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旅馆:意外之旅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青旅虽好,也不要过分迷恋哦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外出旅游住青年旅馆已经是家常便饭,而且在我的眼中,青年旅馆已经褪去了文艺青年的那份向往和激情产生的光环,不过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落脚地罢了。不过回想起自己最初几次住店的经历,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青年旅馆的由来
  1909年,德国一位名叫理查德·斯尔曼的教师带领一班学生徒步旅行,途遇大雨,只能在一个乡间学校里,以稻草铺地当床,度过了艰难的一夜。彻夜未眠的教师,萌发了建立专门为青年提供住宿旅馆的想法。
  理查德·斯尔曼主张青年走出校门,亲近自然。他说:"所有的男孩女孩都应该走出校门,参加远足,留宿青年旅舍。"他带着这一想法四处游说,最终为人们所接受。
  1912年,世界上第一个青年旅舍在德国一个废弃古堡中诞生, 并奠定了青年旅舍的基本结构,即以"安全、经济、卫生、隐私、环保"为特点,室内设备简朴,备有高架床、硬床垫和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小桌椅、公共浴 室和洗手间,有的还有自助餐厅、公共活动室。 受到了青年人的广泛欢迎。仅一年后,青年旅舍即达到83家,共2.1万个床位。1932年,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在阿姆斯特丹成立,目前共有60多个成员国及 20余个附属成员,共有青年旅舍四千多家,床位数达到3500万个,有国际会员超过400万人。今天,青年旅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连锁组织,世界 上有1000万青年旅游者在使用青年旅舍。
  走廊尽头的房间,男女混用的卫生间
  大学毕业那年,第一次一个人出国去玩,目的地是泰国。如今的泰国已经俨然中国人度假的“后花园”,而勇敢的中国人近些年也是闯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那时候,我还没出门就已经被各种有关泰国的奇葩怪谈灌了一耳朵,什么更衣室女子被卸掉四肢当怪物展览啦,南阳十大邪术啦,人家看你一眼就能给你下降头啦,别住走廊尽头的最后一间房等等。
  偏偏到泰国的飞机晚点,抵达曼谷机场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待我到达位于世界背包客大本营的考山路,已经是半夜1点多了。不过考山路是一个各国人民可以尽情喝酒嗑药放浪形骸的地方,半夜一点不过是夜生活刚刚进入高潮的时段,因此到处都闪烁着霓虹灯,酒吧里的音乐震耳欲聋,满街都是哼唱着扭动着的人,卖酒的小车和卖烧烤小吃的摊子,街角还有衣着暴露的性工作者和交易嗨药的人物出没。
  而我的青旅就在这条街的某处拐进一条慢摇吧集中的地方,再钻进一条小胡同里,便是。幽暗的小胡同尽头亮起的温暖的橘黄色灯光让我的心充分得到了抚慰,白色的三层小楼和种满了绿植的天井让人觉得这个青年旅馆相当有氛围,隔绝了外面的喧闹。只不过,前台的大妈带着我爬上三楼,向走廊的尽头走去,让我在心里顿时咯噔一下:不会是最后一间屋吧!结果不详的预感是真的,果然分给我的就是最后一间屋。狭窄的小屋里别无长物,一张单人床,一张桌子,一盏灯,一个吊扇而已,看着还挺干净,合人民币40块的单人间或许这样也是不错了。浑身是汗地躺下,在曼谷闷热的夜里,头顶上的风扇嗡嗡作响,开着又吵又直吹头,关掉又热,辗转反侧到夜里三点才勉强睡着。
  而凌晨5点来钟的时候,在考山路上彻夜狂欢的“鬼佬”们咋咋呼呼地回来休息,又让我在朦胧中醒来,当然还有外头传来的摩托马达声和狗吠声,好吧!城市的清晨到来了。又迷糊了两个小时后,我平生第一次用了青年旅馆男女混用的洗手间,也算是涨了见识。在我后来住的许多青年旅馆里,都是男女分开的洗手间,不过这生平第一次见的男女混用洗手间倒也没有如何夸张。中间一排洗脸池,左手是一间间隔开的独立洗澡间,右手是一间间独立隔开的马桶间,大门一关,谁也看不见谁,还是很好地守住了男女之大防的。打开莲蓬头,只有冷水,出得隔间门来,只见对面走出一个满身花绣的大哥,忽然想起青旅门口贴的告示:“如果打算纹身,请向前台说明,以免下次出现认不出了。”跟昨天还是个男朋友,今天就变成了女朋友的段子一样,但在现实中一本正经地讲出却更好笑了。
