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幼儿绘本教学也受到了学前教育者的关注,幼儿绘本以其丰富的故事性、趣味性、形象化的图片引导幼儿增强认知能力。目前我国幼儿园在应用绘本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不到进一步发展,例如教学目标不清晰、绘本选择随意度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都影响了绘本教学质量。因此在幼儿绘本教学中为全面渗透情感教育,构建情感教学目标,显示出情感教学的意义,以充满爱的绘本教学为导向,奠定课堂情感教学基础,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情感体验,形成较强的情感感知能力。
  关键词:绘本教学;情感教育;问题研究
  一、 幼儿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的意义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是幼儿成长时期重要的启蒙读物。美国著名绘本作家威廉·汤姆斯认为:“绘本是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每一幅精彩的图画都是项链上精彩绝伦的珍珠,珍珠用线串联起来产生了神奇的力量,缺少了任何一颗珍珠,项链都不再焕发色彩。”幼儿绘本实际上是由图画和文字构成的认知系统,图画不仅仅是文字的陪衬,用来表示文字内容,而且也是绘本的精髓,图画是绘本的血肉,文字是绘本的骨骼,二者共同构成了有机体,使幼儿在学习中产生情感体验。情感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学中引导幼儿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使幼儿的心理体验能符合其成长认知规律,促进幼儿形成完善的认知模式。绘本作为独特的文字图画载体,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媒介,在绘本中融入情感,能使幼儿在绘本图画及文字认知过程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有效调动,想象力会被激发,学习积极性更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 幼儿绘本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绘本教学目标不够清晰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幼儿形成对生活中简单标示物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可利用图书绘画及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写作的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书写技能。”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来看,绘本教学目标还不够清晰,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所涵盖知识内容过多,覆盖范围较宽广,重视幼儿的认知目标,忽视了幼儿的学习目标、情感目标。
  (二) 绘本选择随意程度较大
  目前幼儿园使用的绘本有很多,对于不会选择的人而言,选择绘本对幼儿进行授课相当于大海捞针,最终会一无所获,坚持选择适合幼儿使用和阅读的绘本极为重要。但在现实教学中,很多幼儿教师经常盲目的选择绘本,不了解绘本内容,仅凭绘本外在的书面设计及包装便判断绘本的实用性,导致所选择绘本与幼儿学习兴趣及身心特点相差甚远,无法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绘本的兴趣。
  (三) 绘本教学方法单一
  在目前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依然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述法、表演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便是讲述法,主要是幼儿教师依据自己对绘本某一模块知识的理解和想象对绘本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幼儿口头复述绘本的内容,并且要求幼儿要记忆这些知识内容;其次,在繪本教学中有的教师会向幼儿提出问题,根据幼儿回答问题的情况判定幼儿掌握知识的多少;最后,教师会对幼儿绘本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从上述这种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忽视了幼儿绘本教学的生成性,没有促进幼儿自主想象和自主理解,没有给幼儿留下自我探究的空间和时间,长期如此,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降低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不再关注绘本学习。
  三、 绘本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创新策略
  (一) 确定绘本教学情感目标,彰显情感教育特色
  教师面向幼儿进行绘本教学时,要以爱为主题确定情感教学目标,也就是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将情感教学目标贯穿到课堂教学的每个步骤和环节,充分把握和理解绘本教学的基本理念,将幼儿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幼儿的个性,给予幼儿自主探究和自我想象的空间。幼儿园在绘本教学中应以幼儿的自主实践和自由阅读为主。如在阅读绘本《爱心树》时,对于成年人而言,很容易感受到大树给予小男孩的爱与关怀,但对于幼儿而言,他们很难理解大树对小男孩的这种爱,但是幼儿可以感受到男孩和大树在一起的快乐与温馨,因此作为幼儿教师就要尊重和理解幼儿,使他们自由阅读、畅所欲言,要认清绘本教学的重要意义,使幼儿能够得到绘本的引导,感受到绘本中的情感。
  (二) 以爱作为绘本教学内容,使情感教育更有效
  幼儿绘本中充满了众多以爱为题材的故事,可以分为父母之爱、同伴之爱、自然之爱等。譬如蕴含父母之爱的绘本有《我爸爸》《我妈妈》《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猜猜我有多爱你》等,这些绘本将教会幼儿如何去表达爱以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爱的传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爱的主题绘本,可以引导幼儿一起阅读,一起理解绘本故事中爱的情感,如此一来,幼儿在教学中就能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爱,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父母,使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更有效。
  (三) 探索绘本教学方法,强化幼儿情感体验
  绘本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方法有很多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的绘本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孩子成长需要,这就需要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幼儿的情感教育。常用到的方法主要有角色体验法和经验迁移法。角色体验法,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绘本中的故事情景塑造出来,使幼儿在模拟的教学情景中扮演绘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使幼儿置身情景感受情感,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经验迁移法主要以幼儿的自我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幼儿在理解和体验绘本故事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例如在阅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教师可以设计小动物形象以多种方式表达母爱,引导幼儿进行情感迁移,使幼儿体验到教学情境中的母子之情,真正强化幼儿对母爱的认知。上述两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幼儿与绘本故事产生情感共鸣,加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情感认知。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孩子发展的重要时期,情感教育就要从幼儿抓起,在绘本教学中要融入情感,以情感线索为导向,使幼儿深入理解绘本故事,真正让幼儿体会到绘本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丰富其情感经验世界,使其对情感形成科学化理解,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戴艳弟.如何有效实施幼儿生命教育中的绘本教研[J].学周刊,2018(11):179-180.
  [2]王阳.幼儿园绘本教学的方法与形式[J].现代交际,2018(04):212-213.
  作者简介:
  王晓敏,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苏州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国画学习中,幼儿能增长知识、增强艺术修养,并受到高尚品德、优美情操的熏陶,进一步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精神,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就教师开展国画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主探索;游戏化;正面评价  国画又称水墨画,是我国的国粹,风格多样、传统底蕴深厚,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国画既有细致入微的工笔形式,也有高度概括
摘 要:顶鼓运动是瑶族长鼓文化的重要产物,与瑶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本文对文山州瑶族顶鼓运动发展研究,旨在新的历史时期促进文山瑶族顶鼓运动发展。  关键词:瑶族;顶鼓运动;发展  瑶族是中国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广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并成立了相应的自治区。文山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地州,也居住着瑶族,据古籍记载,他们在这些地方已居住了700多年。瑶族长鼓舞在瑶族文化中占有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教育方面引起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经济费用加大了力度,重视度也在大大提高。尽管如此,还会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进行措施的改良以及计划。本文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的创新以及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创新与发展  随着十九大的顺利闭幕,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
先秦漢語的述賓關係非常複雜,除了“使動”“意動”外,研究者還提出了“爲動”“對動”等近20種名目。本文對《左傳》中的“P(V/A)+之”做了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認爲“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