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跨境电商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比较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在中韩两国跨境电商领域,两国相互间的交易最为活跃和占据重要位置。与此相伴,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引起的纠纷也随之大幅增加。但是,在跨境电商尤其是海外直邮模式下的交易活动中难以直接适用国内法,且又因法律规定不明确和操作性差,及购物中心普遍采用的格式条款等问题的存在,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充分保护。因而,在跨境电商中如何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成为目前学术界和立法界亟待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务之急是在两国之间建立一个有明确管理规范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以尽量减少消费者权益遭受损失。此外,跨境电商中还需要一套适用于消费权益保护的纠纷解决法律机制。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纠纷随时可能发生,如果这些纠纷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减少消费者的损失,也有利于维护相关市场秩序。  本文从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的理论研究入手,考察了双边立法、电子商务市场地位、双边消费者损害防范活动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内容。研究两国在跨境电商中可能发生的消费者问题,提出解决中韩跨境电商相关消费者问题的计划建议:一,两国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希望签订《跨境电商消费者纠纷解决的协定书》,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损害。通过合作,可以在提高救济率的同时,帮助消费者快速维权。二,一般而言,非诉讼纠纷解决制度作为跨境电商中消费者纠纷解决方案的焦点。但由于消费者的认识不足、语言不同等的问题存在,两国的非诉讼纠纷解决(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简称ADR)等机构外国人点击率或成效来看,利用率并不高。即使有再优秀的制度或程序,如果当事人无法认知制度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为了相关制度的有效运行,建议在两国竭力合作的环境下,在两国消费者保护机构等网站登载对方国家非诉讼纠纷解决机构等的信息的方法,以便使消费者了解商家所属国的纠纷解决制度和机构,方便寻找救济机构和解决方法。为了能够对对方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充分理解和适用,必须解决交流中的语言障碍,为此,相关主管机构应备附相对方国家消费者使用的信息资料。有必要培养一批能够胜任这一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负责消费者保护专门工作。但所有相应方法、措施的安排,只许在中韩两国互惠为前提下,以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目的而完成。
其他文献
案例描述: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的那段时间,我比较关注一个男孩,在众多羞涩的小孩子当中,他不显得害羞,上课积极动脑,积极发言,声音响亮,尤其喜欢数学,他就是姜××,我班的一个
期刊
央视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热”顿时卷土而来。我想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都可以从这场“舌尖”风暴中得到诸多启示。  一、在故事叙述中体验伦理价值  兴趣是最大的赢家。这部纪录片采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方式,让观众了解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再把镜头转向品德课堂,故事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因此,教师可以把故事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