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蕴天机:蒋介石与迷信

来源 :党史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hangdengl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的许多军阀和政要都信奉迷信,他们在政治、军事、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时,常常借助测风水、测八字、卜卦等迷信活动,然后再做出决策。蒋介石一生依托神鬼风水之说决定行止,可谓民国政要迷信之魁。
  
  秘密选墓地
  
  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生前极端奢侈,死后也要奢葬,而且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选择自己的墓地。蒋介石虽自己标榜革命,然在继封建帝王之衣钵上,毫不逊色。1946年,蒋介石以抗战英雄之态还都南京后,就开始着意选择自己的墓地了。他秘密请来了雪窦寺长老太虚,向他说明自己意图。当太虚听了蒋介石的想法后,便在中山陵与明孝陵之间为其寻龙穴。
  雪窦寺长老太虚法师在紫金山山前山后看了一遍,最后选中了中山陵同明孝陵之间的一处,这地方虽在紫金山的半山腰,仍可瞰视南京全景。太虚法师看定后,蒋介石便把太虚法师让于密室,坐定之后,太虚拿出了所画之墓图。蒋介石说:“法师请明言。”
  太虚便天南地北,如此这般,玄之又玄地说了一通。结论是:“实在是个万里难寻的好穴处。”
  蒋介石听了,大喜。太虚法师又说:“我今已说破天机,龙穴已动,公当在中山陵、明孝陵间盖一亭,谓之‘正气亭’,可将龙镇住。待公万年之后于此安然,虽不能保蒋家江山万世,也使你蒋家福寿绵长。”
  蒋介石听了更喜。数日后,蒋以寻览钟山名胜为由,扶杖登山,自紫霞洞西爬上层岗,远眺天阙,见太虚所示之处,山川之胜,林壑之美,他处无法相比。又见此处既高于明孝陵,又低于中山陵。东为紫霞洞,西为独龙岗宝球峰,下为“忠烈塔”——即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四周环境幽雅,悦人心目,遂令下属就岩下开石筑亭,名为以壮观瞻,实为遵太虚所嘱。
  时因抗战结束仅一载,国内经济甚为困难。中山陵陵园管理委员会拿不出修亭之款,后由美、英的一些华侨捐款,亭子方始动工。
  亭子图纸由基泰工程公司设计,共绘制了3种式样。蒋介石要太虚法师选定。太虚选定了其中之一。此亭为方形,重檐飞角,顶覆琉璃瓦,画梁彩栋。式样选定之后,便动工修建。其亭以苏州花岗石为底座,钢筋混凝土结构。富丽庄严。是年秋,工程告竣。蒋介石看了,很是高兴。命名为“正气亭”,并亲笔题写亭名。这3个字用锱金阴刻于亭正面横眉上。两旁抱柱联亦为蒋介石亲笔所写。为蓝底、黄边、金字。联文为:“浩气远联忠烈塔。紫霞笼罩宝珠峰。”落款为:“蒋中正”。亭后砌有花岗石挡土墙,墙中央竖有碑刻,碑文是由孙科撰写的“正气亭记”。
  
