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月19日,在银川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白尚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银川基本完成了“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时,距去年11月12日举办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发展——2015银川论坛”已经过去三个月。去年的论坛上,白尚成拿着一支黑笔和一摞厚厚的资料仔细记录下每一位专家的建议,他说,“我们一直在想办法突破制约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当中的瓶颈问题,尤其是转变发展方式,包括产业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我们都做了一些探索。”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银川将在2016年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和开放发展的步伐,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围绕这些问题,白尚成作出了解答。
Q: 在近期各省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发展成为各省热议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银川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A: 近年来,我们按照自治区开放宁夏建设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向西开放的大格局中,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银川在中阿合作中具有人文、地缘、资源、先行先试等优势,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两届中阿博览会。下一步,将积极依托银川综合保税区申请建设中阿自由贸易区,打造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阅海湾商务区作为中阿博览会永久会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下一步将加快阅海湾商务区多元化发展,迅速提升商气,聚集人气。
宁夏是2015年“两会”时首个提出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的省份。作为省会的银川现已开通丝路通中阿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上丝绸之路初步打通。下一步将深化与中兴、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合作,建好电商产业园、电商谷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心等平台,推进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电商平台互联互通,让银川的特色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国门。
我们欠发达地区,总是接受落后产能,就总是慢人一步。新常态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继迸发,谁抢先动手谁就有话语权。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反梯度”战略,一步接轨产业前沿,零度承接产业高端。其中数据、信息发展迅速,中兴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运、二期启动。iBi育成中心主营业务40亿元,网上交易额4500亿元。WCA2014电子竞技大赛一战成名,WCA2015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开赛三个月,创下2.2亿人次的在线观赛纪录。此外,我们与中兴通讯共建“智慧银川”,借助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智能应用等领先技术,通过创新“一图一网一云”顶层设计架构和全新PPP商业合作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发展环境,结合行政体制改造,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建成市民大厅,59个章归由一个章管审批,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的目标,得到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的认可和支持。李克强总理指出:“这既是简政放权,又是信息化支撑。”
总之,我们通过建立完善的对外开放组织框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把银川打造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宁夏内陆开放试验区核心区、国家向西开放窗口,让银川这颗西北明珠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
Q:银川既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A: 二者之间既互相支撑、相互关联,又在实施层次和范围上有所区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为了深化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促进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结成发展共同体,推动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是为了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统筹“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两大平台、全面提升银川市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
首先,银川与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区域经贸往来。银川在中阿合作中具有人文、地缘、资源、先行先试等优势,对周边省区发展中阿贸易、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唯一便捷通道。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利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开放平台及政策和功能优势,扩大本地原材料、产成品进出口,同步拓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业务,加强陆路口岸、边境口岸与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区域大通关,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西部城市与全国一样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我们资源性城市在市场需求减少、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受到的冲击十分明显。在此背景下,银川与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共同应对,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目前,我们率先布局的轻纺、大数据、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已初具规模,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开始显现,毗邻地区城市可按照打通产业链的方式,推进双方或多边战略合作,加强产业衔接配套、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局面。
银川与周边地区还应联手攻坚建设西北生态屏障。“碧水蓝天,明媚银川”是银川最为靓丽的名片,空气质量也连续多年位居西北城市前列。毗邻地区城市可与我们一道探索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景观绿化、湿地保护、大气防控、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社区建设等方面统筹合作,互通有无,携手共进,联动发展,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Q: 新常态下,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后,银川下一步将如何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优势进一步因势而进?