  奇奇怪怪的人和有趣的新朋友
  青旅开放的空间,多人住在一个宿舍里,共用厨房做饭等构造,增大了人们交流的机会。而且轻松自在的环境,这一点是不管千人一面,刻板无聊的商务旅馆,还是奢华精致的大酒店都很难做到的,在那些地方,人们不免总是板着面孔,守着戒备,优雅地打扮,高尚地谈吐,实在很难接地气地胡侃瞎聊。
  青旅是个各种奇奇怪怪的人云集的地方。在巴塞罗那的一家青旅,我住了一个十四人间,有史以来住过的最多人的宿舍。推开门的一瞬间,就只见一个只穿着大花裤衩的大叔的屁股,还没等我震惊完毕,大叔就哈哈大笑着转过身握了握我的手,热情地自我介绍起来,他和自己的几个朋友是从智利来西班牙旅游的,大家准备晚上去泡吧,并且积极邀请我前往。想来这拉丁美洲的小伙伴来西班牙旅游没有什么语言文化壁垒,所以可能还挺常见的,只不过咱们东方人还是略含蓄,面对大叔这么热情的邀约,还是婉言拒绝了。大叔倒也并不介意,转而继续跟已经在屋里叽叽喳喳聊个不停的几个美国大妞热络地打起招呼来。大妞们倒也豪放,几个人迅速就勾兑好了晚上泡吧的计划,变魔术一样迅速把衣服换掉就出门了。剩下的几个人就属于温柔安静型的了,其中一个女孩来自克罗地亚,在巴塞罗那已经晃悠了两个月,就一直住在这间宿舍里,平日里在咖啡馆打打工,学学西班牙语,逛逛博物馆,非常地优哉游哉。对于每年休假都要跟老板斗智斗勇,很难放下身边的一切实现“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去看看”的想法的中国人,对此只能羡慕嫉妒恨了。大家闲扯到11点多,就非常注意地放低声音把顶灯关掉,不影响他人休息了。而那些泡吧的大妞大叔,隐约之间是在凌晨回归的,别看都是豪放之人,却在公德和素质上毫不含糊,简直是悄悄溜回来的,若不是我这样睡得很轻的家伙,根本都不会知道他们的行迹。
  而在德国的青旅里,我则捡到了同游的游伴。四人间里住了个日本女孩和一个韩国女孩。日本女孩非常健谈,率先就跟其他人打了招呼,打破了僵局。由于在美国留学的缘故,她的英语说得很不错,纯粹的美国口音,颠覆了过去所知道的日本人讲英语的可怕印象。而韩国女孩虽然英语讲得不大好,看起来也有点不苟言笑,但却是个牛人,她独自一人从韩国出发,到中国玩了一圈又从北京坐上中俄列车,沿途把蒙古国和俄罗斯都玩了个彻彻底底,然后从俄罗斯又来到了欧洲,准备最终从英国返回。大家天南海北无所不聊,把自己之前的旅游经讲了个遍,又互相晒了一遍在德国已经积攒下来的照片,然后三个孤独的青年定下了明日同游柏林,逛博物馆岛,看柏林墙,晚上再去看一场柏林赫塔的球赛的计划。
  而在日本,青旅的主人也成了有趣的主角。那是一个典型的宅男,戴着眼镜,一副很呆萌的样子。青旅的房子大概就是他们家的祖产,一个构造奇特的两层房子,主题是绵羊!门帘子就画着一只大绵羊,前台摆着一排各种各样的羊,房间里也到处可以看到小羊的装饰,非常可爱。宅男还有些强迫症,不管是小羊还是什么别的玩偶,只要被人弄错了位置,他就会很认真地摆回原位。我们问他上哪儿玩儿,能不能用走的,他总是挠挠头,皱着眉头,很严肃地说,这个很远的!你们要走很久很久的路啊!然后用圆珠笔在地图上圈出目的地的位置。等到我们实地走起来,发觉其实也不过如此,哪有很远啊!于是大家猜测,宅男可能是在家里呆的时间太久了吧。
  入住青旅就是如此,很容易就可以收获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尽管萍水相逢,大家或许此后不会再见,相交也不过短短这么一两天,但是如此也足以给这段在别处的生活增光添彩了。
  青旅并不适合所有人
  尽管对青旅留下了很多不错的印象,但是我还是想说,青旅并不适合所有人。曾经,青年旅馆就好像一个异国他乡的神话传说一样,如何便宜又好住,如何有格调,如何新潮又带感,引得无数文艺青年竞折腰。在中国的文艺圣地如丽江、大理、阳朔、拉萨等地,青年旅馆的招牌如同潮水一样涌来,俨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态度。
  但是传说终归是传说,在青旅度过的日子大多数是比较平淡的。小说一样精彩纷呈机巧百出的故事,很多时候只是故事,是不是好事者写的小说也不好讲。青旅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旅客,大家也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往往点头笑过便了,白天大家都在外面奔波于各大景点之间,晚上又有很多人热衷于夜生活,能见上几面就不错了。因此一度我还觉得有些理想破灭,完全不是大家都是好兄弟好姐妹不聊上几天几夜而且回国之后还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样子嘛!
