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反请案”揭开耒阳知县身世之谜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以科举取士,从进士、举人选授县令,间或以贡生、监生等补用,称之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顺治四年(1647),耒阳归清,此后几百年间,耒阳知县多达156人,其中进士29人,举人42人,解元2人,贡生24人,监生30人。这当中,任职时间最长、政绩显著的耒阳知县,当属贡生出身的张应星。《耒阳县志》载,张应星贡士出身,任职耒阳知县14年余。
  文采横溢的“诗人知县”
  张应星,号筱山,浙江省休宁县(今属安徽省)人。休宁建县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自古文脉兴旺,科举时代出了19名状元,被誉为第一状元县。张应星饱读诗书,精通文学,擅长书法。他任职耒阳知县期间,经常流连耒水两岸的胜景,吟诗作文遗墨,佳作不断,堪称“诗人知县”。
  笔者翻阅《衡州府志》、旧《耒阳县志》,发现他在耒阳留下的山水诗多达33首,《遥田纪事》《山行》《春日出行》《雨途》等都是朗朗上口的佳作。他的诗作取材多样,语言鲜活,常有出奇之佳句。他写《登侯憩仙》:“侯憩仙如屏,斩方驾云上。端雾不可狎,众山让倜傥。”把侯憩仙喻为风流倜傥的美少年,妙哉。他写《吊元耒牧吴瑛》,缅怀元代耒阳州官吴瑛,内有“川岳钟灵识在公,耒江仰止意无穷”二句。尝闻“高山仰止”之说,张应星以水势喻高山,清新怡人。张应星的《寓居萧家别业》诗:“高敞疑无地,虚空喜有天。几枝青在树,万顷绿平原。乳鸭啼墙背,雏牛卧户前。农庄书舍近,耕读不妨连。”诗中有着田园牧歌般的意境与情趣,反映了太平盛世耒阳乡村的风貌。
  张应星不但文采斐然,而且治政有方。耒阳人自古以霸蛮、刚烈著称,天性像牯子牛,人称“耒牯子”。耒阳人宗族观念强烈,只要姓氏相同,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同姓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势力。大姓集中的地方一旦爆发暴力冲突,往往倾巢而动,刀棍相斗。张应星在耒阳知县任上,大力倡导“兴文教而振民风,黜恶习而崇古道”,重视对老百姓的教化,做了许多有益的好事:“兴文教,黜陋习;恤民困,除积弊;正人伦,倡孝道;建文庙,修城池;培杜墓,葺庞祠;开乡道,筑石路;修津渠,便商旅;建宝塔,壮風水。”
  这些善举,不但使民风得以淳化,维护了社会稳定,还改变了全县的人文环境面貌,使之出现了繁荣兴旺的景象。他牵头筹资修建的凌云塔,高耸直入苍穹,与鹿岐峰遥遥相望,成对称之势,耒阳人称青龙塔,三百年来,一直是耒阳城的标志性建筑。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诗人、政治家,官方却没有为他立传。他出生何年何月?在哪里求学走向仕途?还在哪些地方任过职?身后子孙有多少?这些都难以找到史料记载,成为一个谜团。
  “曾静反清案”供词的意外发现
  笔者在研读“曾静反清案”相关史料时,从清初刊印的《大义觉迷录》中发现里面收录有张应星后人的供词,破解了耒阳知县张应星的身世之谜。
  提起“曾静反清案”,熟悉清史的人都知道。曾静,号蒲潭先生,湖南永兴县人。永兴县与耒阳县相邻,两县民众共饮一江耒水。曾静是才子,县学生员,授徒为业,性迂阔,喜谈道学,骨子里有反清思想,崇拜吕留良(1629-1683,浙江桐乡人,明末清初思想家、诗人)。他曾经派衡阳籍学生张熙前往浙江,找到吕留良之子吕毅中。吕毅中将其父吕留良的所有遗书交予张熙带回永兴。师生二人因此受到吕留良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异想天开,游说川陕总督、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反清。
  于是,清史上迂腐的一幕出现了:雍正六年(1731)九月的一天,身为岳飞后裔的岳钟琪在出行路上被人拦路上书,信封上写有“天吏大元帅”五个大字,信函开头便是“南海无主游民夏靓遣徒张倬上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清王朝,朗朗乾坤,怎么会有无主游民呢?
