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wa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写作时往往会出现无从下笔的现象,写出来的作文也大多思路混乱、逻辑不清晰。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确立中心点找准写作方向”“利用关键词构建写作框架”“巧用修辞丰富写作内容”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借助思维导图研究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学会根据一定的内容,利用日常所学的知识和表达方式,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发展成书面语言技能。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所以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多依赖于“范文”,作文的思路和内容都和范文类似,甚至是照搬情节,缺乏自己思考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去套格式,写作离不开范文的指引,更别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或者思路清晰、语句通顺的文章。美国图论学者哈里说过:“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枯燥乏味的语言容易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激发和整理思维的工具,将人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历,针对基于思维导图所开展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发表个人认识与看法。
  一、确立中心点找准写作方向
  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会垂头丧气,甚至怨声四起。用学生的话就是“又要写作文,都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从他们的表现不难发现,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情绪在于不知从何下手,即没有写作方向。其实每篇文章都会有特定的中心点,这就要求学生看完写作要求后要找准中心点,就好比思维导图的中心点,先确立下来,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点自由思考。把每一个能想到的词语或者图片用关键词的形式记录,整合成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记录,让写作思路可视化,帮助学生找到写作的方向。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身边有特点的人”。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着急让学生动笔,而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目。吕叔湘老先生说过:“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读写‘题中应有义’,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笔者注重引导,先让学生确定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从题目中,学生不难发现这是一篇写人的作文;接着又问他们写什么人,学生也能马上回答,写身边的人;最后笔者又问,我们身边有形形色色的人,是不是都可以写呢?有的学生说是,也有的说不是。通过再一次引导学生审题,他们都能异口同声告诉笔者,要写有特点的人。于是作文的中心点就出来了,就是“有特点”。确定中心点后,引导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把能联想到的一些词语,可能是飞毛腿、乐于助人、智多星、勤奋好学等,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可以根据所想到的内容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形容特点的词语作为中心点,把它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点,向外发散出去。有了中心点,学生的写作就有了方向,思路也就慢慢变得清晰可见。
  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在确定突出中心主题的基础上,图表的延伸性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联想,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利用关键词构建写作框架
  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难题后,学生又面临另外一个写作的难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写。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光有思路和主题是不够的,还要构建起一个写作框架,把已经掌握的素材有条理地写成一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文章。试想一下,如果连写作框架都没有,怎么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提炼整体思路,在思维导图上思考段落布局,在每个分支上都标注清楚关键词,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到一个词语,从而起到一个提示的作用。以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理清文章的脉络,所有的内容——哪些需要写进作文中,哪些需要整合,哪些需要详写,一目了然。这样写作文,一下子就可以构建好框架,学生再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看图画,写一写”的习作要求学生观看图画,按一定的顺序把自己观察到的画面描述清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先观察图片,看看天上有什么,学生回答有各种各样的风筝。笔者再问学生有什么样的风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词语或短语写在思维导图上,如:展翅高飞的老鹰风筝、色彩斑斓的三角风筝等。接着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放风筝的经历,观察人物放风筝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如:握、拽、举、喊、跑等。神态又是怎么样,如:笑眯眯、高兴等。笔者先让学生口头表达所看到的东西,然后提炼出关键词并在思维导图的分支上标注清楚。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篇习作的整体表达,又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性更加清晰。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气泡的形式,结合图片,然后学生进行可视化学习,把抽象的文字和图片结合起来,那么在写作时,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上清晰的思路、关键词的提示进行写作,不至于脱离文章主旨。
  通过实践发现,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学生的抽象思维变得可视化,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还增加了他们对习作整体构架的能力。
  三、巧用修辞丰富写作内容
  新课标中提及“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能畅所欲言。但是有话可说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句子表达的时候,语言单调,内容空乏。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怎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新课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是“笔者的植物朋友”,在学生构建好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部分内容的分支上补充一些可能会用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关键词。再结合思维导图上原有的关键词合理整合一下,这样文章的表达就比较生动。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把能想到的好词好句、古诗或者名人名言,还有一些课外积累的优美句子,在适当的地方用关键词句做旁批,把可以用的写作素材都罗列出来,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从而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使表达也更加形象生动。
  总而言之,把思维导图当作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语文作文教学中,确实获益良多。不仅有利于学生找到写作方向,还能帮助学生巧妙构思,让他们提取有用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继续探索这种方法,并应用到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出更多内容丰富、有真情实感的高质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胡广晓.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3).
  [2]杨海燕.借力思維导图,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3]杨轶.思维导图辅助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天水:天水师范学院,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写字是一个艰苦、枯燥的过程。本文针对低年段写字教学提出了的策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适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利用儿歌趣味写字,安排适当的练习帮助学生学习写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书写的乐趣和成功感,使他们爱写,乐学,会写。  【关键词】低年段;写字;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小学一、二年应该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处于基础地位,是实现其他三个“全面”的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离不开全民守法,尤其是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了解我国基本制度、法律体系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内涵与精神,才能更好地明辨是非,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形成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是学校教育。课堂教
【摘 要】“研学后教”是以“研学问题”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形式,以教师的“后教策略”为原则的课堂。关注课堂生成性,需要运用“后教”把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常用的后教策略有:统领性策略、针对性策略、适宜性策略、总结性策略。教师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中要恰当地运用“后教策略”,帮助学生习得新的知识体验。  【关键词】研学后教;生成性;后教策略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
摘 要:折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之一,既是一种手工艺术,又是一种手指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折纸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受到折纸艺术美的熏陶。文章简要介绍折纸的历史和现状,并阐述美术课堂进行折纸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探究折纸学习与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彰显折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的魅力。  关键词:折纸;民间艺术;小学;美术课堂  我国历史悠久,优秀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状态,2020年的这个春节是中国历史上所没有过的,新冠病毒也是人类迄今为止遇到的最难缠的对手。人们无助、恐慌……疫情暴发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习近平总书记一声令下,全民总动员……体现出超强的国民动员能力和战时极端条件下的社会管控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使我们每个人置身于抗疫的“战场”。无数勇士挺身而出,逆向而行,不顾生命危险,投身抗疫一线!病毒没有让
摘要:读写结合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是改变当前山区中学写作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写作综合水平的关键。针对山区中学阅读、写作资源较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读写机会也相对较少等现状,文章提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山区中学写作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以读带写,借阅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以写带读,借写作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读写结合,读写融合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山区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更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不断进行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才能更好地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自然科学能力有着一定的培养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能力,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及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提高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课题组以研究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辅助作文教学和写作,探讨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习惯、作文教学现状,采取个案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引领学生“认识思维导图—创画思维导图—利用导图阅读与写作”,构建了“导—画—说—写—评”为基础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思维导图;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党史学习教育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学校是青少年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思政教育应以党史为教育主线,根据党史资源的内涵特征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多形式党史教育。文章探讨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让学生在红色的文化氛围里感党恩、跟党走,成长为新时代好少年。  关
伯父的宽松教育  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钱钟书出生的时候,他的伯父钱基成还没有孩子,面临无后的危险。祖父便按照封建家族的传统,做主将钱钟书“出嗣”给了长房,由大伯父抱养。  钱基成将钱钟书视为掌上明珠,对他十分溺爱,不愿意让他过早读书受苦,整天带着他进茶馆、听说书、看小说……四处去玩。即使钱钟书犯了错,伯父也不管他,几乎从没有训斥过他。要是有谁敢招惹钱钟书,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