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七八糟的自由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绘画的启蒙期,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条件。果果画画时,我很少参与去共同创作,一方面是为了给他自由,另一方面也是不想破坏他的大作。
  没有规则、没有干预,只有纵容、只有快乐——果果的绘画启蒙,就这么开始了。
  毛毛虫很丑
  艺术启蒙,家长最应该做的就是赞美和鼓励,而不是教他怎么画。最近,果果天天看《好饿的毛毛虫》绘本,看多了,就吵着要画毛毛虫。
  他才两岁,不会画,就只是拿着大笔在纸上乱戳。我见状,马上热情洋溢地在一旁拍手叫好。果果有点迷惑,问我好在哪里,我崇拜地说:“好多!好多毛毛虫哦!”有我这个态度,他戳得更兴奋了。
  一张大纸十分钟就乱七八糟了,上面横七竖八爬满“毛毛虫”。等他玩累了,我一个人收拾残局的时候,看着这作品,心里美滋滋的:这就是我期待的“大师之作”,自然、随性、愉悦!
  分析:低幼的孩子,其实不存在太多具体的造型表达能力,家长们别指望孩子能给你画出多么具体的、相像的东西;如果他们被过早地灌输了具象的画法,或者被逼着涂色不许出边界,反而不是好事。
  我们只“玩”画
  有时,果果会对我说:“我不会,妈妈,你帮我画吧!”我的回答通常是:“我们一起来玩吧!”为了不让他认为我在画画,为了表明我不在乎画成什么样子,我专门向他强调这个“玩”字!
  有时我会装做什么也不会,让他去想:我们该怎么玩呢?我该怎么带妈妈玩呢?有时我会主动引导他玩:玩颜料,玩工具,玩材料,在纸上实验不同的效果。
  有一次,我拿起抹布蘸了点颜料,递给他说:“你看,这个也能画画,你试试!”他拿着抹布乱抹了一通,没什么兴趣,玩别的去了。我故意不作声,自个儿拿起笔,对着纸张开始甩,甩得上面到处是颜料。他果然被吸引了,立马跑过来,先是用小手指着画纸,着急地提醒我:“到处都是颜料了,怎么办?”见我根本不理他,越甩越开心,他迅速被感染了,最终果断加入,跟着我一起甩起来。
  分析:当孩子自发作画时,家长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定下条条框框,每次都要画完整。其实画画,很多效果都来自偶然,重要是过程,不是结果。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丰富一下他的工具队伍,给他准备更多材料和自由空间,鼓励他不要怕脏,不要拘束,只要“玩”得开心就够了。
  妈妈,哪面是正面
  不想太刻意培养果果画画,希望他能按自己的兴趣成长,所以我只做个旁观者,尽量提供符合他的环境。画架子有了,马克笔、颜料都准备好了,绷了油画布的画板也在上面了,尽管我知道他会弄得到处都是,也不一定能画出更好的画。
  “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像什么呢?哪面是正面呢?”每次画完,果果都会这样问我。
  “你可以从画纸的四个方向看看,觉得像什么就是什么,哪面好看就哪面是正面。” 我会积极引导他。
  孩子还小,画画都是偶然形成,没有事先约定画什么的。画的名称和意念,都是事后大人根据感受命名的,比如画作《加拿大雪山》,就是因为太像加拿大温哥华岛当地的风景了,尤其是与我曾经拍过的一张照片极为相似,这一来,更增添了这张画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分析:不要给孩子一幅画哪里是“正”的观念,这会拘束孩子。一幅画可以正反看,上下左右调着看、调着画,没有什么正面,结束的时候你和孩子觉得什么角度看好看,就定哪一面是正面。就像看天上的云,不是我们让云变成什么样,是云在启发我们看到了什么。
  事实上,我觉得环境太重要,我们能给孩子提供什么,决定了他早期启蒙记忆的内容和日后的能力。
  你准备让孩子学画吗?多给他们准备些纸和笔,多提供一些专门画画的地方,尽管他只是随意画两笔就跑去别的地方“捣乱”了。
  给多大的天空,他的世界就有多大,犹如细小的笔很难表现出天马行空的涂鸦一样,创作之路刚起步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全心全力地纵容,才能自由自在去挥洒。
其他文献
陈鹤琴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但在现实中,一些家长却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事,父母只要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行了;有的家长在幼儿教育上总是我行我素,缺乏与幼儿园的必要联系。结果家园双方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怎样转变这些家长的育儿观,增强他们与幼