  而且,青旅并不适合所有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忍受几个或是十几个人,有的甚至有男有女,挤在一间宿舍里,每个人作息时间也不同,必然会有互相影响打扰的情况。容易睡眠不好的人慎选。此外,共用洗手间等等设定,对于有洁癖和比较在意隐私的人,也并不适合。因此,为了格调和传说去追捧青旅,其实也不算什么可取之道呢。
其他文献
二哥作为披汶政府的总理私人代表来中国,我以为来玩一个礼拜,就回去跟同学们吹吹牛皮。我记得当时我们从仰光进入云南,中国政府的官员接待我们吃饭,我很不懂事地提要求说:我要喝可乐。接待人员面面相觑,他们不懂可乐是什么,最后用一种深红色的果汁招待了我。辗转到北京后,我们被安排住在北京饭店,这是当时北京最好的饭店,我不懂珍惜,老觉得不够好玩。  来到大北京,幸运“小人质”  不久到了中秋节,周总理和邓妈妈在
表达中国态度  中国领导人出访通常去三个地方演讲:当地名校、国会,或者在欢迎宴会场合。中国领导人的演讲是传递重要信息、表达态度、增进交流、促进友好的方式,也是领导人展现个人形象的舞台。  外交讲演是国家领导人在国外访问时在公众场合发表的公开讲话,在于阐述国家关于涉及双边和国际关系问题的观点、立场和政策,当今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互访发表演讲已是礼宾活动中重要项目之一。2014年7月8日,德国总理默
大渡口区劳动局副局长罗宣涛有一个习惯: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先给妻子邱祥敏和女儿兰兰一人一杯水,再回到厨房,将西红柿、黄瓜打成汁,混合酸奶给母女俩吃。最开始两人对这种怪异的早餐都很抗拒,但由于罗宣涛宣布了“强制”政策,所有抗议无效。“现在,我们已经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早餐,如果哪天吃不到还有些不习惯。”说起丈夫,妻子一脸的笑容,“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专制’,在我看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他重承诺。”   
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曾经这样赞美:毛里求斯是天堂的原乡,因为天堂是仿照毛里求斯这个小岛而打造出来的。而今,这个天堂的原型,已经成为全世界享受生命、解放自己的秘密花园。
搁架是唯一可以与墙融为一体的收纳家具。  美国诗人罗伯特·佛罗斯特在一首名为《修墙》的诗中写道:准是有什么东西不喜欢有一道墙吧。不过我却在寻找那些喜欢墙的东西,也就是集成式墙壁搁架系统,以填补我最近搬进的新公寓空间。搁架是唯一可以与墙融为一体的收纳家具。  公寓面积很小,所以只能靠那3米长3米高的墙壁来把我多年积累的书籍码上去了。对于墙壁搁架这个行业,我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一开始,就是从谷歌搜索的一
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展览室里,该公司自主开发的“星光中国芯”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星光”一号、二号……五代产品有序地陈列着。  作为第一颗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星光中国芯”系列产品被三星、飞利浦、惠普等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覆盖了欧、美、日、韩等广阔市场,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星光中国芯”成为世界芯片业耀眼的明星,但它还只是中关村的一个代表——短短20多年,中关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初在白宫南门外点亮了“国家圣诞树”。如今没有圣诞树都不叫圣诞节了,总统点燃国家圣诞树是自1923年以来的白宫传统,圣诞树的传统就是在此之前不久出现的。  在西方,从公元354年就开始在12月25日庆祝耶稣的生日,但是在早期欧洲的历史中几乎找不到有关圣诞树的记载。美国文化史家贝恩德·布伦纳在《发明圣诞树》中说,最早的记录出现在1494年,斯特拉斯堡市的书记员记载说,当地的习俗是新
在一座座金碧輝煌的酒店里体验各种娱乐项目,在一个个讲述历史故事的小路里谛听文明的回声,赏心悦目的小城,异样风情的街区,舒缓的时光传达着澳门的心灵独白。
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4月1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特恩布尔对两国关系表示赞赏。据美联社报道,特恩布尔在发表讲话时,称赞了两国去年签署的自贸协定,称该协定为澳出口商提供了重要的新机遇。  澳大利亚约三分之一的出口品销往中国,但中国对铁矿石、煤炭等资源的需求减少,给澳大利亚经济造成沉重打击。两国上一财年的双边贸易额同比减少6.3%。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说,澳大利亚将对中国游客和留学生试行
企业有资金,但缺少人才和作品支撑,而学院有人才、有作品,却无资金和市场。于是中国动漫陷入了一个怪圈:有作品无产品,有行业无产业。  在动漫产业链上,不管哪一个环节,只要做好就能做大做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打造自己的动漫产业,其实质是在打一场文化保卫战。    “产学研”铸就“动漫巨人”     2006年国庆期间,央视少儿频道在黄金时间播出重庆产动画片《麻辣小冤家》,一时间,剧中人物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