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已清醒地认识到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为进一步营造校园艺术氛围,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充满生气,让歌声溢满校园,让学生能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享受音乐,并在歌声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我们教师应针对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好玩的天性作好引导。让学生动起来,让音乐课活起来。
  一、学生敢动,但不乱动
  农村的小孩与城里的小孩最大的差别就是小学生不敢也不愿动,要么就乱动。上音乐课时没有活跃的气氛。他们胆小、怕羞,没有自信。有一次,我在教完歌曲《我的中国心》后,请他们上台来演唱时,居然没有人举手,于是就指名上来演唱,但被点到的学生竟然不愿意站起来唱。我非常地惊奇,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就这么胆小?我疑惑了。当我到七年级上《青春舞曲》时,先采用教师范唱的方法,把感情和强弱对比表现得夸张些,在范唱过程中加了几个动作,以表示欢快、活泼的情绪,学生对此举动非常新奇,有的同学还在下面模仿,而且模仿得很像,这是一个好现象,于是因势利导:让我们一起来边唱边做动作,跟着老师动也可以,如果能自己想出来就更好,说罢便自己先动起来。这样一来,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活”起来。
  二、使学生想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了第一次,学生便渐渐地放开了胆,逐渐敢动了。上八年级《剪羊毛》时,我在分析、处理完歌曲后,学生基本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感、力度和速度了。然后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及其愿望,让他们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老师在《愉快的梦》的伴奏和学生的伴唱下翩翩起舞,学生不仅为老师的表演而不由自主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个个跃跃欲试,显得特别激动,纷纷站起来与师共舞,音乐与舞蹈唤回了孩子的天性,他们已不止敢动,而且很想展示一下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啊!学生表演完后,就经常运用“你真聪明、你真棒、你将来一定是个音乐家”、“表演家”等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课堂气氛“活”了起来。
  三、使学生会动
  学生敢动想动了,但由于基本功有限,好多学生想动都不会动,这就要靠老师点拨指导了。我在低年级的每堂音乐课中加入动作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还经常示范表演,请优等生上台展示,让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多加以肯定鼓励,告诉孩子可以根据歌词的意思来动,也可以按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动,还可以用游戏试着来表演。“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就要使学生在音乐课中会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如在上《对花》课中,学生会根据歌词的意思和歌曲的节奏来自编动作,而且很生动形象;也可以用丰富多样的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兴趣的一种表现形式,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玩结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在设计这课时,为了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他们在玩乐中主动地去感受一些音乐现象,了解有关音乐知识,培养一定的感悟音乐的能力,充分体现玩的科学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设计了几种游戏,让学生大胆去参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这样,又一次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使课堂“活”起来。如在上《小红帽》中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是以故事形式导入,再要求学生把歌曲用表演的形式展现,这时他们都感到非常有趣,于是我便挑选了平时比较幽默的学生扮演歌曲中的人物,让学生自由发挥。这几位学生的即兴表演,都演得十分贴切,动作也非常恰当,似乎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其他的同学也看得十分投入,也就在这演戏看戏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歌曲有了最深刻的理解,也学会了如何在音乐课中“动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抽象能力都要求极高的科学。这种学科特性,使得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循序渐进和学生可接受的原则。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而学生的基础、禀赋、后天努力等都是有差异的,尊重这一差异,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的放矢,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培养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随着数学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
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又强大,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处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教育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  无论哪方面的养成教育,都需要老师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一个目标或者要求。这个目标或者要求要尽量详细明
期刊
数学的美在哪里?如何把数学的美贯穿于教育教学这之中呢?  数学中的美,不是以艺术家所用的色彩、线条、旋律等形象语言表现出来,而是把自然规律抽象成一些概念、定理或公式,并通过演绎而构成一幅现实世界与理想空间的完美图像。只有数学内在结构的美,才更令人心驰神往与陶醉。它的博大精深与简明透彻都给观赏者以巨大的美的感染。罗素说过:“数学在使人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可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类媲美。”  
期刊
新课程下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的主要内容  发展就是生长、创新。发展型教育的内涵是指自然人、社会人全身心、全方位的,充分全面地得到发展。而英语学科发展型教育,则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生理素质的发展  这是学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从出生起,其大脑就开始建立学习语音的机制,大脑左半球对语言声音变化相当敏感,并且具有搜集信息的功能。基于青少年语言学习的天赋,在英语教学的初始联阶段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
期刊
期刊
在多年的小学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小学生喜欢体育课,这就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天然的条件。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我的做法是:  一、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