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内涵、逻辑框架与实践进路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987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总结当下教育的表征形态、理论基石和研究范式,归纳出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是以真实教育问题为导向,有效结合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为代表的科学与技术,以发现教育基础规律为重点研究内容,服务于以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多元教育评价、优质服务供给与治理的新型教育研究.基于内涵,本研究考察并参考自然科学基金“教育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的申请主题,将智能时代的教育科学研究归为“基础规律层”“技术方法层”“智能服务层”,构建了教育、科学、技术相融合的教育科学研究逻辑框架.最后,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路向、数据驱动的教育评价和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构建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四个方面明确了智能时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由于初中数学课程安排和课时的限制,很多数学知识脉络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展开,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为中考总复习在兼顾深度和广度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中点的复
融合教育产生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融合教育看待学生差异的观点带有浓重的后现代色彩.融合教育后现代差异观体现在本质观、价值观、生成观三个方面:学生
为探讨3~6岁自闭症儿童绘本阅读的视觉偏好特点以及主角大小和主线索颜色对自闭症儿童绘本阅读视觉偏好的影响,本研究以14名普通儿童和54名自闭症儿童为被试,进行三项眼动实验
中考对尺规作图的考查涉及多种形式,不再是单一的对作图技法操作进行考查,而是把作图与计算、证明、分析、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有效融合,既体现了动手实践的数学思维活动,也考
在社会老龄化和代际共融倡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探寻公共图书馆促进世代融合的多元路径,是公共图书馆继续服务所有年龄群体、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型途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