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形而上学r——20世纪哲学的基本特征

来源 :湖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哲学的不同潮流都掀起了“克服形而上学”运动,如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语言哲学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与卡尔纳普企图彻底抛弃形而上学不同的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的共同目标是重构形而上学概念.然而实际上看,对“形而上学”进行“克服”并不是仅仅始于20世纪的任务,它从康德就已经开始了,一直贯穿于从德国观念论到尼采的哲学.18和19世纪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思路是:承认哲学中有一种基本实体(substance),然后通过翻转这种实体来对形而上学进行“反制”;但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所代表的20世纪“克服形而上学”的新态度乃是:停止追问世界背后的根据,放弃企图用一个世界公式来把握整个世界和人类图景的冲动,对语言和存在采取一种泰然任之的态度.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具体表现为:不可能离开语言以及生活形式来为语言找到更基底的根据;对海德格尔来说,具体表现为:不可能离开此在所被抛的世界以及存在所发生的历史来为时代的“人性气质”找到更基底的根据.
其他文献
出生于彩云之南的余立新身上有一种特质,恰如水的灵动,变化多姿,形态万千,时而像山间潺潺而过的溪水,时而如从绝壁奔腾而下的瀑布,时而又像恬静少女般的湖水。不论是在创业之时,还是在转型之际,抑或是开启新的征程,她总能让你发现不同的美。  水是有力量的。余立新天生有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执着劲儿,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亮剑。身边人都称她为“轴人”,正是凭借着这股轴劲,水滴石穿的奇迹得以在沐泽发生。  1
本研究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描绘了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我国应急管理的政策图景,回顾和反思了应急管理制度变革与形塑过程,旨在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18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正是一种充满爱的行为。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具有一颗可贵的爱心——爱班主任工作,爱每一位学生。20
期刊
在当前理论研究中,不论是对于科学阐释诸多相互矛盾冲突却又同时在场的重大时代问题来说,还是对于深刻澄清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来说,我们都亟须对“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