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58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并有程度不等慢性并发症病人的疗效.方法:58例(男30例,女28例)2型糖尿病,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4.5岁,病程2个月~26年,平均6.7年,应用人胰岛素每天24~50U,分早晚2次,餐前30min皮下注射,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药物副反应轻微,血压、血脂、肝功、肾功、心电图等指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2型糖尿病同样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随着疾病的进展约40~70%的病人需要胰岛素后才能使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水平.本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口服降糖药不能很好控制血糖,且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的情况下,应尽早改用人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避免或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其他文献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缺氧、呼吸衰竭的综合表现.具体地说,是胎儿因缺血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在新生儿娩出后1分钟内只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它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引起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和护理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目的: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胰岛素抵抗(IR)状态及缬沙坦对其影响.方法: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T组)和缬沙坦治疗组(V组).比较二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左室射血分数(EF),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HF患者ISI降低,HOMA-IR增加(P<0.001).V组和T组患者治疗后二组EF值、ISI升高,而HOMA-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起中医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广大农村病人,由于饮食、情志等原因而导致此类疾病的发生更为平常.本人从事临床二十余年,对此类疾病的诊治甚多,在参阅大量占今文献的基础上对此类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以便同仁互通有无。
西夏国人笃信佛教,境内塔寺林立,西夏佛塔建筑艺术是对周边宋、辽、金、回鹘和吐蕃佛教艺术的兼容并包,同时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呈现出形制复杂的特点。
本文借用心理学术语"高原期”来指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一段时期内语言能力发展缓慢的现象,分析了"高原期现象”发生的原因,指出"高原期现象”的持续和教与学的方法不当有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脑出血病人的体会.方法:骨瓣开颅血肿清除,钻孔开颅抽吸减压.结果:无明显后遗症60例,遗有轻度后遗症110例,遗有功能障碍190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60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