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方案》中O韵母的问题分析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语拼音方案》错用汉字“喔”为o韵注音字,模糊混淆o韵与uo韵,否认普通话语音里“玻、坡、摸、佛”等汉字的对应基础音节是“buo、puo、muo、fuo”,几十年来造成小学汉语拼音教材编写及教学错误。针对《汉语拼音方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之关联的教材编写问题,学界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及时纠错。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 o韵母 问题分析
  《汉语拼音方案》自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起至今,实施已近59年了。一个世纪以来,汉语拼音作为一种科学、方便、实用的语言文字工具,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我国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发展科技、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拼音输入汉字被普遍使用,汉语拼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须臾不可或缺。
  在多年的汉语教授和学习中,笔者发现,在现行《汉语拼音方案》里,韵母o存在着极其特殊的矛盾性质,给教师和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带来不小的困惑。文章提出对o韵母的思考,希望借此得到汉语拼音教学者的关注。
  一、《汉语拼音方案》中用汉字“喔”为韵母o注音的错误及修改建议
  (一)《汉语拼音方案》选择汉字“喔”为韵母o的注音字是错误的
  1. 《汉语拼音方案》里的o韵母是单韵母,不是复韵母uo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制定的三原则是国际化、音素化、标准音原则。国际化原则,就是字母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音素化原则,就是用音素来描写音节;标准音原则,就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
  《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通用的26个拉丁字母记录普通话的32个音素。普通话音素表规定了用拉丁字母书写汉语语音音素的办法。
  从普通话音素表中我们看到,拉丁字母o记录书写了普通话的音素o。
  普通话的音素o可以独立成音节。音节是从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由一个或几个音素按一定规律组成。在汉语里,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在《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拉丁字母o所表示的是单韵母o,单韵母o独立成音节写成汉字“喔”,“喔”字的读音是ō。也就是说,读准了“喔”字的读音,就是读准了单韵母o音。
  我们知道,韵母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单韵母是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复韵母是由两个或三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元音是在发音过程中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一个元音o构成的o韵母就是单韵母。那么,给o韵母注音的汉字肯定就应该是单韵母读音的汉字。但问题是:韵母表中作为给单韵母o注音的汉字“喔” 却是个多音多义字,它有两个讀音:一个读“ ō ”音,由单韵母o独立成音节;另一个读“wō ”音,是复韵母uo自成音节。难道单韵母o可以有两种读音?答案是否定的:不,单韵母o只有一个读音。所以,我们肯定地认为:汉字“喔”既然还有复韵母读音,就不可以为单韵母o注音。
  笔者认为,在现代语言环境里用多音多义汉字“喔”为单韵母o注音是错误的。
  2. 权威字典、词典里的“喔”字是多音多义字
  (1)《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本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的小型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一部小型汉语字典,堪称小型汉语语文辞书的典范。
  ①1979年12月修订的第五版《新华字典》336页o韵母、o音节栏目收录“喔” 字,它有“ō”和“wō”两个不同读音,是个多音多义字。
  既然“喔”有“ō”和“wō”两个不同的读音,《汉语拼音方案》却用“喔”字为单韵母o注音,初学拼音者在学习单韵母o的发音时,根据o的注音字“喔”,是不是会有到底是读“ō”还是“wō”的困惑?
