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也需要辅导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队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他们也需要被辅导。文章浅析了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倡导健全辅导员的辅导与培训体系,建设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辅导员队伍。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宏利,辽宁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218-02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体贴人,学习上的指导者和心理上的疏导者,是联系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桥梁,是高校对学生进校培养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辅导员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能否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能否使一个团队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谐健康成长的关键。由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亦取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生存与发展,必须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辅导员队伍,并保持其良性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辅导员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辅导员工作队伍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他们也需要被辅导。
  一、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治素质不高,缺乏职业认知感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素质,同时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纷杂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严重冲击着高校辅导员的思想,一些高校辅导员出现了人生观偏颇、价值观模糊,政治辨别力较差,奉献意识不强等现象。
  (二)工作思路闭塞,缺乏专业思维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该具备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背景。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都不是师范专业或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对于这类学科的掌握不够,缺乏科学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许多新辅导员一心想把工作做好,但由于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的局限,往往不得要领不分主次,西瓜芝麻一起抓,经常感慨力不从心。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抓不到有力的契合点,往往表现出信心和底气不足。在解决大学生的人生观偏颇、价值取向偏差以及成长成才和心理健康等相关问题时,甚至对于一些非常规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是通过纪律和制度来进行约束,就是单纯依靠感性直观判断判断;不是依葫芦画瓢照搬老辅导的方法,就是复制了自己读书时的点点经验,严重缺乏开放性的思路和专业理念。
  (三)工作压力过大,缺乏心理支撑
  当前,有部分辅导员在心理上,对待工作冷漠、厌倦,缺乏进取心,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甚至时常有离开工作岗位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拒绝贴心的工作方式甚至抵触接纳学生,对待上级布置的工作缺少热情,更不能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开展工作。
  导致这种心理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工作负荷强度高导致辅导员心理压力大。辅导员带的学生越多(有些辅导员带四百甚至五百名学生),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越多,工作负担就越重。而且当前辅导员的常态工作内容亦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疏导、日常管理、学风建设、贫困生工作、宿舍管理、学费催缴、就业指导等,工作琐事繁多,千头万绪。如若出现突发事件会给辅导员带来更重的心结。二是担当角色的冲突性引发辅导员心理困惑。当前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决定着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样化的。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要作学生的朋友;既承担学校政策的执行任务,又要维护学生权益。
  (四)专职辅导员工作前景黯淡,缺乏动力支持
  一些学校规定专职辅导员任期为4-5年,由于辅导员普遍认为前景黯淡,在任职期间,一些辅导员没有工作动力,工作状态不积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仅仅做到完成工作,而缺失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有一部分辅导员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个人资本积累上,或考研或考博,利用任职时间完成学业,为任期满后转到教学岗积攒砝码。
  辅导员岗位没有吸引力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价值评价偏低。高校辅导员虽属高校教师行列,但在实际工作中,无论从社会认同、政策保障还是工资待遇等方面,都与任课教师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目标定位不明确,发展前景不清晰。辅导员工作复杂、琐碎,而又引不起重视。三是保障机制不健全,任期满之后不知何去何从,个人幸福感淡漠。这些问题严重影响辅导员的工作成效,也使得很多辅导员“身在岗位心离岗,抓住机会早脱岗”。
  (五)辅导员队伍结构多元,缺乏稳定性
  目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工作队伍主要由专职辅导员、研究生合同制辅导员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构成。这种多元构成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高校辅导员队伍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合同制辅导员。合同制辅导员的工作状况十分尴尬,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1)学历与就业感不平衡。传统观念认为,工作地位和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比关系,层次越高的教育应该对应好的工作、好的福利待遇。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心中的理想就业环境应该具备如下特点:安稳、体面、宽松、高收入。经过寒窗苦读的研究生,无法接受做同样的工作获得不同的报酬这个事实,不甘心“屈尊”做合同制辅导员。(2)前途渺茫心态不稳。合同制辅导员,转为正式在编辅导员遥遥无期,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找不到动力源泉,更不用说找到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故此,一部分合同制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不能踏踏实实工作,经常发生工作拖拉、时常出错的情况。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类研究生“身在曹营心在汉”,“跳槽”就随时在头脑中闪现,随时准备跳槽也是一部分研究生辅导员维持心理平衡的途径。所以,一部分合同制辅导员只把眼前的辅导员工作作为职业生涯的过渡,他们还没上岗,满脑子都是转岗的念头。这种浮躁的工作气氛和工作心态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稳定,影响高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
  兼职辅导员作为辅导员工作队伍人员紧缺的一个补充与缓解。这部分辅导员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在读研究生,又是本科生的辅导员。一方面,缺少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在读研究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兼职辅导员职业生涯仅为半年或者一年时间。也使得辅导员这个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
  二、健全辅导员的辅导与培训体系,提升职业能力,形成稳定的专业化队伍
  结合当前辅导员队伍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和新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高教管理部门和高校应把握好五个方面的内容:规划设计是前提,教学培训是核心,研修深造是基础,组织管理是关键,条件投入是保障,从而建立健全辅导员的辅导与培训体系。
  (一)加強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职业认知感
  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辅导员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才能运用系统、科学、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观点来教育和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思想政治方面尤其是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等方面的问题。中央2004年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所有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高校也要承担起对大学生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培训和辅导方式,从理论和实际出发对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岗体验、心得的交流,充分发挥资深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邀请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业绩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辅导员与新辅导分享工作中学生带来的快乐惊喜以及桃李芬芳的幸福,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工作团队,定期组织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和工作研讨,在浓厚的政治氛围带动下,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正确的政治理论指导下,有效地開展学生工作,会使辅导员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和成就感,进而,使辅导员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意义重大的,应该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感到骄傲、光荣和自豪,应树立起自信,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强烈的认知感。
