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中介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4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二语习得研究日益关注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通过剖析社会文化理论与二语学习的关系,分析了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中介作用。教师通过非言语交际手段,即手势语的运用,如何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感染力,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提出手势相关的词汇教学方法, 辅助英语教学,以期待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社会文化理论 中介论 二语习得 手势
  近年来,二语习得的研究领域逐步从以认知为主扩展到含有社会文化的研究方法。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广义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等。作者在本文中着重探讨狭义的社会文化理论, 即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二语学习的影响。
  中介论是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一定的中介作用,同时又借助手势表达的直接性与形象性,使非言语与言语互相补充,强化所学语言知识,实现了二语教学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社会文化理论概述
  苏联的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功能的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内涵是: 人类活动以工具和符号为中介,这些符号手段(语言等)是促进知识共同建构的工具;认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内因)和社会文化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习得体现在内化的个体话语通过使用外化为社会话语;来自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是导致学习者认知发展变化的关键原因。
  社会文化理论主要包含六大主要部分:中介,内化,调控,个人言语,模仿,最近发展区,以及心理发展研究方法。中介论与内化论是社会文化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二、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理论
  (一)中介理论(mediation)
  维果茨基认为,人类意识之所以具有独特性,是因为它能通过借助高级文化工具(例如像语言或读写等)来有意识地控制其生物。而在个人和社会物质世界当中起中介作用的正是这些高级文化工具。作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关键的概念, 中介理论反映了直接的自然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我们熟悉的听觉视觉等,进化到间接的、高级的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生物因素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产生的前提,而文化因素则决定了个体心理机能的发展。个体的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是通过各种文化制品(包括工具,符号,以及更精细的符号系统, 比如语言等)来实现的。
  (二)内化(internalization)
  内化理论作为社会文化理论的另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社会成员把交际活动中的符号产物转化成心理产物以中介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过程(Lantolf,2006:90)。内化是维果斯基建立的连接外部世界与个体内在心理过程之间的桥梁,是将曾经的外在帮助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可利用的资源的过程。维果茨基认为,在高级心理机能中,所有内部的东西以前都是外部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外部的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活动。 内化主要通过言语来实现。 在符号中,词语是普遍使用的刺激手段。词语、言语就其本身的意义而言,是社会联系的核心系统,是社会联系和文化行为的核心技能,它先在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形成,然后变成个人的心理手段。
  三、社会文化理语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社会文化理论讨论了社会交互和语言发展的关系, 为二语习得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窗口。对二语习得者来说, 语言发展产生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在社会交往中二语学习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 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 Ohta, 1995: 94)。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考虑二语习得中的词汇教学。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社会环境是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输入的来源。因此,有着各自不同经验的学习者会借助所处的文化和不同的社会情境完成各自的学习过程。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中介工具,所以第二语言习得也是一个中介参与的过程。
  在二语学习过程中,教师话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中介作用就在于了解学生的需要,从而选择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们实现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师,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可以将在课堂学习的内容,积极转化成为真正的知识。语言,作为一种中介工具,帮助学习者用它来学习掌握新知识,由内化过程来帮助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发展。
  四、二语中介与手势
  意义在二语中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语研究者开始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关注中介形式之一,手势的运用。手势作为思维的物质载体,当它和言语同时出现时,这样的手势就被称为“做姿势传达” (McNeil,1992),它也可以补充解释同步言语所表达的含义。和言语同时进行的手势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图标示、隐喻式、敲击式及指示式。模仿具体动作或物体的手势被称为图标示手势,而隐喻式手势是指形成抽象思想的意象表征。应用最普遍的是敲击式手势,指的是手或手指的上下动作,说话时频率也高。而指示式是指指向某一物体的手势。
  作为第二语言私语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手势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因为它能够加强并补充有声语言,使语言信息具体化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教师运用手势语有助于表达一些用语言表达有难度的动作或感情,借此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结合,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量。教师通过面部表情和手势语来向学生传达知识,使抽象的理论性知识通过活泼、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手势来使教学变得独特和生动,更加易于理解和掌握。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语教学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手势语的特点
  (1)良好的交流性
  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交际活动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课堂上的教学气氛沉闷,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在教学过程中辅以恰当的手势,不但会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表达的直观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多通过语言进行教学,如果在课堂中通过手势向学生介绍新知识,往往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较深刻的印象。
  (3)运用的灵活性
  不同种类的手势有着不同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不同功能的手势,就可以顺利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教学问题,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手势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因为手势语便于使用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手势语的辅助,能够令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了。如:老师希望学生保持安静,可以说:“Keep silent”并且将食指竖起并靠近嘴唇,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学生既掌握了这个短语的含义,也加深了印象。由此可见,当我们能够简单、明了、恰当地使用不同手势,会比用直接的语言表达获得的效果更好。因此,手势语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利用手势语,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如果没有手势语的使用,我们的课堂将会是单调乏味的。
  (1)图标示手势的运用
  图标示手势通过模拟人或物体的形状、尺寸、体积、动作等,由此使学生产生一种具体明确的印象。这种手势多用于对形容词和动词的教学过程当中。如在教授圆形和三角形这两个单词时,教师可以通过手势模拟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单词的含义。这种手势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使学生在通过观察手势的同时,记住了单词的含义与发音,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隐喻式手势的运用
