锻炼学生们的口才和文学素养。观澜文学社成功举办了诗词大会、戏剧节、校园辩论赛等活动,受到了全校师生的广泛称赞。在“新概念”“语文报杯”“叶圣陶杯”等全国性作文赛事中多次获奖。观澜文学社引领
落叶纷飞过画卷,牵起时间的手掌。 夕阳投在窗前缥缈的纱布上,将书页的尾巴拉得好长好长。书中精巧的文字将我灌得半醉半醒,而空中笼罩的身影依旧半暗半明。 似乘舟涉水而去,彼岸,是春风十里,桃花万顷。娇红艳绿下,是清波般潋滟的乌黑亮丝。她回眸,微风拂过,似落英满地,似春风哺育大地,淅淅沥沥。 那就是梦中的紅颜知己,暖了我的心,亦柔了大地。朦朦胧胧里,我们细声交流,温言软语。她悄悄将我内心里的伤疤揭
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 ——题记 “弹棉花呀……弹棉花……半斤棉花弹成了八两八哟。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弹好那个棉被姑娘要出嫁……”悠扬的歌声和着富有节奏感的弹棉花声形成了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旋律,是我记忆深处的原点。 儿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外公外婆弹棉花,外公手握以牛筋为弦的弯弓,用弹花锤频频击弦,那板上的棉花渐趋疏松,蓬松的棉花中散发出了独有的温暖味道。 外婆在方形的支架上,将棉
在閃亮的青春岁月里,我们穿过风,穿过云,穿过明月,穿过千古,从阡陌这头走向那头,缓缓地欣赏这一路的诗意,这一路的风景。 “梧桐一落叶,天下尽知秋” 夏日的夜,月亮格外明亮,云絮飘浮在房前屋后,蝉在窗外聒噪地叫着,伴着幽扬的琴声,原本湿热的空气也变得凉快起来。 邻居家的大姐姐是艺术生,每天抱着一把木吉他坐在院前,旁边紧跟着一只肥大的猫。每次作业多,烦躁得不想写时,我就跑去她家玩。她叫李梧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