  葫芦岛问卦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然而战局不以他的意愿转移。
  194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为120万人,蒋之军队为430万人。而到了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增长为195万人,正规军为百余万人;蒋介石之军队降为370万人,正规军降为150万人。旅的番号为248个旅,但机动作战兵力只有40个旅。
  1947年6月3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通过加强对中共作战军事力量并下了“讨伐令”。
  而这天,刘伯承、邓小平之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个纵队自鲁西南渡过黄河,南下大别山,进入外线作战。也就是从这天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反攻。而这时中共仍采取以集中优势兵力。不失时机地歼灭蒋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
  7月1日,蒋介石在北平主持军事会议。4日,蒋亲自主持国务会议,通过实施全国总动员案,同时说明,为“拯救”解放区人民,巩固国家统一,消灭中共,按期实施宪政,必须全国总动员。5日,蒋发布“剿共戡乱令”。
  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后,蒋介石以为刘、邓大军必于黄河北岸“立足不定,被迫流窜”,因此不去理会,而仍重点进攻山东。刘、邓大军便乘机向鲁南菏泽、郓城、金乡、钜野、定陶、曹县等地之敌发动进攻,于7月一个月中,连歼蒋之整编55、32、66、70、63各师,共9个旅,5.6万余人。俘获整编66师师长宋瑞河、70师师长陈颐鼎和55师副师长理亚明等。
  8月23日,陈赓、谢富治兵团(晋冀豫野战军一部),由山西省南部渡过黄河,挺进豫西,与刘、邓大军相呼应,对蒋之陇海线军队展开攻击。10月13日,歼武庭麟整编15师两个旅、整编76师一个旅,共3.1万人,打断蒋军潼关至洛阳之联系。11月下旬,歼整编15师残部,活捉师长武庭麟。并歼敌大量保安团,共1.2万余人,建立了豫西40余个县的解放区。
  面对战局,蒋介石于1948年春,将全面防御转变为分区防御,在全国设立20个绥靖区。其中战略要地和主要交通线为重点地区。对此,蒋称之为“总体战”。
  同年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了军事会议,他采纳了杜聿明的建议,决定建立“机动兵团”,于战略要地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决战,以扭转战局。蒋将此重任交由杜聿明执行。会议还决定放弃东北,放弃沈阳。
  同年9月初,毛泽东指挥和发动了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制定的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于9月12日集中6个步兵纵队和1个炮兵纵队,向北宁路锦榆段出击,至10月1日,相继歼灭了绥中、兴城、义县等国民党守军,占领塔山、高桥等锦北屏障,完成了对锦州的包围。9月30日,蒋飞抵北平,亲自指挥辽沈战役。蒋与傅作义讲话时说:“革命发生了困难,几年后,美苏必战……美国胜利,我们也胜利。”
  蒋的讲话使将领们很泄气,都认为蒋已毫无信心,想靠美国人侥幸获胜,仗还有什么打头?
  10月2日,蒋乘机飞到沈阳召开军事会议,动员沈阳高级将领全力援助锦州。蒋意在放弃沈阳,打算经锦州撤出东北主力军。但此时卫立煌则主张坚持固守沈阳,由关内派援军到东北,与辽西会师,再北上接出长春郑洞国部,然后集中力量援锦。但蒋不采纳,而沈阳地区的国民党军11个师和3个骑兵旅组成由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并派顾祝同到沈阳监督执行。但卫始终拖延,未及时派沈阳主力军援锦,更拒绝放弃沈阳。
  如果卫及早听蒋之命派主力援锦,无疑会增加辽西的军力,对东北解放军解放锦州是很不利的。
  10月3日,毛泽东电令东北解放军急攻锦州,并全歼援锦之敌。
  10月6日,蒋介石亲到葫芦岛坐镇指挥,蒋又决定调华北、山东部队9个师,组成东进兵团,并令侯镜如任总指挥。增援锦州。
  侯镜如原名心朗,河南永城人。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第三十师参谋长、旅长,授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历任第九十二军师长、副军长、军长。抗战胜利后任北平警备司令,1948年任第十七兵团司令官,授陆军中将。
  由于战局对蒋越来越不利,蒋的心情很不好。10月6日,蒋在华北督战主任罗奇等人陪同下,到外面散心。
  罗奇字振西,广西容县人。时任北平警备总司令,颇得蒋的赏识。
  蒋在罗奇等陪同下于街头散步时,见街心有个摆 卦摊的算命先生。蒋心一动,想借卦消愁。遂对罗奇说:“让这算命的算一卦。”
  罗奇心领神会,遂叫算命先生给蒋算命。但蒋是从不把自己生辰“八字”给外人的,自然也不给算命先生。蒋仍叫问卦,算命先生只好让蒋抽签,蒋遂吹吹手抽了一签,结果是个下下签。签语有“猴落平川遭劫难,背水负重万事休”之语。蒋看后甚为不悦,遂让算命先生解释签语。算命先生说:“凡姓侯的,你不能用,用了凶多吉少。”
  蒋刚刚用了侯镜如,听了算命先生的话。不由得面如白纸,一言不发,扭身便走。罗奇一旁说:“算命先生信口开河。信不得。”
  蒋没说话,只是摇头。
  战局的结果让蒋意颓神伤。从10月10日至15日,侯镜如率领的“东进兵团”每天以3至5个师的兵力,轮番向塔山阵地的阻援部队进行猛烈袭击。企图突破塔山。北上支援锦州。而我东北野战军阻援部队依托阵地与国民党“东进兵团”激战6日,给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始终坚守阵地。东北野战军塔山阻击战的成功,对保障主力部队攻取锦州起了重要作用。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对锦州发起了总攻,第二天即攻克锦州。此役,东北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10万余人,解放了锦州,隔断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军的联系,封锁了东北国民党军的陆上逃路,为实现中央军委就地歼灭国民党军的战略意图创造了条件。而蒋介石在葫芦岛问卦求签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武山庙抽签
  