  (二)重视辅导员专业技能,加强专业培训
  教育部文件已有明确规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高等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像培养业务骨干那样,花大力气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对于其在职攻读研究生,要按专职教师培训同等对待”。各高校要制定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宽视角的培训体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功做法,集培训、交流和学习功能为一体,根据计划方案有步骤地有针对性地组织辅导员参加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使辅导员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和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学科的理论水平和理论应用能力,使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重视加强在职培训,积极倡导高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调研,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三)关注辅导员心理健康,增加心理辅导
  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心理疏导的工作职责,要做学生的心理“垃圾桶”。这份特殊的工作职责,决定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应该受到关注。高校在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健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相应的辅导员心理干预机制,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素质,让辅导员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建立关怀和保障机制,畅通“出口”
  辅导员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奉献多,高校要不断建立健全关怀和保障机制,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上还是政治上都要给与他们更多的关心,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使辅导员岗位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尊重,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地位,这是建立稳定的富有实效性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保障。要不断修改完善辅导员的奖评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评机制。对于业绩突出考评优秀的辅导员不仅给予适当的奖励,更要在职务提升、职称评聘、进修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考虑,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后顾之忧,激励辅导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辅导员工作岗位的吸引力。同时要为辅导员搭建畅通的“出口”,在党政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上把优秀的辅导员作为一个重要来源。对于在学生工作岗位上服役多年贡献突出的要求转岗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的辅导员,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进修机会,使其能有较好的发展动力,保持好的工作心态和高的工作热情顺利转到新的工作岗位为学校的中心工作继续努力。拓宽合理的流动渠道,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保持辅导员队伍的动态良性平衡。
  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像重视教学业务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教学业务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使之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
  
  参考文献:
  [1]田作淳,陈文恩,姚跃传.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9).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王伟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
  [4]刘涛.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浅探.经济管理论坛.2005.(15).
  [5]陈倩,倪志梅,陈秋凤.研究生专职担任大学生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
其他文献
摘 要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是随着社会的复杂性产生的,关于两者竞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代表学说,主要有法条竞合说、请求权竞合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我国《合同法》第122条对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 违约责任 侵权责任 责任竞合  作者简介:陈珠妹,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制度已成为各国立法的普遍趋势。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域外适用原则的改进、适用冲突的避免和缓解以及适用合作等方面,而我国的研究则多侧重于与国际接轨问题上,对本国利益的保护的思考相对欠缺,因此,构建我国相对完善的反垄断法域外适用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反垄断 域外适用 “两拓”合资案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
摘 要 哪些主体可以作为适格原告是制约公益诉讼的瓶颈问题,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以食品安全为视角,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解读来界定民事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的外延。  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 原告主体资格 食品安全  基金项目:西南政法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创新活动(11XZ-BZX-116)。  作者简介:张梦佳、张焕娟、陈浩,西南政法
摘 要 随着当前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社会矛盾的关联性、聚合性和敏感性都在不断增强,人民法院被推上了信访问题的前沿。在人民法院被上访的案件中,涉及执行案件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司法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如何化解涉执信访纠纷是摆在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申请执行人邱某与被执行人王乙侵权纠纷为例,解读化解涉执信访纠纷需要构建社会救助体系。  关键词 涉执信访
摘 要 刑法因果关系是我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有利于为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提供客观依据。刑法因果关系表面看似简单,但研究越深入却越为复杂。因此该问题在刑法理论界与实务界一直是个难点。本文拟在简要介绍德日大陆法系的主要因果关系理论及我国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论述偶然因果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偶然因果关系新说——“必然联结说”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论证充分,能较好地解开
摘 要 枫桥经验的核心理念是“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依靠社会力量,就地解决矛盾纠纷,这与人民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不约而同选择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在内涵上恰恰是共通的。本文试在“枫桥经验”的语境下,通过阐述“枫桥经验”与“诉调对接”机制的内在联系,介绍现阶段人民法庭“诉调对接”工作的具体举措,最后提出完善“诉调对接”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枫桥经验 诉调对接机制 人民调解  
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建立的,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市场经济良好运行和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其基本功能是国家从经济的角度对社会公民的生活提供安全性保护。本文试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情况、养老现状和医疗现状等角度,围绕如何完善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社会
摘要:银行的特殊企业属性和存款的不确定性、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同业竞争的风险,使得银行陷入危机,甚至破产。为避免银行挤兑及高昂的社会成本,有必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使其与央行的最后贷款职能密切配合,形成金融安全网,稳定金融体系。  关键词:银行破产;最后贷款人;存款保险制度  作者简介:王菱钰,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要席卷西方国家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向世人表明保护金融消费者是金融市场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在我国一直没有赋予金融消费者以合法的概念和地位,这就在理论体系和司法实践上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带来了很大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合理解决,才能够更好地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关键词投资基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作者简介:刘佳,烟台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孙昂,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摘 要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认真贯依法治国的精神,实施法治管理学校,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是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  关键词 法制教育 高职院校 依法治校  作者简介:景凌凌,法学硕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育、民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