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方法的优化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也是探索的基础。在教学中,需要培养起学生敢疑敢问的好习惯,鼓励学生突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敏锐洞察力与丰富想象力。历史课堂提问指的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进而达到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历史能力的目的。而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实现历史课堂提问方法的优化,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课堂提问片面重视提问的数量而忽视了提问的质量。初中历史课堂上,许多教师为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都会以多提问,学生多回答问题的形式来进行教学,部分教师甚至“以问代讲、以问代练、以问代评”,但是由于提问过于简单肤浅,或者脱离课本、前后脱节,使课堂活跃气氛流于表面,学生对提问的思考缺少广度与深度,而过多的提问也使学生思维疲劳,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第二,提问缺乏思维深度,过分追求问题的趣味性。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能力,部分教师在提问中就过分的追求趣味性与特色情境设计,忽视了问题应具备的思维深度,与教学重难点相距较远,导致学生无法通过问题进行积极与持续性的思考,这样的提问方式也无法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提问过多设计虚拟情境,偏离学生实际需要与感受。课堂上,教师为了突出问题的典型性,往往会设计虚拟情境问题向学生提问,由于问题情境与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差距,学生缺乏真实体验,因此提问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初中历史课堂提问方法优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适当增加提问的深度与广度,并讲究提问的梯度。在初中历史课堂提问中应具有适当的深度与广度,从而避免应提问过于简单,所含信息量少,学生思考有限的情况。例如提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就比“同盟会的整治纲领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具有深度与广度,学生需要在仔细阅读教材认真思考后才能做出回答。值的注意的是,提问的深度与广度应适当,一旦过大,超过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提问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例如“同盟会政治纲领是否存在翻地反封建含义?”初中学生就很难回答清楚了,这类提问不但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反而使学生有种挫败感。同时,提问还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是学生逐步深入对课堂提问的思考,加充分、全面的理解历史知识。例如:在讲鸦片战争内容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中英战争是何时爆发的?②战争的结果如何?这两个问题是最基本的,课本上就能找到答案,然后教师再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带领学生走进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延伸发展。
  第二,提问的趣味性与思维深度并重。历史课堂提问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重视提问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问的思维深度,紧密结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学生能够积极持续性的思考,并掌握历史知识。例如“明太祖朱元璋如何从和尚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这一问题,既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对朱元璋如何建立明朝进行思考,掌握明朝建立的历史知识。
  第三,提问应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思考。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在提问后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避免重复提问与指定学生进行回答,从而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用心的思考并回答问题。实际上,教师在提问后,学生需要从记忆中对信息进行提取、加工和处理,最后回答问题,整个过程需要时间来完成,因此,提问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理解与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的目的。
  第四,提问应具有反馈性。这里的反馈性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适当的评价、鼓励与表扬。事实上,正确的评价、鼓励与表扬对学生来说其实是对学习的一种肯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与自尊心等,同时也能鼓励其他学生。若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正确回答得不到鼓励,错误回答无法得到及时纠正,都会使提问无法达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能够笼统,应根据具体的反馈信息,迅速准确的找到症结,从而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信息找到正确答案。
  第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对旧问题进行认识,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师提出的问题相比,更具有难度与思考性,由此可见,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加能够体现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常,学生的提问主要有五种情况:提问很到位,很规范;提问正确,但是杂乱无章;提问存在偏差和理解上的错误;提问幼稚、存在错误,但能够反应出某种创造性的火花;提问在教学上是合理的,但是教师无法当堂回答。实际上,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学习目的明确、具有解决问题心理需求的表现,而这样的学习盲目性则能够大大减少。
  三、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应更加重视对课堂提问的研究,对当前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与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要求将项目的建设工期作为其管理实施对象,而建设工期的基础是项目的施工工期。建筑工期是指建筑项目从永久性工程开始施工到的有工程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业主单位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把控,可以有效把握战略的进展与实际实施效果。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把控  1.概念的界定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该计划的施工
根据弹性理论和拉格朗日方程 ,导出了带式输送机平衡锤的一阶模态动力学方程 ,求出了 4组便于估算平衡锤振幅的经验公式 ,该经验公式为平衡锤的静平衡位置及暗井深度的确定提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汉代画像砖石中舞乐百戏等文物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画像砖石中舞乐百戏属于一种综合性表演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
1问题的提出从2004年9月份起,山东、广东、宁夏、海南四省(区)开始进行高中课标新课程实验.在新课程中,算法作为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成为高中数学必修课的内容
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是中国气象局三大战略之一,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最终都将在业务服务领域的拓展上得以体现.水资源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近年来,报纸产业发展极为困难,报纸发行量减少,许多报纸面临停刊。为了节约成本,报纸印刷质量,一些地方小报,采取关停自身设备简陋的印刷厂缩减人员,寻求与区域内技术优良、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