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优势”,科研任我行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t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人认为信息技术是没有前途的学科,其实信息技术教师完全可以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信息技术课程不但具有内容变化快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工具性特点,能更好地与其它课程进行整合,为其它学科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素材更多、更广、更新,方法更灵活、更便捷。
  关键词: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师;优势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0-0032-02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课程正朝着一个文化基础性学科的方向发展,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开发学生智力、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更具独到之处。10多年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经历让笔者意识到: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与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所教学科也有更多的研究价值,相比其它科目的教师搞科研更有优势,现加以分析总结,希望与同行们探讨。
  
  优势一:方法多元化,资源收集更便捷
  每次申请的课题题目确定以后就要检索与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书籍(名著、教育专著、教科书、百科全书等),其中教育专著是重要的文献;第二类是报纸与期刊,报纸主要指教育类的各大报纸,期刊主要指杂志以及各大院校的学报;第三类是文摘及复印资料。
   资源收集是进行教育科研的开始,查询与课题相关的资源是一个大劳动量的工作,要找这么多的资料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是可能当时硬条件不允许,身边没有这么多的书等着教师去查;二是人力不允许,教师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去查询。但好在现在很多书与报纸杂志文章都在网上以电子版的形式呈现,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本来就在教学生如何在网上更快、更便捷、更准确地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就掌握了在网络上查询资料的很多技巧,所以相比一般教师将会用时更短,效率更高。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网络查询一般用百度、谷歌等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其实,在查询相关专业知识时还可用目录搜索的方法,如果要找更有权威性的相关资料,还可以去相关的专业网站获取所需要的资料。甚至笔者在工作中也尝试过,把要查询的相关资料分配到相关的课堂中,让学生一边学习上网查询的方法,一边完成布置的任务。几堂课下来,学生掌握了查询的方法,而笔者也能收集到更多相关的资源,为开始课题研究作了充分的准备,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并且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为他们将来成为一个研究型的人才作了准备,真是一举多得。
  
  优势二:内容多变化,领域拓展更前卫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当前信息技术知识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更新速度更是令人目不暇接,这种快速变化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做有心人,去摸索,去探究,敏感地捕捉随时随处可研究的课题,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拓宽视野,形成理论,找到教育科研的方向,不像有的课程因几十年不变的教材与思想导致其研究方向与内容变得狭窄。例如,前几年我校计算机很少,笔者开展了“微机房合理安排学生座位的实践与研究”、“让学生练习快速打字的方法探索”的课题研究;网络刚普及时,笔者又进行“学生上网利与弊的探索”的课题研究,现在网络在课堂上得以普遍应用时,笔者则提出“如何使用专题网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农村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最近几年又在运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教学,所以又可以提出与之相关的许多课题,可以进行电子白板与信息技术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也可以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一起进行相关实践与研究。研究的课题紧跟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信息技术研究的领域更多更广,与其它学科比起来更加前卫、更有时代特点。信息技术是前卫的学科,所以教信息技术也需要比较前卫的教师,在教科研上我们也要做个前卫的研究者,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学科的特点。
   优势三:功能多样化,课程整合更有效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工具性非常强的学科,它与每一门课程都能有机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的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法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
   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增强课程整合意识,让学生处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从而有所体会和感悟,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例如,信息技术教师与数学教师合作进行“几何画板与数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学生对“几何画板”的学习,可以很好与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平面几何的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让学生借助“几何画板”更好地理解题目。又如,英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英语课中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个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因为信息技术带来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人机交互的功能,所以在个别化学习中有着巨大的优势,而且信息技术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影像和声音等多种方式来显示教学信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降低单一刺激的疲劳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经历一个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各科教师只有充分有效应用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最大功能,各个课程才能通过信息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科教师从研究中认识到信息技术能有效帮助其进行教学,这样也能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使信息技术教师找到前进的动力。
  一位教育科研成功者说过:“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的工作有了活力;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变得像一位学者;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我比先前更有信心。”虽然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搞科研有这三个优势,但仍然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脚踏实地地钻研下去、实施下去,这样才能让这些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教师才会有更好更广的用武之地,进行教育科研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工作的快乐与成功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原始义:一点儿折扣都不打,表示完全的、十足的。  造 句:我们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
摘 要:琼台师范学院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主要培养小学和幼儿园师资的師范院校,与时俱进、把握机会,以切实促进海南省基础教育发展为己任,通过基于“互联网 ”的教学实践带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体制机制的改革,并以教学研究引领和辅助实践,开启了构建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的探索之旅。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摘 要: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推进了智慧教室的建设,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智慧教室先进的软硬件设施为师生互动、设备互动、资源互动、环境互动提供了便利。文章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教学载体,通过拼图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对课堂的互动教学活动重新设计、再实施,总结归纳出提升课堂互动效果的互动模式,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慧教室;互动策略;拼图合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是学生掌握技术的基础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对理论课持有“无谓”、“灌输”、“无趣”的态度,无法达到理论与技术的共通认知,凸显理论课的堪忧现状。文章针对此现象提出几点策略,旨在促进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交互;情境类比;情感态度价值观;技术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A
摘要: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开展有赖于良好的协作,所以对其协作学习过程需要精心设计,作者以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中的一个协作主题为例,分析了如何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过程进行有效设计。  关键词:校际协作学习;积极互赖;小组自加工;社交技能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68-04    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
今天下午,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叫“用屁股写字”的游戏。老师说完游戏的名字,同学们都很好奇,纷纷问老师这个游戏怎么玩,老师说就是用屁股把字扭出来。一听是这样,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心里想,那肯定很有意思。  老师点名让一位同学来做示范,上台的是一位女同学,她的两根小辫子好像两只兔耳朵,可爱极了。老师在她耳边轻轻说了一个字,只见她歪着脑袋想了想,就把屁股左扭扭右扭扭,上扭扭下扭扭,最后像小兔子一样跳了一
“滴答,滴答……”是谁在树叶上弹琴?我竖起耳朵仔细听,啊,原来是雨点在树林里为翩翩起舞的落叶伴奏。  “沙沙,沙沙……”是谁在田野里歌唱?我睁大眼睛认真看,哇,原来是雨点在稻田里为沉甸甸的稻穗庆贺。  “叮咚,叮咚……”是谁在我们头顶说话?我伸出小手細细感受,哈,原来是雨点在花伞上为秋天送来阵阵凉爽。  听,雨点的声音多奇妙!
摘 要:以CNKI 收录的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文章为样本,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绘制翻转课堂研究知识图谱。发现国内翻转课堂研究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过程”两条路径展开,并形成三个热点知识领域;同时翻转课堂研究中存在缺乏多学科参与、保障条件研究重视不够、微观研究有待加强等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翻转课堂未来研究的若干建议,以期对深化翻转课堂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翻转课堂;知识图谱;高频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