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个性 快乐作文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必须循于生命,遵循生命的特点和规律,在生命的对话与交流中,通过生命的体验,而达于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就学生而言,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生活姿态,它既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个性的一种展现。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
   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学作文教学受到严重的制约,以致于形成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的现象。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清楚的看到,目前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出现了“假”、“大”、“空”、“抄”的现象。“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大”,学生作文满篇都是大话,套话;“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都是模仿所谓的范文。这一现象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文中缺乏个性的现象依然严重,这主要是我们的教育个性化意识淡薄所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探索作文教学新途径,改进作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作文能力,让学生快乐的作文,真正实现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
   一、培养学生说的兴趣,理清写的思路
   表达是习作的关键。“说”比“寫”起步要早,要容易掌握。因此,由说到写的顺序是符合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只有做到有话可说,才能做到有话可写。因此,我们应很好的利用现有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单元,尊重学生的童言稚语,鼓励学生自由倾吐,说真话,书真情。教学中应创设和谐、轻松的口语交际氛围,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想说爱说,尽兴的说。在说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训练说的过程中,语言与思维便会呈现互动状态,语言促使思维过程进一步清晰,思维反作用于语言,不断调整语言的表达;“说”使思路清晰、外化、活跃,“思维”又使语言严密、合理、丰富。“说”促进了“写”的酝酿,将积累的材料与形成文字的距离大大缩小。在学生尽兴地说后,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做到“我手写我心”,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便会日渐浓厚,写作思路也会日渐清晰。
   二、选择写作题材,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写作限制太多,尤其是要求几十个学生甚至更多的学生写同一命题的作文,这往往是一种无视学生个性、扼杀个性的做法。让学生的现有生活经验去“对接”教师的主观命题,显然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在这种统一的写作要求和沉重的写作状态下,“做”出来的多半是枯燥无味、情感乏味、苍白无力没有个性的“八股”文。因材,在学生刚刚起步学习写作的时候,命题作文越少越好,题材约宽泛越好,应大力倡导学生自主作文,什么让他们最感兴趣就写什么,什么让他们最心动就写什么;时间上也不宜限制太死,一学期大体规定完成多少篇作文,什么时间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冲动就什么时间写。
   三、表情达意,写出真实的自己
   “轰轰烈烈毕竟少,平平淡淡才是真”。 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四季星移……大自然的一切变化都沟通着我们的内心世界。教师要结合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去拥抱生活,勤观察,多感受,用自己的语言将体验表达出来。春天的校园,生机勃勃;夏天的绿荫,沁人心脾;秋天的果实,令人沉醉;冬日的飘雪,勾人遐思。这一切,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抓住,创设机会引导学生体察、表达。同时,倡导各种亲近大自然的亲子活动,并予以适当的辅导。只有写出真实的自己,才能写出真性情。无论什么文章,没有自我,就没有脉动,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与教师的教学个性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的教学个性对学生人格的建立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其次,教师的教学个性使自己的教学充满了人格魅力,使课堂变得生动,学生常常为教师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所感染所折服;再次,教师的教学个性可以促进学生的思想变得深刻。个性化的教学是以独立思考、创新思维为支撑的。一个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个性的。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传导给学生的不仅是外在表现的独特性,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深度和创新精神,这些内在的东西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影响。显然,有个性的教师和教学对学生是一种精神引领。
   教学个性的建立不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它既需要教师的自觉意识的确立和艰辛努力,又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彰显教学个性的良好环境。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有建立教学个性的追求,勇于创新,同时强化自身学习,提高自身学识素养,靠深厚的底蕴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中要允许语文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个性,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让有个性,有风格的教师主导作文教学潮流,从而引导学生个性化的作文,在快乐中作文。
  (江苏省洪泽县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新的课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文课程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和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老师却为了能够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却把轻松活泼的口语交际课当成了学生轮流发言的“说话课”,使课堂气氛脱离了自由轻松的氛围,口语交际环境变得紧张严肃,学生对口语交际逐渐失去了兴趣,也对和同学之间的口语交往失去了信心。 针对这种情况
下着倾盆大雨的早晨,爸爸开着车带我们到爷爷家的耕种基地摘桃子。   赶到那儿时,姑姑已经在摘了。我看见那一个个晶莹硕大的红果实挂满了绿绿的枝头,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嗯,这桃子一定很香、很甜、很可口。我正寻思着,爸爸已经将一个洗好了的桃子递给我。真是心想事成,我一把接过,立刻狼吞虎咽起来。“真好吃,真好吃!”我边吃边赞不绝口。   一个桃子很快就下肚了,我踮起脚尖,伸長脖子,伸展双臂,想自己
时间:晚上7:00   地点:实验小学体育馆   人物:篮球队队员   比赛一开始,吴老师把球往上轻轻一抛,黄白两队的队员争先恐后地去抢球。   哈哈,我们队的前锋张俊涛身手敏捷,一招“饿虎扑狼”把好似沙漠里的一滴水般的篮球抢到手。他靈巧地转了个身,在不大的空地上运了运球,两眼四下一张望,就“咚”地把球传给篮筐下的付子依。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只见站在付子依前面一点儿的黄亮亮纵身一跃,球
科学素质是公众对科学的一般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直接或间接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甚至政治稳定带来影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1年我国公众基本科学素质水平的比例仅为1.4%,而美国在1990年就达到7%;我国城乡的差距也十分明显,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农村,愚昧、迷信之风颇为盛行。农村公民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农村迈向小康,创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