  1949年初,蒋自知在大陆的气数将尽,遂于1949年1月21日正午,约宴五院院长,正式宣布“引退”;下午2时,又在总统府官邸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委临时会议。出示他和李宗仁的联合宣言。称:
  于本月21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蒋以无限悲伤之情离开了中常委会,驱车至中山陵拜谒。蒋肃立于孙中山先生灵前,默然无语。是日午后4时10分,蒋介石乘“美龄”号专机,从南京明故宫机场起飞,并吩咐驾驶员于南京城上绕空一周。真可谓: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5时25分,蒋的专机降落在杭州笕桥机场。随蒋同行的有陈诚、汤恩伯、蒋经国、俞济时等。次日,蒋之原班人马飞抵奉化栎社机场。
  1月23日,蒋介石一行到了溪口,蒋深知此行为最后之别了,遂以进宗谱为名开祠堂门祭告祖宗,摆宴招待族中父老。蒋此时的心境,自然很差。前方战事接连失败,他的嫡系部队都在土崩瓦解,连他最亲信的首都警卫师王晏清师也反了水,蒋心如油煎,但他毕竟非同常人,表面仍镇静如常,每天带着孙儿孙女儿子儿媳,到亲戚家辞行。他到了葛竹外婆家,拜望舅父王巨贤。王巨贤把全家叫出,同蒋见面。蒋对其舅父说:“我已把总统之位让与李宗仁了,准备上五台山去修行,不染红尘了。”
  蒋介石与舅父告辞后,又到岩头外婆家扫墓辞亲。蒋对大舅母张定根说:“我们就要走了,你们是不是也跟我们一起走哇。”
  大舅母问:“到哪里去呀?”
  蒋经国说:“到该去的地方。”
  蒋介石却没有再回答,脸上露出难过之神色。
  蒋看罢亲属,便每日带着孙儿孙女儿子儿媳等,携杖遍游溪口名胜古迹。蒋料定此次一走,必杳无归期,因此,凡与他关系密切之处他都到了,尤其是母亲的坟墓,蒋多次到那里默祷,愿母亲的阴灵相佑。到了桃坑上祭扫了父亲之墓。到了奉化城。游了中塔、岳林寺及其他一些寺庙。又去了宁波方向,看了天一阁、金峨寺、天童寺、育正寺,向寺里的和尚施舍了香金。还在天童寺韦驮菩萨前求了一签。卦签语为“鹰鹊同林”,其象日:
  鹊遇天晚宿林中,
  不知林内先有鹰。
  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事非轻。
  这一卦,使蒋更加心重。他对左右心腹说:“这鹰一定是李宗仁无疑了。”
  蒋介石离开了宁波,又间道至小盘山,辞别先祖蒋摩珂墓,其伫立墓前,依依不舍。蒋遍访了奉化各地的蒋宗祠,足迹遍及三岭、楼隘、沙栋头、葛岙等蒋姓聚居的村落。
  过了春节,蒋吃了3天的素,恭恭敬敬地到溪口武山庙祈神求签。
  蒋介石进了大殿,恭恭敬敬地点了香,给菩萨叩了头,而后摇动签筒,立时,一根签即从里边掉了出来。侍卫王世和连忙拾起签。蒋介石一看。不由皱起了眉头,原来上面写道:“大意失荆州,关公走麦城。”还断H4句话,为:“求名不遂,出师不利,灾病不除,破财失意。”王世和见了,也惊出一身冷汗,连忙示意庙祝再换一签。庙祝见蒋与王世和脸色不好。急又取了一签,王世和也顾不上看,又递给了蒋介石。蒋看后顿时脸色苍白,原来签语上写着两行字:“困居长坂坡,失陷落凤坡。”断日的4句话为:“出师不利,求官不得,丧妻失偶,早寻退路。”
  这种广意的签文,对一般失意之人都能适用。而对今日蒋介石来说,却不亚于五雷轰顶。王世和看了。说:“总统,再抽一签吧,凑个三数。”
  庙祝又捧过签筒,蒋虔恭地摇了一会儿,又一支签落地,蒋看时,惊得手都发抖了,原来签语上写的是:“刘先主遗诏托孤,降孙皓三分归一。”
  蒋何以见此签语而惊得发抖?只因这签语之意太不吉利了。刘先主即刘备,刘备率军讨伐东吴,被陆逊火烧连营,全军大败,刘备气恼下病死白帝城,死前托孤于诸葛亮。孙皓乃孙权之子,降于司马氏,使司马氏统一了天下。蒋正为国民政府大厦将倾而忧心如焚,见这第三签比前两签内容还凶,自然惊得手发抖了。连断日之句也不看了。将签递给了王世和。王世和看了,也心惊肉跳,连忙安慰说:“这种事,不信则无……”
  蒋介石喝了一声,打断王世和的话:“不许乱说!武山庙菩萨是极灵的!”
  蒋自武山庙抽签之后,心情更加不好。蒋介石这次在溪口住了3个月,心境极为不好。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打过了长江,蒋介石仍留在了溪口。4月25日(农历三月二十八日),蒋介石、宋美龄同俞济时、施觉民、石祖德离开了溪口,临行前,溪口的父老为其送行。时有人问他何时再回来,蒋一言不发,只伸出了3个指头。对蒋之意,人们只能乱猜了。5月6日,蒋等去了台湾。
  