  ②2015年4月第59次印刷的最新版本《新华字典》第11版369页o韵母、o音节栏目里没有“喔”字,只有“噢、哦、嚄”三个汉字字条;在522页uo韵母、wo音节栏目里有“喔”字字条,读“wō”音。
  最新版《新华字典》收录的“喔”字读音,只念复韵母uo,不念单韵母o。《汉语拼音方案》以复韵母“喔”字为单韵母o注音显然是错误的。
  (2)《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语文词典,是高考阅卷、播音主持、报刊编辑、法律裁定和制定、修订国家有关语言政策法规的重要依据,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任务,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一直以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喔” 字就是多音多义字。2016年9月第7版第560次印刷的最新版本《现代汉语词典》里,收录的 “喔” 字是个多音字,有“o”和“wo”两个不同的音节:967页o音节栏目和1377页wo音节栏目分别收录“喔”字字条。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喔”字是有两个不同韵母读音的多音字。“喔” 字有两个读音肯定给初学者带来困惑。
  根据以上分析,最新版《新华字典》收录的“喔”字,不念单韵母o,只念复韵母uo;《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喔”字,不只念单韵母“o”,也念复韵母“uo”。总之,在这两本最具权威性的语文辞书中,“喔”并不是或并不仅仅念作“o”。《汉语拼音方案》以“喔”字为单元音、单韵母o注音,会使拼音初学者把“o”误念为“uo”。因此,可以确定,《汉语拼音方案》以“喔”字作为单元音、单韵母o的注音字是错误的。
  3.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规定:“喔”字统读为wō音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对“统读”的意思解释是:“条目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涉及此字的所有词语均读此音。”也就是说,“喔”字只有一个读音—— wō 。显然,《汉语拼音方案》以“喔”字作为单韵母o的注音字是错误的。   其实,关于“喔”字的读音早在1985年12月颁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里已统读为wō音。2016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再次发布了2016年5月定稿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喔”字仍统读为wō音。根据《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近30年来对“喔”字统读为wō音的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更应该改正用“wō”音汉字“喔”作为单韵母“o”的注音汉字的错误。
  (二)改正《汉语拼音方案》中用汉字“喔”为韵母o注音的错误
  1. 选择汉字“噢”为《汉语拼音方案》o韵母的注音字
  (1)在《新华字典》最新版本第11版369页o韵母、o音节中,收录有“噢”字字条,且只有一个读音,可以作为o韵母的注音汉字。“噢”字条目的解释是:“‘噢’,ō音、叹词、表示了解;例句:噢,原来是他!噢,我懂了。”
  (2)在《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第7版967页o音节中,收录有“喔”“噢” ō音字条, “喔” 字注明是多音字,其中一个读音、字义与“噢”同。“噢”字只有一个读音。“噢”字条目的解释是:“‘噢’,ō音、叹词、表示了解;例句:噢,原来是他!噢,我懂了。”
  “噢”是单元音、单韵母、单音节字,而且只读第一声,教师教学时采用“噢”字,更能在情景教学中释义并引导学生体验掌握,读准o音。采用“噢”字作为o韵母的注音汉字比“喔”妥当。
  2.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进行词典修订
  由于一些原因,《现代汉语词典》还是收录多音多义字“喔”。《现代汉语词典》应该严格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进行词典修订,只收录“wō”音“喔”字。
  如果权威字典、词典里只收录uo韵“喔”字,没有了o韵“喔”字,那么《汉语拼音方案》用汉字“喔”为o韵母注音的错误就更为明显,改正也就更有必要。
  上述做法,可以确保《汉语拼音方案》o韵母的注音字能帮助准确读准单韵母o。选择单韵母汉字为o韵母注音,不但有助于汉语拼音学习者依据注音汉字正确地读准韵母o,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小学拼音教科书及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问题,有利于我们学好汉语拼音。
  二、《汉语拼音方案》bo、po、mo、fo四个音节的书写错误及修改建议
  (一)关于bo、po、mo、fo音节的疑虑及看法
  普通话里,21个声母与39个韵母按照语音配合规律,可以拼出四百多个基础音节。其中,有四个基础音节的拼音很难掌握,且连带产生了拼音教学的诸多困难。普通话中,“玻、坡、摸、佛”四个基础音节写成bo、po、mo、fo,但是用声母b、p、m、f与单韵母o相拼,是拼不出标准普通话“玻、坡、摸、佛”的規范语音的,而用声母b、p、m、f与复韵母uo相拼,却可以拼出。《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不把这些音节直接写成buo、puo、muo、fuo,而要写成bo、po、mo、fo呢?追溯历史,这个问题存续已久了。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了解问题产生的缘由,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1.确定普通话里存在的是buo、puo、muo、fuo音节,不是bo、po、mo、fo音节
  我们知道,普通话是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在现代语言环境里,北京语音里汉字“玻、坡、摸、佛”等字的标准读音是buo、puo、muo、fuo,没有bo、po、mo、fo音。