  隐喻式手势的含义相对比较抽象,在和口语配合恰当的情况下,可以启发听者的思考,从而产生联想,给听者留下具体又深刻的印象。如我们经常用到的 “V”字形,当老师做出手心朝外这样的手势时,学生就能够心领神会这个字母的含义,同时也就掌握了它所代表的单词,“victory”的含义。这样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接收到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而这种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方式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了记忆,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敲击式手势的运用
  当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如方位词等不易于理解的词时,可以通过手势语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在讲解诸如上(on)、下(under)、左(left)、右(right)等方位词时,用语言来解释的效果就无法与手势相比较,因为具体的手势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词的含义立即理解,同时又便于记忆。当我们用手势来代替某些学生听不懂的英语语言时,通过手势的表达,学生都能够准确了解教师的意图。
  (4)指示式手势的运用
  这种手势主要用于告诉对方具体的人物、事物或数量,从而产生一种真实感。这种手势动作简单,传达准确。指示性手势既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当时听者视线能够看到的,也可以指所涉及的对象是听者无法直接看到的。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具体的手势向学生讲解一些固定表达方式的含义,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当利用手势来表达部分英语语言,可以使令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透过手势的准确传达而领会其中含义。
  五、结语
  社会文化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看待语言和二语习得之间的联系。二语习得可以被理解是一种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的中介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中介手段的不同手势语可以更好的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给语言教学增添生动、形象和较强的感染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老师,也要进一步探索手势在二语学习中的用法,使课堂教学语言中的无声语言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文秋芳. 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马俊波. 社会文化理论及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文化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
  [3]李棠. 社会文化理论在国内二语习得领域研究十年回顾[J].科技信息,2012(5):57-58.
  [4]牛瑞英. 社会文化理论和第二语言发展的起源述介 [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4).
  [5]马樱. 社会文化理论和该理论指导下的二语习得[J].前沿理论,2008(12).
  [6]张虹,王蔷. 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社会文化视角评介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3).
  [7]高艳. 从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论语言教师的中介作用 [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8 (3).
  [8]李霞,兰英. 基于社会文化学派理论的第二语言学习观及其述评 [J]. 国外外语教学, 2007(2):54-61.
其他文献
【摘 要】众所周知,幼儿园教育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机构,其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实施影响的场所。幼儿园教育最终需要通过班级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水平,良好的班级管理不但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也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质量提升。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教师爱心呵护、耐心引导幼儿,做好班级常规教育工作,用爱心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
@天上的鱼:朋友讲他孩子,有一天晚上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回家,到了自家楼下,孩子边挥手再見边说:“你回去吧,我们到家了!”我朋友当时头皮一阵发麻,问孩子:“你在跟谁再见?”那小家伙回一句:“月亮小姐啊。”  @不明猹物:我妈说我小时候,有一次干了坏事,我姥姥气得拿着笤帚疙瘩满院子追着要揍我,眼见被堵到墙角了,无路可逃的我一个转身,对着我姥姥俯了俯身,说:“老佛爷吉祥!”把我姥姥气笑了,我就此逃过一劫。
【摘 要】对小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当前小学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是有效促进小学生个人素养发展与个人品质建立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教师务必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度理解其中的作用与价值,进而将之内化于学生心中,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与发展的保障和指路明灯。  【关键词】农村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课程;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教学改革倡导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的质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于一些易错题,即使教师反复讲解,学生仍易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让学生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反思,提升解题质量.如何帮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从错误原因、错题本的整理原则以及错题本有效应用的策略这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题本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读图能力越来越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数学能力之一.而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萌芽时期,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学生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但是可以看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经验,没有一个良好的培养策略,导致学生对数学读图的学习兴趣不高,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与教学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引 言 
[摘要]小学英语的具体教学工作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文本解读的技巧有很多,但是真正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还需要教师予以探究。文本解读技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形成,小学生应该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文本解读,帮助学生参与语言表达训练过程,通过让学生进行最基本的文本解读训练,提高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认知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本解读;培养策略  一、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教学的基本意义  文本解读
【摘 要】文章探讨了基于《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的苏中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布局与区域产业对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增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应性的对策及路径。  【关键词】新《目录》 苏中高职专业设置 区域产业 适应性  一、新《目录》的调整和变化  201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新《目录》),目的是引导高职院校科学设置专业,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迈向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有效载体。组织开展数字化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元素。武进开放大学顺应形势,履行政府赋予学校社区教育方面的职能和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化学习方法和策略研究,建好武进社区教育网站和WJKD数字化学习社区微信公众号,为地方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数字化 社区教育 学习资源  社区教育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
从一方湛蓝的天  读出了你的颜色  从一股潮湿的海风  闻到了你的腥咸  从一股汹涌的波浪  听到了你的呼吸  我只是一条奔腾的小溪流  穿过山涧越过平原  始终唱着欢快坚定的歌一路向前  只因你是我心中的一片天  你的涛声将我呼唤  你的波澜将我震撼  与你相依相伴是我不改的誓言  投入你的怀抱与你潮涨潮落  是我终生的期盼  我只是一只五彩的海螺  静卧在金灿灿的沙滩  触摸着你的体温  柔情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目前已成为当下高校炙手可热的本科专业,为众多学者、企业、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所热议。至2011年,开设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99所,开设该专业的高校遍及我国各地区各类院校。专业办学固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为明显与紧迫的就是不同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的学科定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