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出彩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程。本文试图通过教学实践来论证适当安排劳动课程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惜社会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劳动实践 意义和方法
  教育与社会实际、生产实践有机结合,乃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如何通过劳动实践,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一、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前,学生上学必带一把锄头,每星期需参加半天体力劳动。如今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已经取消了劳动课,学生的劳动观念也日渐淡薄,就是我们这所以农字号著称的职业学校,也有一部分学生懒于劳动,甚至厌恶劳动。在这里笔者想举几个真实事例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事例一:在家时,我的衣服都是保姆洗的。
  我校一些外地学生,远离父母开始独立生活,然而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个人卫生习惯较差。笔者在检查男生寝室卫生时发现,床底下横七竖八散乱的鞋子,脸盆里装得满满的脏衣服。笔者吩咐学生把衣服拿去洗,他们却没有行动。有的说:“在家时我的衣服都是保姆洗的!”说着还流露出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
  事例二:妈妈变成了阿姨。
  有一位学生的母亲挑着一担扫帚来学校,一是来探望女儿,二是想把扫帚卖给学校。这位善良的母亲汗流浃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女儿见到母亲时向同学介绍说:“她是我家隔壁的阿姨。”她为什么向同学撒谎呢?那就是虚荣心在作怪,强烈的虚荣心使她羞于面对农民出身的母亲!
  事例三:孩子把父亲送来的粽子一脚踢开。
  端午节,一位父亲带着粽子来看儿子,不小心把装着粽子的塑料袋掉在地上,儿子一伸脚,把袋子踢到一边去。父亲连忙捡回来,一边拍打粘在袋子上的灰尘,一边对儿子说:“还能吃的,不脏。”儿子接了过去,不等父亲离开,又丢进了垃圾桶。他竟是如此不珍惜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果实。
  事例四:他爸爸是开拖拉机的。
  “他爸爸是开拖拉机的”本是一句陈述句,不带有感情色彩,可是说话者的语气和神情不同,这话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正因为说话者的腔调中带有鄙视劳动者的意味,伤了对方的自尊,导致了打架事件的发生。其实开拖拉机的和当官的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对社会有贡献,都是神圣的。
  以上的事例说明,在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看不起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的现象。为转变学生的错误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学校必须开设多种形式的劳动课。
  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
  1.劳动实践可以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他们体会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在生活上他们追求享受,花钱没有节制,甚至形成攀比的不良风气。长此以往,好逸恶劳的社会风气会不断蔓延,会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切身体会腰酸背疼之苦,会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
  2.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改善,但是人们的道德素质在某种程度上都下降了。有的学生成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对父母的辛苦劳碌置若罔闻,没有一点社会担当。对于这种习惯于安逸生活的学生,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让他们更加珍惜目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也磨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
  3.劳动实践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所以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必须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目标。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到小店、食堂去勤工俭学,练习刀工、制作面点、学习烹调技巧,而这些往往是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最实用的真功夫。只有参加劳动实践,才能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培养出技术型的人才。
  4.劳动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诸多种素质教育中,劳动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应该抓住三个基本元素,那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三者没有一个可以离开劳动实践而存在。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遇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激发好奇心,才能发挥想象力,才能去进行批判性探索。创新思维并不神秘,只要在劳动实践中,多与现实问题接触、碰撞。这种接触、碰撞中必定会擦出神奇的火花。
  5.劳动实践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
  在劳动过程中师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关系会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有一次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位学生将书本垒得高高的,神情特别专注。笔者悄悄走到他身边,发现他正在玩手机。笔者轻轻拍拍他的肩,示意他将手机收起,并给了他一次将功补过的机会,让他利用课余时间去打扫公共场地的卫生。起初他很不乐意,不肯动手。笔者率先做了起来。在笔者的影响下,他也自觉地和笔者一起打扫卫生。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在课堂上玩手机,跟笔者的关系也更加亲近了。
  三、实施劳动实践教育的有效方法
  1.了解学生心理
  了解学生心理,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所以教师对他们进行劳动实践教育时尤其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学生有违纪行为,教师试想用劳动教育的方法帮助其改正错误,也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跟学生交流,在学生乐意接受的情况下,劳动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做好学生表率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一方面学生自尊心很强、好面子;另一方面这种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可能是学生从未干过,难免会有抵触和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批评责骂无济于事,教师不妨用切切实实的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他们。
  3.把握劳动强度
  教师规定劳动时间时不宜太长,劳动强度也不能太大。如果违背了这一原则非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师生的关系陷入僵局。有的学生会质问老师:“我是来读书的又不是来劳动的?我不是清洁工凭什么要扫地?”这样对立的场面也许会让老师非常难堪。
  4.给予及时表扬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离不开表扬与鼓励。学生参与劳动,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劳动态度及劳动热情进行肯定和表扬。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赏识和赞扬。
  总之,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于“未来的教育”的主要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贯彻和落实,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实干型人才,才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成仿吾.成仿吾教育文选[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
  [2]吕秋宣.浅谈劳动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4).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九峰职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房地产行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房地产人才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并提出培养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房地产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一、房地产人才的培养现状  我国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并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
本文从任务驱动法的基本理论入手,以出纳岗位会计模块为例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施及应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进一步要求下,英语学习中的能力培养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写作,作为英语四大能力之一,是学生日常交流和应用的重要途径,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英语的综
本文结合医疗卫生系统基层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的共青团工作,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单位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 要:数学课程的逻辑思维性较强,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致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使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文章通过分析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三方面来阐述作者的数学教学激趣法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激趣法;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各种有效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