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色彩反向教学初探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色彩反向教学的方法
  
  1 理论知识的教学不在教室单调传授。理论知识通常都是先教给学生,然后再去感受色彩,应用到画面,这样会使很多学生理论与实践互不相干,色彩的三要素倒背如流,但应用不到画面上,进步缓慢。理解是认知的前提,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充分去感受它。那么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先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缤纷世界。让他们去看去找;哪些色彩最鲜艳,哪些色彩较灰暗,哪些色彩冷些、暖些等等。这样他们在回到教室以后能说出很多关于色彩的知识,举出很多例子。教师只要把他们认识到的知识点进行串接、必要的补充即可。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味。
  2 针对不同学生适时进行反向训练。有不少同学由于习惯的养成或者是认识的偏差,形成思维的定势,这样就阻碍了他们快速前进的步伐。此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方法。色彩教学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同的个体反映出来的情况会有很大差异,教师采取反向教学的目标也要因人因时而异。如,有些同学画色彩一直用大笔触快速概括地画物体,无论前后、主次均如此的话,就使画面缺少变化。要使这些学生很快有所改变,指导他们走相反的路,效果会很明显。可以让学生用小些的笔对主要物体进行深入塑造。针对那些习惯用小笔单个刻画,画面物体孤立、速度慢、画面不整等情况,就要果断地让学生改用大笔,快速地只抓大關系,不刻画细节,通过一阶段限制训练再让他们合二为一。这种反向的训练会使他们有一定的提高,事半功倍。
  3 不同的学习阶段逆向前行。色彩课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色彩教学不同阶段会出现很多不同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反向教学来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同学由于对一些色彩的偏爱会经常使用某几种颜色来作画,无论画什么物体,画什么色调给人的感觉都无大的变化,缺乏新意,缺乏应有的美感。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调整。反向训练应该是较为有效快速的方法,让学生有意识地避开这几种颜色一个阶段,尽量少用,甚至不用。训练一阶段以后再根据具体描绘物体进行练习,画面会有很大的改观。另一种情况是在进入色彩教学阶段后,由于离高考还有较长的时间,长期作业较多,对色彩的理解、分析较为全面。通过阶段训练后学生的画面效果会很好,但如果一直这样训练下去学生又会有阶段性停滞。此时,教师就应迅速安排学生进行短期作业的训练来弥补长期作业带来的对色彩感觉不灵敏、画面大的色彩感觉不生动等现象。而在考前以短期作业为主阶段也应该适当穿插进行长期作业。以防止学生深入刻画能力不足。学生通过这样长短相反的交叉练习会有阶段性的快速提高。
  
  二、色彩教学的技巧
  
  色彩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表现色彩的能力。近几年考试的形式基本是在静物写生与默写中交替进行。基于此,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 解决构图问题。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构图要完整、饱满,没有好的构图再好的色彩作品也无济于事。构图的同时还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主体关系、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
  2 明确大的色调。可以先画小色稿,(在作品右上角)明确大的基调(冷色调还是暖色调)。当然,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即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小色稿画完后,紧接着铺大的色调,为下一步深人做准备。
  3 进行深入刻画。这时要考虑如何进行塑造的问题,用色彩塑造形体往往会出现只有色彩关系而忽视素描关系,或只有素描关系而忽视色彩关系的现象。这就要求考生在作画时,须一边考虑色彩关系(注意考虑到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之间的变化),一边把握素描关系(黑、白、灰的层次)。根据以往的作画经验和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和理解,无论是写生还是默写,在作画过程中,还需注意物体所具有的个性因素,如色相、纯度、明度、冷暖等,把物体画得丰富而有变化。
  4 神似高于形似。将自己对物体的感受表现出来,不要单纯去追求客观色彩的真实和相似,这样很容易被局限在固有色里。色彩也难免单调。深入塑造具体物体时,力求用笔、用色准确、大胆,色彩层次要衔接自然,质感的表现也要充分,对于画面的主体部位要精心刻画,次要东西一带而过,切不可面面俱到,到处都刻画得很仔细,造成主次不分、呆板、没有层次和空间感的现象,也容易破坏画面的整体效果。
  5 调整完成。此时,要注意从色彩、素描、冷暖、空间等几个方面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克服花、灰、脏、乱这些问题,作品才能达到完美。 放飞理想,实现梦想,相信我们手中的画笔,定会描绘出一方蓝天。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动的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学习方法。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太空霄汉,下至千米岩层和近万米洋底以及各国概况,民风民俗等。这些复杂的知识内容,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使
目的:运用常规HE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肠癌、胃癌和乳腺癌局域淋巴结的微转移灶,显示免疫组化方法在发现微小转移灶中的应用价值,为肿瘤的准确临床分期提供更灵敏的
期刊
初中阶段,新授课是最重要的数学课型,它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最主要途径.新知教学,教师一般都会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匹配的探究活动,并以此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在
最近听了一名"职初教师"(刚刚入职不久)的新授课,课题是相反数,教师课前备课非常充分,也有很好的教学基本功,然而由于对数学教学内容理解还不深刻,教学过程还有需改进之处.一
一、明确时政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1中学时政教学的目标。学校对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形势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成功,情商因素占有很大的分量。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政治教育教学中,却非常重视对学生智商的培养与训练,轻情商的培养与训练。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校政治教育中,重视学生的情商的开发,有意识地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情商,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美籍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
目的:探讨几种简易胰岛素抵抗(IR)测定方法的准确性,为临床评价IR提供客观指标.方法:用基础状态法中4种不同表达方法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IR程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