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编教材的逐步使用,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尤为凸显,而对语言文字的科学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落实方向。在低段教学中,有效、高效地做好语言启蒙是该学段的教学重点。随着信息可视化时代的到来,教师可将PBL教学法与线上APP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为载体,逐步激发孩子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兴趣,形成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雏形。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倡导所有学习活动均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借鉴在教学中,教师改教为导,为学生创设诸多语言问题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还能依托线上APP的可视化技术,有效、高效、众效地利用统编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为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构建以PBL教学法为核心的语言文字启蒙模式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語感培养、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品质等,而对低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启蒙无疑是实现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的一环。PBL教学法倡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组织者、问题提供者、引导者,应当先吃透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使低年级学生从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在教师与家长的帮助下,通过PBL小组学习过程,形成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初步思路与方法指引,达到有效启蒙。我通过实践,尝试将PBL问题式学习模式与线上APP结合,启发学生探索与运用语言文字。
二、PBL教学法结合线上APP,开展语言文字应用启蒙
(一)以问题开启探究语言文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处于由接触到初步运用的阶段,重点在识字写字、朗读说话、写话。因此,要想达到对教学重点的落实,教师需先行制定出合理的“大问题”,将以上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重点针对性地融入问题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及开放、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启蒙引导。
1.对语言知识的指引。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中,我先梳理出该课的两个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多样识字,并加以运用;体会课文中“我”矛盾的心理变化。围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在第一课时设立两个开放式问题:(1)小组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所有生字,找到更多和这些字很像的课外生字?(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你有同样的感受吗?通过两个线上APP “群里有事”和“班级优化大师”的公告功能,将两个问题在线传递,学生及家长均可参与到该问题的探究中,形成对基础的汉字识字学习和完整句子的表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氛围。
2.对表达思维的开发。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下《文具的家》中,我再次围绕教学重点,梳理出如下问题:(1)你觉得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2)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贝贝?通过线上APP“班优”中的“布置作业”功能,将以上问题结合课本插图发布作业,引导孩子观察插图上贝贝与妈妈的说话表情,先和自己的妈妈配合朗读课文对话,再通过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平平安安”等词,将句式训练“……,只……,就……。”发布于作业中,并开启在线作业提交功能。学生在家可进行说话训练,再由家长帮助孩子整理成对读视频和句式练习的文稿在线提交作业。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与语感形成得到初步落实。
(二)以学生探究启发语言文字运用思路
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性问题入手,主动获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启发学生逐步自我建构。针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我借助语文核心素养的启发,结合线上APP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挖掘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感受文字魅力,同时习得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针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探究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高效便捷,帮助低段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意识,便于教师进行多边指导和评价。我将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组织,学生各自为学习小组取好名称,教师利用在线APP“班级优化大师”现场录入于班级分组中。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上《大还是小》一课,学生带着问题与伙伴探讨,整理出“加一加”“换一换”“联系生活造句”等识字方式,将本课字逐一识记,并拓展出“块、报、宽”等课外形近字,造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学会穿衣服了。”完整的生活化句子,既掌握了课内生字,又学会生字词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时,我大胆地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之前大问题的引导,收集小组成员“长大了”的生活照片或事例,将资料通过在线APP“班优”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再结合课文中的句式,进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倡导所有学习活动均围绕问题的解决而展开。借鉴在教学中,教师改教为导,为学生创设诸多语言问题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还能依托线上APP的可视化技术,有效、高效、众效地利用统编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为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做了充足的准备。
一、构建以PBL教学法为核心的语言文字启蒙模式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积累、語感培养、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品质等,而对低段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启蒙无疑是实现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的一环。PBL教学法倡导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组织者、问题提供者、引导者,应当先吃透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涵盖教学目标所要求掌握的课程内容,并将语言积累、语感培养和语言运用相结合,使低年级学生从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在教师与家长的帮助下,通过PBL小组学习过程,形成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初步思路与方法指引,达到有效启蒙。我通过实践,尝试将PBL问题式学习模式与线上APP结合,启发学生探索与运用语言文字。
二、PBL教学法结合线上APP,开展语言文字应用启蒙
(一)以问题开启探究语言文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处于由接触到初步运用的阶段,重点在识字写字、朗读说话、写话。因此,要想达到对教学重点的落实,教师需先行制定出合理的“大问题”,将以上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重点针对性地融入问题中,给学生以学习方法及开放、探究性思维方式的启蒙引导。
1.对语言知识的指引。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中,我先梳理出该课的两个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多样识字,并加以运用;体会课文中“我”矛盾的心理变化。围绕这两个教学重点,我在第一课时设立两个开放式问题:(1)小组讨论,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所有生字,找到更多和这些字很像的课外生字?(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你有同样的感受吗?通过两个线上APP “群里有事”和“班级优化大师”的公告功能,将两个问题在线传递,学生及家长均可参与到该问题的探究中,形成对基础的汉字识字学习和完整句子的表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氛围。
2.对表达思维的开发。
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下《文具的家》中,我再次围绕教学重点,梳理出如下问题:(1)你觉得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2)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贝贝?通过线上APP“班优”中的“布置作业”功能,将以上问题结合课本插图发布作业,引导孩子观察插图上贝贝与妈妈的说话表情,先和自己的妈妈配合朗读课文对话,再通过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平平安安”等词,将句式训练“……,只……,就……。”发布于作业中,并开启在线作业提交功能。学生在家可进行说话训练,再由家长帮助孩子整理成对读视频和句式练习的文稿在线提交作业。在家校合作的共同努力下,一年级孩子的语言表达与语感形成得到初步落实。
(二)以学生探究启发语言文字运用思路
PBL教学法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从开放性问题入手,主动获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并启发学生逐步自我建构。针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我借助语文核心素养的启发,结合线上APP进行大胆尝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挖掘语言文字运用技巧,感受文字魅力,同时习得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针对学生语言积累的探究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高效便捷,帮助低段学生形成小组合作意识,便于教师进行多边指导和评价。我将学生以6~8人为单位分成小组,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组织,学生各自为学习小组取好名称,教师利用在线APP“班级优化大师”现场录入于班级分组中。在学习统编教材一上《大还是小》一课,学生带着问题与伙伴探讨,整理出“加一加”“换一换”“联系生活造句”等识字方式,将本课字逐一识记,并拓展出“块、报、宽”等课外形近字,造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因为我学会穿衣服了。”完整的生活化句子,既掌握了课内生字,又学会生字词在不同语境的运用。小组合作讨论时,我大胆地将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之前大问题的引导,收集小组成员“长大了”的生活照片或事例,将资料通过在线APP“班优”在小组内交流共享,再结合课文中的句式,进行“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