这是一本关于颜色的书,一本用眼看只有黑色的书,但用耳听、手摸、鼻闻,却可以感觉到所有颜色的书。这是一本关于美的书,一本需要用心感受的书。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书。一本告诉我们阅读不是只跟看有关系,人类所有的感官都可以去阅读。这不仅是一本给有视觉障碍孩子的书,更是给所有人的书。  内容简介:有一个男孩托马斯,他说黄色吃起来就像芥末酱,辣辣的,可有时它又像小鸡的羽毛,软软的。红色呢?红色酸酸的,像还没熟的
陈教授好!  儿子大班,学钢琴一年多了,挺喜欢练琴的,还得了不少奖。但是一想起再过几个月就要读小学了,我心里就很有压力,不知该如何安排他学习和练琴的时间。也跟身边的朋友沟通过,有的朋友说:“上小学后很忙的,先应什读书得了,以后有空再学琴吧?”有的朋友说:“既然弹得好,搞专业得了,如果搞专业的话,文化课的学习就别太当回事,糊弄一下好了……”不同的意见都听到了,心里纠结,不知如何选择。  小雨爸爸  
我是一间房子,好孤单。  一个星期前,我还热热闹闹的:女主人是一名医生,有一个可爱的四岁小男孩,还有一只憨憨的黑白花小猫。男孩喜欢追着猫玩,小脚丫踩在地板上,“咚咚咚”的声音十分悦耳。  可是现在,女主人,男孩,还有猫,全都离开了。  他们去了哪里?我被抛弃了吗?  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我的窗外歇脚。  “外面那么安静,发生了什么事吗?”我问小鸟。  “听说有种很厉害的病毒,让很多人都生了病, 医
“爸爸,看我哦!”  早早不断地往空中抛托气球。掉到了地上,捡起来再抛。  此时的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心不在焉。我一直注视着,有时帮他数一下空中托、顶球的次数,偶尔也会提醒他,小心摔跤。  早早有时让我看他,是要我学他。  睡前,早早在床上会跟我玩好多游戏。他做出许多动作,嘴里喊着“爸爸,看我哦”,让我模仿。他叫我拱起四肢,自己在“桥洞”下爬进爬出,说是在游泳。这造型并不好摆
孩子的成长如同小树苗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妈妈们应该学会等待,这种等待是一种智慧,是妈妈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操之过急,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往往会打乱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正常发展。好妈妈,慢慢来!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许多妈妈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着急了,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这可能与妈妈们过高的期望,过强的攀比心理及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有关。下面几种类型的
猩猩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大大”百货店。  小兔子在森林里开了一家“小小”百货店。  这天,长颈鹿来到了大大百货店。  他对猩猩说“我想买一条围巾。”  猩猩说:“哈哈,你的脖子这么长,哪里有这么长的围巾。”  小兔子知道了,就把长颈鹿请到了自己的店里。他安慰长颈鹿说“别急,我来给你想办法。”  小兔子把好几条毯子接起来,做成了一条长长的围巾。  长颈鹿一试,正合适。他高兴的说:“哈,太好了,谢谢你。
张天月 4岁  愿望:当小画家,头发长长的,去金色沙滩。  理由:沙滩上人多,可以让更多小朋友看到我画的画。  兰子墨 5岁  愿望:我想给自己做对翅膀,让自己飞起来。  理由:飞起来能看到祖国大地,看到全世界的美好风光。  肖浩宇 6岁  愿望:新的一年,我希望绵竹能有一座海洋公园。  理由:我很想摸一摸鲨鱼的鳍。  黄 怡 5岁  愿望:我要快快长大,长大了结婚。  理由:结婚很快乐,我还要发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花样繁多的玩具或者面对孩子玩玩具时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许多成年人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童年以及童年的玩具。尽管那些玩具很简陋,但同样使他们的童年绚烂多彩,充满欢乐。    竹蜻蜓    石先生(54岁中学教师):我童年时,因为家境贫困,父母没钱买玩具,就动手给我制作。记得父亲给我做过拨浪鼓、小喇叭、竹蜻蜓等玩具,为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快乐。在父亲给我制作的玩具中,竹蜻蜓是我那时最钟
哎呀,小辫子老师快要变成超级大胖子了!一定是小辫子老师东西吃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