  声母b、p、m、f与单韵母o拼合发出的声音,在普通话音节里是不存在的,只存现于声母呼读音中。声母b、p、m、f与单元音o相拼时,气流分别冲破双唇及唇齿阻碍,音位由闭合的辅音音位移动到打开的元音o时结束。在发音过程中,辅音、元音的音位都有变化,尾音o前应该无介音存在。这样的音节在普通话中不存在,因为普通话中无对应语音的汉字。这样的音节只适用于目前采用的声母呼读音概念的发音。(有关声母呼读音的问题,将在下一部分论述)
  2. 用bo、po、mo、fo记录的普通话“玻、坡、摸、佛”的音节,并不是实际语音,而是一种学术需求的音节描写形式
  普通话“玻、坡、摸、佛”音节发音时,实际发的是buo、puo、muo、fuo音。对于bo、po、mo、fo四个音节发音时o韵前有u音的事实,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的专家在解释时,给出的回答是:①b、p、m、f与o相拼时,口、舌、唇发生变动,产生了音位变化,u音存在,但o音明显,所以,u音可以省略。②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时,决定拉丁字母bo、po、mo、fo为书写四个基础音节的办法,是考虑到丰富o韵母栏目音节的需要。③对这四个音节采用模糊拼读概念,不专门提出讨论。
  尽管专家的解释极力回避bo、po、mo、fo 四个音节发不出“玻、坡、摸、佛”汉字读音的问题,但明确给出了如下信息:第一,实际发“玻、坡、摸、佛”四个汉字音节时,声母与o音之间有u音;第二,bo、po、mo、fo音节是buo、puo、muo、fuo音节的缩写;第三,这是丰富o韵栏目音节的需要,用bo、po、mo、fo的声韵配合充实o韵栏目,实现现代汉语o韵母声韵配合的丰富性。第四,这是方案制定时就存在但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对于专家关于bo、po、mo、fo 音节的有关解释,笔者表示尊重,但也认为,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用汉语拼音字母记录音节的实际发音,正视现代汉语语音事实,改正bo、po、mo、fo基础音节的拼音书写错误,可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使得学习、掌握、推广普通话的效果会更好。
  (二)正视现代汉语语音事实,改正bo、po、mo、fo基础音节的拼音书写错误
  我们应该秉持科学精神,尊重普通话语音现实,实事求是,将o韵母一栏的bo、po、mo、fo音节删去,增添uo韵母一栏的buo、puo、muo、fuo音节。   ⒈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更改bo、po、mo、fo音节的书写方法
  (1)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正视普通话语音事实,更科学地记录普通话语音。分析“玻、坡、摸、佛”四个汉字音节的发音,用拉丁字母记录下来的是buo、puo、muo、fuo音,这样的记录,真实、科学地展现了“玻、坡、摸、佛”音节的语音全貌,是符合方案制定的三原则的。原来书写“玻、坡、摸、佛”四个音节,用bo、po、mo、fo的办法,用一个拉丁字母o记录了两个普通话音素u、o,用单韵母o表达了复韵母uo,这样的记录,表达了错误的语音,混淆了韵母概念,也违背了方案制定的三原则。
  (2)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不影响普通话音节的总体数量。以前,为了丰富o韵母一栏的声韵配合数目,虽把buo、puo、muo、fuo音节书写成bo、po、mo、fo归入o韵母栏内,但uo韵母与声母b、p、m、f配合一栏还是空置的,更改后,buo、puo、muo、fuo音节还原回uo韵母一栏,这并不影响普通话音节的总体数量。
  (3)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用字母真实记录普通话语音现象,与原有的其他拼音规则不冲突,也无需另外制定拼音及书写规则。
  原声韵配合表里,无buo、puo、muo、fuo音节,把bo、po、mo、fo改写成buo、puo、muo、fuo后,与原有拼音规则没有冲突。
  按国家语委专家所言,buo、puo、muo、fuo音节中u音可省略,那就应该另外制定有关这四个音节的拼音省写规则,比如,uo前面加声母b、p、m、f的时候,写成o。但是,把bo、po、mo、fo改写成buo、puo、muo、fuo后,直接展现了音节全貌,可有效避免o韵与uo韵的混淆,所以可以不需要再另外制定拼音及书写规则了。这样,还可减少教学负担,也可避免小学教材编写及教学的问题。
  (4)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可以更好地教学拼音。把bo、po、mo、fo改写成buo、puo、muo、fuo后,展现了音节全貌,可直接区别uo韵与o韵读音的不同,比如区分o、uo韵母,读准o韵母,读准声母呼读音等,可以帮助学生运用现实语言环境读准汉字、读准拼音,提升自身语言能力,增强自信,避免发音矛盾,减轻教与学的负担。
  (5)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改正bo、po、mo、fo音节的书写错误,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问题,促进小学语文汉语拼音的教学。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写是基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如果方案把自身矛盾的问题解决了,小学语文拼音教学内容的编写就有章可循。事实是,目前“玻、坡、摸、佛”音节中的o韵母的读和写不一致的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地误导了单韵母o的教学,误导了声母b、p、m、f呼读音与注音汉字的读音,造成了师生在拼音教学中的困惑。
  2.承认buo、puo、muo、fuo音节的存在,增加拼写规则
  教师在教授b、p、m、f与o韵母的拼写时,经常要强调:“b、p、m、f只与o拼,不与uo 拼。”这是针对学生常常把“玻、坡、摸、佛”音节按实际读音写成buo、puo、muo、fuo现象的提醒。试想,明明念的是buo、puo、muo、fuo,但是写下来却要写成bo、po、mo、fo,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拼写规则说明一下,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怎么弄得明白呢?