A: 今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银川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面临着赶超与转型双重任务,加快发展仍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要务。经济上行时资源很容易集中,经济下行时资源是碎片式分布,引入一个战略投资者来解决项目所有问题的思维不灵了。针对经济下行阶段企业有投资意愿但缺资金,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有资金但缺投资产品等情况,我市运用共享思维理念发展共享经济,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家管理,使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结合,谋划生成新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向造商引资转变,开辟发展新境界。

此时,距去年11月12日举办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开放与发展——2015银川论坛”已经过去三个月。去年的论坛上,白尚成拿着一支黑笔和一摞厚厚的资料仔细记录下每一位专家的建议,他说,“我们一直在想办法突破制约我们在新一轮发展当中的瓶颈问题,尤其是转变发展方式,包括产业升级、体制机制改革,我们都做了一些探索。”
2016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银川将在2016年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和开放发展的步伐,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围绕这些问题,白尚成作出了解答。
Q: 在近期各省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一带一路”建设和自贸区发展成为各省热议的重点之一。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银川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A: 近年来,我们按照自治区开放宁夏建设的总体部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向西开放的大格局中,在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
银川在中阿合作中具有人文、地缘、资源、先行先试等优势,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两届中阿博览会。下一步,将积极依托银川综合保税区申请建设中阿自由贸易区,打造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阅海湾商务区作为中阿博览会永久会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和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下一步将加快阅海湾商务区多元化发展,迅速提升商气,聚集人气。
宁夏是2015年“两会”时首个提出建设“网上丝绸之路”的省份。作为省会的银川现已开通丝路通中阿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上丝绸之路初步打通。下一步将深化与中兴、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合作,建好电商产业园、电商谷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心等平台,推进与迪拜杰贝阿里自贸区电商平台互联互通,让银川的特色产品通过网络走出国门。
我们欠发达地区,总是接受落后产能,就总是慢人一步。新常态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相继迸发,谁抢先动手谁就有话语权。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反梯度”战略,一步接轨产业前沿,零度承接产业高端。其中数据、信息发展迅速,中兴大数据中心一期建成投运、二期启动。iBi育成中心主营业务40亿元,网上交易额4500亿元。WCA2014电子竞技大赛一战成名,WCA2015世界电子竞技大赛开赛三个月,创下2.2亿人次的在线观赛纪录。此外,我们与中兴通讯共建“智慧银川”,借助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智能应用等领先技术,通过创新“一图一网一云”顶层设计架构和全新PPP商业合作模式,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造“在西部最优、比东部更优”的发展环境,结合行政体制改造,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建成市民大厅,59个章归由一个章管审批,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的目标,得到国家领导人、相关部委的认可和支持。李克强总理指出:“这既是简政放权,又是信息化支撑。”
总之,我们通过建立完善的对外开放组织框架、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把银川打造成为国家“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宁夏内陆开放试验区核心区、国家向西开放窗口,让银川这颗西北明珠在国际舞台大放光彩。
Q:银川既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与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A: 二者之间既互相支撑、相互关联,又在实施层次和范围上有所区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为了深化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在经济、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促进宁蒙陕甘毗邻地区结成发展共同体,推动宁蒙陕甘毗邻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是为了主动融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在更高层次上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统筹“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中心城市两大平台、全面提升银川市对外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新高地。
首先,银川与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形成优势互补的协作关系,有利于促进区域经贸往来。银川在中阿合作中具有人文、地缘、资源、先行先试等优势,对周边省区发展中阿贸易、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唯一便捷通道。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利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开放平台及政策和功能优势,扩大本地原材料、产成品进出口,同步拓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业务,加强陆路口岸、边境口岸与银川综合保税区的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化和区域大通关,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近年来,西部城市与全国一样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我们资源性城市在市场需求减少、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下行的情况下,受到的冲击十分明显。在此背景下,银川与毗邻地区各城市可共同应对,增强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目前,我们率先布局的轻纺、大数据、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已初具规模,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拉动作用开始显现,毗邻地区城市可按照打通产业链的方式,推进双方或多边战略合作,加强产业衔接配套、推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局面。
银川与周边地区还应联手攻坚建设西北生态屏障。“碧水蓝天,明媚银川”是银川最为靓丽的名片,空气质量也连续多年位居西北城市前列。毗邻地区城市可与我们一道探索发展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景观绿化、湿地保护、大气防控、节能减排以及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社区建设等方面统筹合作,互通有无,携手共进,联动发展,共同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努力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Q: 新常态下,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后,银川下一步将如何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优势进一步因势而进?
A: 今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这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谋划和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
银川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低,面临着赶超与转型双重任务,加快发展仍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要务。经济上行时资源很容易集中,经济下行时资源是碎片式分布,引入一个战略投资者来解决项目所有问题的思维不灵了。针对经济下行阶段企业有投资意愿但缺资金,财务投资者、战略投资者有资金但缺投资产品等情况,我市运用共享思维理念发展共享经济,通过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家管理,使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结合,谋划生成新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向造商引资转变,开辟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