  晚年触霉头
  
  1975年3月29日,蒋介石自料不久将离人世,便口授遗嘱,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秦孝仪笔录,其遗嘱内有如下之语:
  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理革命,无时不以耶稣基督与总理信徒自居。
  4月5日,蒋与世长辞。
  蒋介石辞世前曾有恶兆。蒋介石是死于衰老,死于病痛,这没有什么疑问,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死于在国际事件中接踵而来的一次次重大失败而由此产生的一个个沉重打击呢?也许正确的解释是上述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971年6月21日,尼克松总统宣布解除历时21年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禁运,他的特别助理基辛格又突然于7月9日至11日秘密访华。在此情势下,蒋介石由于满腔愤懑不能自已而破口大骂了。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26届大会正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驱逐蒋介石代表。
  然而事不止此。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了著名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宣布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随之而来的,是一大批蒋介石“政权”昔日的友邦盟国纷纷与之“断交”。
  世界风雷激荡,台湾风雨飘摇。蒋介石在台北奋杖击桌,大骂联合国和美国人“背信弃义,为暴力铺路”,大骂日本人“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
  如果说1949年在大陆的全面失败是对一个雄心犹在的政治老人的沉重打击,那么1970年开始的在国际舞台上的全面失败是对一个已入风烛残年的老人的致命之击。
  1972年3月,在台湾每6年召开一次的“国大”上,蒋介石再次“当选”为“总统”。事后凑巧的是,1972年5月20日,蒋介石宣誓就职时,出了个不大不小的“事故”。这天上午,他在宣誓仪式后到“总统府”阳台上接受20万群众的“欢呼”,电视台将实况转播到全世界。但不知怎么搞的,在转播欢呼画面时。屏幕下方出现了一句莫名其妙的汉字对白字幕:“大哥不好了……”这样一句话,好像是有人在故意诅咒“总统”。后查明,这是电视台工作人员的纰漏,并非有人别有用心。蒋介石虽是个基督徒,但也有很深的封建迷信思想,得知此事后连说:“触霉头!触霉头!”
  同年7月,蒋介石因重感冒引起肺炎而住院后,拖到翌年元月9日,他在夜晚睡眠中发生心肌缺氧症,虽经急救得以转危为安,但其后肺炎仍未能完全治愈。挨挨挤挤地进入1975年4月后,按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对病人危机重重的清明节终于来了,生命力量已十分脆弱的蒋介石终未能挤过这个祭祖扫墓、悼念亡灵的日子,蒋死于4月5日清明节。
  纵观蒋介石一生,不仅信基督教、佛教,对中国的鬼文化也十分青睐,因而,他也极相信神道,相信阴阳风水。真是对古今中外、八方神灵无一不信啊!
  蒋介石葬礼举行之后,蒋经国和宋美龄决定将蒋介石的灵柩暂厝于慈湖。《蒋公崩逝丧厝纪实》一书中谓此举为“以待来日光复大陆。再奉安于南京紫金山”,以完成蒋介石的“心愿”。
其他文献
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热”顿时卷土而来。我想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可以从这场“舌尖”风暴中得到诸多启示。  一、在故事叙述中体验伦理价值  兴趣是最大的赢家。这部纪录片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方式,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再把镜头转向品德课堂,故事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因此,教师可以把故事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
互联网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在中韩两国跨境电商领域,两国相互间的交易最为活跃和占据重要位置。与此相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引起的纠纷也随之大幅增加。但是,在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了消费社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重政策推动力下,我国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在经济领域,进步显著。人们收入水平的快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