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与民主的演进:当代中国农村政治调控的变化

来源 :政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i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产权和民主是现代社会的两种基本的制度安排。通过这两者,国家可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调控。为从这一角度论证产权与民主的演进,文章首先提出两个假设:一是假设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会促使人们作出政治上的选择,他们要求国家创造一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其产权的政治体制;二是假设只有立宪的政治秩序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的个人产权,从而达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为验证上述假设,文章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农村政治调控的变化,认为农民的变革要求和国家对此的回应以及国家出于节约费用的考虑,导致了国家调整农村政策。而政策调整所导致的农民个人产权的成长和自由的增多,使农民、进而是农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一是农村社区基层民主制的成长;二是地方政府对农村社区的农户权益的维护;三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民主化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民主是一个具有内在冲突的概念,既存在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又存在建构理性主义与演进理性主义两种运作论的冲突。民主的内在冲突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只能在不同理想之间、理想与现实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必要的张力。在民主实践过程中,对价值观与运作论的选择与调适只能依据历史现实与时代要求。民主内在冲突理论和我国的现实状况共同决定了我们对民主的认识:民主的基本前提是保护公民权利;民主的实质要求是制约公共权力;民主是一种政治过程,是历史演进的结果
本文在基本排除国际环境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通过税收和财政开支、影响国家自主性的制度化因素与国家集权的程度,以及国家对社会的渗透能力等几个方面,对尼日利亚(1966 —1979 年) 、墨西哥(1940 —1976 年) 和韩国(1961 —1977年) 的国家能力进行了个案分析和比较,并讨论了决策者集团的特征、民族社会的特点、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的非政治化问题对国家在推动和控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正>在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中最激动人心的现象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乡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果说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起始于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那么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则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质变(见下表)。
<正>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较量和斗争仍在继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较量和斗争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不同人权观念对立的形式。国家解体,民族战争,军事对峙,贸易争端,所有的矛盾和冲突似乎都可以用人权的语言来解释,也似乎都可以从人权问题中找到根源。可以肯定地说,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人权问题和对于人权的不同主张是一条重要战线。而这一条战线的一个新的特点是亚洲国家向一直在国际人权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西方的人权观提出了挑战。“亚洲国家的人权观”作为与西方世界的人权观不同的声音经常处在
总揽全局的首要问题——论全面理解和协调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胡家祥周景堂汤庭芬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性及丰富内涵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作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讲了12个必须处理好的带有全局性...
从宏观上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程中伴生的政治现象余金成社会主义社会率先在经济较为落后国家的建立,客观上促成了利用国家权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面。然而,事实表明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远比教科书所概括的更为复杂,也更不易准确把握。而在这个问题上的...
农户非农产业群体与我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吕世辰李英武农户非农产业群体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人群。在我国现阶段,特指户口在农村注册,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人群,主要包括乡镇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和城市外来...
渐进选择:非理性主义?范锡兵任何一个决策研究者都无法绕开理性问题而探讨决策方法,不同的决策理论在这个方面的区别只在于它们分别使用了理性在抉择活动中作用的不同假设。按对理性作用的不同认识,决策理论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其一是传统的绝对理性选择论,基本要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