  岳钟琪满脸疑惑地打开这封“群众来信”,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封逆书。书信列举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等十大罪状,否认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规劝岳钟琪利用“握重兵,居要地”的条件,“乘时反叛,为宋明复仇”。来信煽动性极强,乡野之人、市井小民,根本不可能炮制出来。
  岳钟琪看完此信,不禁惶恐之至,惊出一身冷汗。他为求自保,一面密折奏报雍正皇帝,一面联系按察使硕色,连夜审讯投信人。但投信人任凭严刑拷打,软硬兼施,一概不招。岳钟琪急中生智,变换策略,假意答应共同谋反。果然,投信人信以为真,承认本名“张熙”而非“张倬”,写信人真名“曾静”而非“夏靓”。张熙还招供了6个同谋的姓名、地址,以及另外7个知情者,并透露曾静、张熙产生反意是受吕留良著作的影响。
  书信原件密报雍正后,雍正朱批“朕览逆书,惊讶坠泪,梦中亦未料天下有人如此论朕也,亦未料其逆情如此之大也”。可见对雍正内心打击之大。雍正通过兵部发送“廷寄”的方式,派出大批人马实施大抓捕,查拿吕留良家人和门徒,抓捕曾静、张熙等一干人。
  此案发生后,牵连诸多官员。按理这些人都该严惩,甚至打人死牢。谁知雍正决定只当作普通的文字案件处理,把曾静、张熙免罪释放,只将吕留良全部遗著焚毁,吕留良戮尸,家人流放。同时,雍正下令收录关于此案的上谕、口供和《归仁录》,合成《大义觉迷录》,刻印颁布全国。就是在这本《大义觉迷录》中收录有张应星之子张秀公、孙子张振蕃、外甥孙仪周的口供。
  可是,“曾静反清案”发生时,曾任耒阳知县十多年的张应星已经病逝。他生前与吕留良、曾静、张熙三人均不相识,更无交往。那么,这起惊动雍正皇帝的大案,怎么会牵涉到他呢?
  供词解开身世之谜
  原来,“曾静反清案”追查了张应星的同窗好友、著名书法家王澍。官府在调查过程中,拘捕了张应星的儿子、孙子和外甥。
  王澍是江苏金坛人,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员外郎。他与张应星在江南徽州有过同窗之谊。在查办“曾静反清案”过程中,张应星的长随唐思向专案组举报,王澍曾经指使耒阳县人曾盛任代写便条,向张应星索取银子五十两。由于张应星已经病逝,安庆按察使秘密拘捕了张应星之子张秀公、孙张振蕃,以及在耒阳县衙管事的外甥孙仪周,并搜出张应星在任的日记簿一本。日记中所记,都是张应星任职耒阳知县每天做的事情,所会见的客人。抚臣程元章亲自审讯张秀公等人,对照日记记载的人,逐一追查他们的下落。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程元章这一追查,发现那个头戴黑毡帽的王澍,竟然是个冒牌进士,此王澍非彼王澍,跟张应星生前没有任何交往,完全是县衙里装裱字画的技工唐思一派胡言。张秀公的供词详细讲述了张应星的身世与生平经历。
  张应星生于康熙八年(1669),24岁时带着全家到浙江糊口。康熙四十年(1701)四月,他由杭州搬同到原籍,次年考取景山官学教习,康熙四十七年(1708)任期满,被选拔任命为耒阳知县,冬末离开京城,走了近半年,于第二年四月到耒阳上任。张应星病逝时年仅54岁。
  张应星生子4个,长子早逝,次子张秀公时年37岁,老三张兆鹏在广东谋生,老满张兆凤在家中。张秀公跟随父亲上任时,只有14岁,断断续续在耒阳待了五六年。他曾回忆说:父亲以商籍进学,从教习选上县官,都是赤手空拳挣出来的,也没有亲戚朋友的帮忙,后来做官的时候,很能节俭朴素,自我约束。死的时候钱粮还有所亏空,就是那些想寻关系米占便宜的人,都没有什么想头。
  三百年风雨沧桑,三百年耒水滔滔。遥望耒水岸上高耸巍峨的凌云塔,我想起张应星的一句话:“一片苦心,不忘吾来!”这样一位颇有政绩的“涛人知县”,历史岂可忘记呢?
