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6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z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漏诊,提高诊治水平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结果 16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9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消化性溃疡2例、慢性胃炎1例、胆囊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结论 临床医生应对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足够的认识,及时做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检查,以减少误诊率和死亡率,以提高技术水平。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系统症状; 误诊
  [中图分类号] R542.2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5-85-02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常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在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的临床表现或心电图表现时,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对于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认识不足,常常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本文对我院16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3例,女3例;年龄40~75岁,平均65岁。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确诊。
  1.2 临床表现
  上腹痛12例,伴恶心、呕吐10例,伴腹泻3例,血压下降5例。
  1.3 并存疾病
  高血脂症6例,原发性高血压5例,糖尿病4例,冠心病3例。
  1.4 误诊疾病
  误诊为急性胃肠炎9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消化性溃疡2例,慢性胃炎1例,胆囊炎1例,急性胰腺炎1例。
  1.5 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下壁心肌梗死11例,前壁3例,广泛前壁1例,前间壁1例。全部病例均行检查:心肌酶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1.6 治疗与转归
  本组患者诊断明确后予常规吸氧、监护、止痛、溶栓、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等对症治疗后,11例好转出院,3例因病情加重家人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
  2 讨论
  2.1 发病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有典型临床表现和典型心电图表现者较易诊断,一部分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者,容易误诊。特别是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及高龄患者无胸前疼痛而被其他症状掩盖,导致误诊漏诊而延误治疗,分析其原因为:①老年人冠状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对缺血有一定适应状态,尤其并发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衰退,对疼痛敏感性降低,痛阈升高,故急性心肌梗死时,可无胸痛的现象;②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收缩功能显著减弱,可能使原有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加重,而无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③大脑血管严重硬化,心肌梗死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脑动脉灌注不足所致神经系统症状;④因疼痛部位不典型而误诊,可出现牙痛、咽痛、下颌痛、颈肩痛、腰背部疼痛等,这是由于心肌缺血缺氧时,坏死心肌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胸交感神经节1~5,沿传入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可向C2-T10任何部位放射,故引起相应部位的疼痛。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部位的变异应有足够的认识,不可忽视特殊部位的疼痛与胸痛、全身症状的关系。本组均以上腹痛伴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等,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并有4例曾于1周内行胃镜检查。急性心肌梗死在我国1/3患者疼痛性质及部位不典型。据报道,以胃肠道表现为首发症状占15.7%~30%,以下壁心肌梗死为主。本组患者出现腹痛症状其机制为: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上腹部脏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脊髓神经元,经同一途径上传,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产生腹痛的感觉[1]。另外,迷走神经的传入感觉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等[2],易误诊为胃痛、胃肠炎等。因此,特别是老年人如出现与饮食无关的胃肠道症状,临床医生一定要全面分析病情,不要被消化道症状所迷惑,只注重消化系统检查,而忽视心血管检查,造成误诊。
  2.2 误诊原因
  临床医生缺乏对急性心肌梗死整体表现的认识,诊断思维狭窄,缺乏认真细致的检查,询问病史不深入,片面满足于一般检查,从而造成误诊漏诊。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变化认识不足,对疼痛部位变异没有足够的认识,临床上遇到牙痛、咽痛、下颌痛、颈肩痛、腰背部疼痛及腹痛等表现,而无相应体征,伴有胸闷、心悸、大汗、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不该有的心血管表现时,应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可能。而有些医生只注重局部现象,未能及时行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检查,从而造成误诊漏诊。
  2.3 诊治体会
  综上所述,中老年人在无典型的胸痛病史时,若出现以下情况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①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②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3];③出现上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又不能完全用胃肠、胰、胆疾病解释;④疼痛部位发生变异如牙痛、咽痛、下颌痛、颈肩痛、腰背痛、腹痛等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不能盲目片面地诊断为心衰、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胰腺炎、咽炎等。应及时做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的检查,以减少误诊率、死亡率,以提高技术水平。
  临床医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必须要综合考虑、结合病史、全面体检、避免只针对某一症状片面诊治,特别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注重查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这对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燕. 急性心肌梗塞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报告[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2(2):173.
  [2] 廖丹,王海龙.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梗46例诊断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71-3872.
  [3]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0.
  (收稿日期:2010-04-05)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早期诊断能力。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结核合并肺癌36例,全部患者均完成X线平片及CT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3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病例中,在原患肺结核的基础上并发肺癌27例,7例合并肺结核患者为诊断肺癌后被发现患有肺结核,误诊2例。结论 影像检查对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非常有价值,诊断需要影像密切结合临床,以利于早期诊
以粤北北乡香芋为试材,研究鲜切香芋在不同包装材料下的贮藏效果及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在4℃贮藏温度下,与对照(普通塑料薄膜包装)、聚乙烯塑料薄膜(PE)包装相比,贮藏的前12天,真空包
文章简介了消失模生产的特点,优势和不足;对我国颚式破碎机颚板;圆锥破碎机轧臼壁、破碎壁;锤式破碎机锤头、筛板;球磨机筒体衬板、隔仓板、篦板;中速磨辊等耐磨件;采用消失
会议
<正>一、实施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电网设备规模持续增大。近几年山东电网主网架500kV及以上变电站数量增速明显,1000kV锡盟-山东、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以及
会议
<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征拨、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 是在改革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运作机制.然而,由于“五统一”需要各部门的共识与
会议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会计行业与会计职业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虽然人工智能在提升会计工作效率、防范财务风险、抑制财务舞弊和提高会计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产生了积
<正>目的观察100例HIY-1初治患者接受HAART治疗48周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IV-1DNA含量变化,比较HIV-1患者不同亚型间PBME中HIV-1 DN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共
会议
通过对10个苜蓿品种第七年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全年鲜草产量在2 072.10~3 160.16kg/hm^2之间,保丰苜蓿最高, 加拿大ST最低;干草产量在579.94~1 006.54kg/hm^2之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世人皆知的技术,受人关注,被人认可。3D打印技术和传统制造相融合配套能够在无模具生产的情况下,保证铸件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生产成本。结合军工企
[摘要] 目的 通过对新余市渝水区2005~2006年“六一”集体儿童体检资料的分析,从而了解新余市渝水区3~6岁儿童的体格发育和患病情况。方法 在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对新余市渝水区所有集体儿童进行一次全面健康体检。体检结束后,统一使用《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重参考值及评价标准》对所有体检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结果新余市渝水区集体儿童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排位(%):贫血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