  在承認buo、puo、muo、fuo音节存在的前提下,若要坚持保留bo、po、mo、fo的书写形式,那必须增加拼写规则。可修订、增加拼音省写规则:uo前面加声母b、p、m、f的时候,写成o。修订增加这条拼写规则,可以解决“玻、坡、摸、佛”四个音节读和写不一致的问题。但是,显然,这不是一个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增加了一条拼写规则,也相应地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
  正视现代汉语语音事实,改正bo、po、mo、fo基础音节的拼音书写错误,就是用拉丁字母buo、puo、muo、fuo如实记录书写普通话“玻、坡、摸、佛”的音节。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对学习汉语拼音利大于弊。
  (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摘 要】“交流平台”是人教版教材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在语用视角下,立足教材,探索“导学式”交流、“自主式”交流、“浸润式”交流、“整合式”交流等教学策略,充分挖掘“交流平台”的教学价值,能促使这个“小板块”发挥 “大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言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交流平台;导学式;自主式;浸润式;整合式  “交流平台”是人教版教材“回顾·拓展”模块下的一个小板块,旨在引
摘 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现场访谈,对承德市丰宁县的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与了解,发现丰宁县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校长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非常到位,对国家学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力也很强,他们建立的“三个纳入”“三个确保”和“一个重点”推进的学校体育工作措施实施到位。从丰宁县第四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我们对学校层面是如何貫彻落实以及执行国家学校体育政策有所镜鉴和启示。  关键词:丰宁县;学校体
【课文简说】  《鞋匠的儿子》描写了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一些态度傲慢、自恃上流阶级的参议员们羞辱他是鞋匠的儿子,林肯凭着自己的智慧,以真诚的话语化“嘲笑声”为“赞叹的掌声”,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又化解了与参议员们之间的矛盾。在林肯的眼中,父亲是他情感的寄托,是他骄傲的资本,是他做人的表率,是他做事的榜样。普通的话语耐人寻味,朴实无华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显示了演讲的魅力
【教学目标】  1. 学习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现在……”的句式说话,并理解“不断提速”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初步运用生字组词法理解“创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等词语,了解“绿色环保”“海拔”“世界屋脊”三个词语。  3. 会写“晚、新”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车的故
关键词: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论文报告会;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体育名师教改联盟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1-0084-02  2019年12月7日至9日,适逢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成立6周年之际,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专题科研会议在厦门举行,会议包含三个内容:首届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论文报告会、国家
高效的语文课堂有两个标志:一是教学目标制定恰当;二是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语文教师需要练就一双慧眼,一颖慧心,准确定位核心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否则耗时低效,对学生贻害无穷。  曾前后两次教学《少年王冕》一课中“七泖湖雨后美景”的内容,使我意识到教师对文本把握的深度及调控能力决定了课堂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效率。  初次教《少年王冕》时,我抓住王冕“孝敬母亲”“自强不息”两方面特点引导
【教学设想】  《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讲述的是伯牙弹琴,钟子期必能听懂琴声描绘的内容,钟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破,再也不弹琴的故事。这是流传千古的知音佳话。学习这篇小古文,一是要读懂古文,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要受到知音文化熏陶,懂得良好的艺术修养、真诚的朋友情谊能够丰富人的心灵,成就人生的美好。教学此课,设计三个教学板块——读课文、说知音、品心情,旨在通过充分的语文活动,
近阶段,笔者听了许多研讨课,发现很多教师都从“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去预设教学,践行课堂,但或多或少总会出现拔高目标或对学生兼顾不全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除了深入研究文路和教路之外,对于学路的基点没有很好地把握。而学路的基点正是需要教师融入生本教育体系方法论指出的“以学定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组织教学前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做充分了解,只有建立在这样的基点上,课堂才会出现有效的基调,学生的课堂
随文练笔现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中—道亮丽的风景。然而纵观当前诸多的课堂练笔,抒写感受似乎霸占了练笔的全部领地。于是乎,缺乏语言技能的无感之叹中夹杂着太多的空话、套话、假话,随文练笔成了无味的“鸡肋”。我们不妨聚焦某教师在《嘱咐》一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片段:   师: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母亲说?请拿起笔写下来,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   (数分钟过去,多数学生只写了寥寥数语)   生:母
《雾在哪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充满童趣,很受学生喜欢。基于教材以人文精神与语文素养双线编排,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特点,上好《雾在哪里》一课,要在“精准、扎实”两词上下功夫,从而落实课程目标。  一、围绕课标,精准定位教学要点  《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哪些,如何精准定位教学点?关键在于要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