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广场规划设计

来源 :房地产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7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不仅明显改善了城市建筑合理布局,增加了生活空间,提升了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作者分析了城市广场的设计、建设中的思想,展开了论述,并认为在进行城市广场的规划、建设时应转变观念。
  【关键词】广场;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不仅是一个人流聚集的地方,而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得空间。
  1 城市广场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要求
  有关专家认为,城市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呼唤城市广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内地的一些城市建筑物大都缺乏新意,沿街、沿巷砌得满满当当,给人以一种千城一面、单调沉闷的压抑感,人在街上走,仿佛井中蛙。过去的建筑总是沿着建筑红线、边线垒墙造屋,自己俨然一个独立王国,建筑是绝对主体,它给外界展示的只是其高度、线条、颜色,给人以一种无名的压抑感。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城市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在物质财富日趋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生活空间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待着在琳琅满目的高楼旁多出一点空间,在车水马龙的道路边增添一份绿色,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感悟历史长河的真谛,在城市的现代节奏与人性空间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而城市广场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有主体广场,有绿树、草坪、小品,有喷泉、水池、花草,有绿篱、低矮灌木或点缀一些常绿针叶林,树形整齐,四季常青,在冬季也有较好的绿化效果;同时设置喷泉、雕塑等精细小品;它们交相辉映,和谐雅观,商业、酒店、会所等在广场建筑的总体环境中虽然仍是主角,但它仅仅为其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城市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分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城市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正是从市民的这一愿望出发,各城市兴起了建设城市广场的热潮,并进行周边环境整治,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城市空间,为城市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
  2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原则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它是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涵的诸多信息,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2.1 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城市广场以其服务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供人们欣赏的双重功能,方便着人们和美化着城市。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其工作、生活、娱乐、休息等活动直接对城市广场提出了要求,人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新的生活方式引发了人们对户外活动的迫切需求。户外的公共环境与室内环境不同,它属于大众的活动空间,人们各种行为方式的差异,促使城市广场也应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功能与特性。如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态,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所以,城市广场的设计应注重对人的关注,加强以人为本的意识,包括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尊重。如果设计者把这些元素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无疑会为环境的保护与有序的治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整体协调原则
  城市是一个大系统,而特殊地段的广场是一个小系统,如果不作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总体性的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广场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应使广场与城市原有的肌理、道路相吻合,地铁、公交、高架线路、隧道线路、设备用房、给排水电气管道等都应预先予以规划和设计,以免引起冲突和浪费。城市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历史建筑,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达到城市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一般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2.3 突出地方特色原则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如何结合当地历史文脉和城市特色,深刻理解基地的场所特性,提炼精华,进行构思立意,个性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千人一面、一哄而上是当前广场建设的最大弊端。一些建设者只是照搬外地建设成功的广场的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对地方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明显不够,广场建设缺乏文化理念设计素材和根据,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化的造型,使得广场失去了地方特色。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徉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如南京的汉中门广场);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如意大利锡耶纳广场举行的赛马节)。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广场设计阶段应因地制宜、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如同天安门是北京的标志,布达拉宫是拉萨的标志一样。顺应地方文脉,反映地方特色,以形成“来此必游”的社会效益。
  3 城市广场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性
  有些广场在设计时及建成后,均达到了较高的标准,但后期管理及维护水平却没有与之相匹配,广场中部分景观及设施的损坏没有及时得到修复,以至造成广场整体景观的破坏。更有甚者,有的广场几乎已经沦为乱放车辆的停车场。广场在建成后应立即建立一个完善的物业管理机构,时刻监控着广场内的各项设施及景点,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保障广场的服务功能及整体景观。对于在广场中随意停放车辆的现象,应严加限制。所有城市广场的建设项目应由规划主管部门独立归档,以便定期跟踪检查,对于违规行为应立即予以处罚。
  城市广场的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广场的规范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行管理和保护。
其他文献
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行书藏品——《兰亭诗卷》。此卷为绢本,纵26.5厘米,横365.3厘米。此卷为何人所作,历来都有争议。从书法艺术风格及绢本质地等方面考证,
在参考材料上遇到一个问题,学生们不理解,网络上的解释也各不相同,在这里提出一点个人看法,供参考.题目:如图1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行的卫
第三届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2001年农药标准审查会于2001年11月在湖南省常德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71个单位的89名代表.会议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
摘 要:美术鉴赏是一个品位艺术、观察艺术、享受艺术的过程,人们通过体验、分析以及感受来获得丰富的美学知识。为此,文章以绘画素描技法为着眼点,探讨素描技法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实施途径,旨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美术素养。  关键词:美术鉴赏;绘画技法;素描;应用  美术课程是开展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教学的要求。在中美术鉴赏中将素描技法渗透到其中,这对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美术素养具有积
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素质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这是影响职业学校向深层次发展的消极因素。只有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把人力资源转化成人力资本,职业学
我在老年大学诗词班教授中华诗词的4年间,与学员们收获了累累硕果——共同创作诗词4000余首;在各级诗刊发表1600余首;学员参加中华诗词学会及省市县诗词学会的达60多人次;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相机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记录瞬间的好帮手.于是,老年大学的摄影专业愈发炙手可热.然而很多学员都是摄影方面的“门外汉”,为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教学观念现代化、师生关系民主化、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面优化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教师要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四化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念要现代化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把
岗位综合实习难一直是困扰会计专业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把企业搬进校园,建立VBSE虚拟仿真商业社会环境是解决岗位综合训练和校内大批量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本文针
橡胶通用物理试验方法标准是国家规定用于检测各类橡胶原材料和橡胶制品物理性能的方法,是企业保障其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在2000年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