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_s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在这里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的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学习研究的这种思维方式,从而来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 新思路
  一、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小学生对于问题好奇、好问是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共同表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将小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1、找准时机、让学生自主发挥;小学生因为其年龄限制,所以在课堂中是十分活波好动的,特别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给予机会让小学生自主表现自己;如上讲台讲解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才艺、实际动手等,激发起其求知的兴趣。
  2、精心备课、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每一堂高效的课都是由老师来进行主导的,老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理解、研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平时实际表现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在课堂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创设一种思考、学习的情境,激发其创造思维;如夏天到了,教师可以将一个圆圆的西瓜拿到讲台上面,然后问小学生问题:
  师:如何将这个西瓜平分为4块呢?
  生:对半切,然后再对半切就可以。
  师:那如何平分为8块呢?
  生:再对半切就可以。
  师:那如何平分为16、22、32块呢?
  生:……
  这是一个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应用到教学课程中来,由简入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最后让其发散性思维,不但可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更能培养其思维、思考的能力。
  二、创设空间,引导小学生独立自主探究
  独立探究指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身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理解、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再创造与其有关的知识。现在众多的教师在授课之余都是留下以下练习题来巩固本节课内容,让小学生重复性记忆,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授课后多留出一些时间来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小学生联系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在这一思考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内容在脑海中默默地进行记忆,还能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即将结束前几分钟,可以对小学生所思考的内容进行总结与解答,让小学生明白自己所思考的内容与方向是否正确。
  三、结束语
  小学数学对于刚接触数学这一学科的小学生来讲是十分抽象的,所以,我们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思考学习,教师教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知识的方法,思考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教师们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主题一直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有效性教学  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利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一、了解《大纲》要求,把握教学方法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
期刊
摘 要:含煤岩系矿产是一整套具有成因联系,并且含有煤层的多种沉积岩所形成的岩系矿产,其自身具有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的特点与现象,并因为自身多种矿产资源共存的现象一直受到人们的热议与关注,而想要完成对于含煤系矿产的勘查和开采工作,就必须完成勘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既是完成对于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类型划分及组合关系分析的工作。这需要根据不同含煤岩系自身的特点、经济性、物质成因、以及工业分类进行不同的岩系判别
摘要:新课标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探究教学?对此,笔者首先从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认识进行切入,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探究教学模式 应对策略  新理念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自主与探究学习。而要想有效地将传统教学模式转为探究教学模式,教师首先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有效 如何  一、小学数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
摘要: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是在课堂中完成。因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虽然不可能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有效 课堂  一、教学观念现代化  实践证明:教学观念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观念不
摘 要: 目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思维具有广泛的内容,关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成了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找出培养数学思维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着手。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