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119257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编入了很多手工课程和贴合生活的美术素材,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美术学科的实践兴趣,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要充分结合美术学科的教学实际来进行,将教材与教学理念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动手、探究,从自主学习中体验美术真正的乐趣。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主体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美术学科的教学重点放在绘画技巧、鉴赏能力、艺术常识等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对美术的兴趣,以及美术学科所能带给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的潜在价值,这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挖掘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一、突出学科魅力,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美术本身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实是充满吸引力的,从孩提时期开始,人就具备了用画笔来表达内心感悟的能力,伴随着不断的成长,对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情感抒发和表达,同时得到心灵的抚慰和成长。美术创作本身具有内心映射和主观创作特点,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这一特点进行美术学科教学,运用美术学科的魅力来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将模仿创作变为自主创作。
  首先,教师可以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根本动力,因此,树立小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是开始一堂高效美术课堂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将教材课程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相结合来进行教学,通过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教学,可以最快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对学科的自主探究动力。
  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联想。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任何脱离生活而进行的艺术创作都会失去活力,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开始自己的艺术创作时就需要借助生活体验来进行,通过丰富的、真实的生活感悟,将自身的想法和感悟投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对生活美的感悟力和共情能力。
  二、注重“让学引思”,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就目前的教学方式来说,还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待提高。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不仅要从教学设计内容上进行改良,更要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建立,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感”,让学生从浅层的知识学习转入对学科内容的深度思考,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感受力的同时,搭建自身的思维架构。在以后进入高阶的学习,甚至踏入社会之后,在面对更加复杂的问题时,也能够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具有更加独立的思考空间和创作能力,真正成为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的学习型、创造型人才。
  通过让学生自行比较和绘画,就可以提高自身对色彩的认识,也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作热情;进而,教师再给学生展示一些利用明度渐变方法创作出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作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一些美好的事物。最终学生就可以创作出充满创造性和各具特色的美术作品,过程中不仅运用到黑和白,更运用到三原色与三间色等之前学过的知识,起到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
  三、分层因材施教,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发光点,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建立和维护也要有具体的区别教学,不能用一套方法套用到所有学生身上,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敏感区和天赋,来进行不同形式的美术教学引导和评价,让学生在自信心的建立过程中学会正面看待自己的特长和缺点,并能够更加积极地去进取和改正。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看待学习,看待成长,就能更加有动力,也会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督促,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落实教学实践,深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所学真正用于实践是任何一门学科的真正教学目的,区别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得到真正的认识和成长。在美术课程中,实践教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中去观察、去体验,感受生活能够带给艺术的创作灵感,并提升学生艺术综合素养和内在品质的共同成长。通过一系列的生活体验,学生通过笔触来表达“亲昵”一词时,就会更加有感触和立意,减少一些硬凹的情感表达,让学生学会用爱来抒发情感、提升感悟。
  五、巧用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传统教学一般采取教师单方面评价的方式對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判,不仅缺乏客观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评价不再局限于对成绩的单调评价,也不只是教师的职责,评价内容可以从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的方式来吸收意见和建议,提高评价的教学价值和内涵,让学生能够在互相评价中收获成长,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进而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去成长。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要分层次来进行,帮助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做到学有所成、有教无类。
  比如,有的学生画风较为粗犷,可能对于女生来说这种画风有些太过“狂野”,欣赏不来,但很多男生却很喜欢,并给出积极的评价;有的学生对于色彩的运用非常独到,教师就要抓住这一点进行积极的肯定,并引导其对明度、纯度和色彩饱和度的搭配进行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其艺术素养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阶段,小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艺术天赋的培养和开发尤为重要,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逻辑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艺术鉴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处于一个灵活、多维的思考状态,因此,美术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有利于学生抽象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这也对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信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课堂一定能够发挥出更加多彩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 陆逸群.在美术课堂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J].小学生(下旬刊),2021(6):109.
  [2] 栾莉娜.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2):15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大规模爆炸的信息时代,知识点的更新变化速度不断巨大提高,人们就必须不断地认真学习和不断吸收新鲜的知识。但人的身体时间和心神精力永远是有限的,对知识的吸收速度必然赶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多时候,人们为了追求知识学习的速度,忽略了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学习越来越浅显化、表面化,仅仅满足于浅尝辄止的阶段,学习质量严重下降。所以为改变这一现状,为追
摘要:新高考以专业为导向,前置了有关学生发展路径的生涯规划问题。高中阶段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促进学生终身发展。该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模块: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计,要紧紧围绕选科指导方向和职业发展方向的目标性教育为主线,还要更新教学方法和进行有效资源整合。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
摘要:幼儿入园焦虑给幼儿园带来诸多事宜的同时,让家长担心和焦虑,甚至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有效环境创设、家园配合、快乐游戏等有效策略,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快速开始幼儿园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入园焦虑;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每年9月新生入园,幼儿园门口都会上演一部现实版的“人间离别”剧:宝宝们哭天抢地、家长们忧心忡忡、教师们手忙脚乱……面对
摘要:乡镇中学的学生基础薄弱,偏科情况严重,尤其是数学学科,学科之间彼此存在关联性,数学基础底子打不好,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积极性,学习热情不高,进而厌学等。虽说经常被遣派去听一些专家学者们的讲座,但是理论性的学习指导对于乡镇中学的学生不太适用,本文基于乡镇中学学生的学情,探讨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希望能对乡镇中学数学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
摘要: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这四种数学基本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算需要推理,空间想象也需要有一定的运算和推理的支持,同时,空间想象也可以帮助运算和推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需要培养这几种基本能力,能力不是知识,是逐步培养的。手机软件让之前让不可控的因素变得可控,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强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手机软件;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学习要明责任感、存恐慌感、怀紧迫感,学习要全面系统、突出重点、勇于探索,学习要把握方向、讲求方法、持之以恒,要不断加强学习,从而达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之目的。  关键词:本领恐慌;看家本领;学以修身;学以增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要明责任感、存恐慌感、怀紧迫感  加强学习既是一种工作需要,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在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推动下,我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与传统时代相比已有较大差距。其中,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重要时期,因此,采取各类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势在必行。当前,诸多小学美术教师已逐渐改进自身教学工作中以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应该改变对教育的态度,为了深化小学音乐课堂建设,提高教育质量,要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审美认知,兼顾新导活动、设计与生成活动、多媒体教育活动等,为小学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强化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活力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音乐课堂开设
摘要:新课改,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影响就是需要在教学中,一改传统的老师整堂教授、学生做笔记学习,学习效果的检验仅通过考试成绩进行衡量的具体做法。其改革后,要求老师在教学环节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引导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结合高效课堂来说,意味着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先行之有效,教学内容恰到好处,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因此,本文围绕新课改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向教育领域推广新课改革以来,小学英语教师也同样要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由于小学英语教材中学习内容多数都与阅读类知识有关,并且很多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都是通过阅读来进行积累,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必须要提升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会重点探究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