  (责任编辑:亚闻)
  (邮箱:2003xyw@163.com)
其他文献
1964年9月,我在西藏军区(属大军区建制)高原战士报社任记者。当时全国全军都在开展“向雷锋及‘南京路上好八连’学习”的活动。西藏军区党委为了结合本区先进典型,使学习活动更有成效,决定派出工作组,到海拔最高(5320米)、环境最苦(冬天零下40摄氏度以上,一年四季穿棉衣,空中的氧气含量只有60%)、物质条件最差(终年吃不上青菜,住帐篷及土砖平房),而保卫边防工作成绩极为突出的查果拉边防队去调查采访
我的家乡在洞庭湖地区腹地,叫南大膳,属湖南益阳沅江市。据说这个地名是因岳飞率兵镇压杨幺起义后,摆了十里长的庆功宴,此地设最南一席而得名。南大膳地处沅江、湘阴、华容三县交界处,原本为湖洲,后来在此生存的人多了,为防洪水,遂筑堤成垸。不难想象,这里最大的垸情,便是水情。人们既以水为友,亦视水为敌。堤外是宛如大海的东洞庭,是汹涌奔腾的大运河,堤内是星罗棋布的湖泊,是纵横交错的沟渠。我下面说的故事,就是在
如今称呼女子,多将“女”与“士”相连,殊不知,在古代,这个称号可不是一般女子能受得起的!  唐代张说为荥阳夫人作墓志铭时,曾夸对方“实为女士”。乍一看,不免令人惊讶。所謂“夫人”,用如今的话说,当然指的是女士。可细看墓志铭的内容,荥阳夫人出身名门望族,相貌颇美,嫁得也不错。死后,张说为其作墓志铭。墓志铭通篇内容,与男扮女装完全不沾边!那么,张说怎么会言及“实为女士”?这“实”字,从何而来?  同样
大约是1944年,我还只有五六岁,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反攻阶段,老家(湖南湘乡市棋梓镇原大坪洲石边山,现在湖南水府旅游区谷水上游)上空时常可以听到飞机的声音。大约是端午节前夕的一天早上,我正在家里吃饭,突然从谷水方向传来一阵刺耳的飞机轰鸣声,明显感觉与平时的飞机声音不同,噪音特大且声音奇怪。我迅速跑出屋外,只见一架飞机从我家屋顶上呼啸而过,仿佛是贴着瓦片飞过去,飞机上螺旋桨巨大的风力把屋前梧桐树
我国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中心——南岩,位于紫霄宫西约2.5公里处,山岭奇峭,林木森翠。危崖上接碧霄云天,下临万仞绝涧,其风景奇幽为武当三十六岩之冠,故有“路入南崖景更幽,,之誉。  在南岩悬崖峭壁上有建于元代延祜元年(1314)石砌仿木结构天乙真庆宫石殿,其梁柱、檐檩、斗拱、门窗均用石材雕琢、拼砌而成。石殿内三清塑像庄严肃穆;五百铁铸灵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太子卧龙床组雕形象生动别致。游人站立殿前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真理报》报道,像癌症和艾滋病这样的疾病目前仍属不治之症,然而科学家有望在100年内发现治愈这些绝症的良方。现代病人如果能陷入漫长的“睡眠”,等l00年后良药发明时再“复苏”,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  据悉,俄罗斯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可以长期保存人体细胞的“人体冷冻术”,目前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证明,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让“冷冻人体”在100年后复活,也许不久
到过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的人们,想必都会对中共深圳市委门前广场上的那座雕塑留下深刻印象:一头粗犷雄伟的拓荒牛正在奋力腾跃,只见它勾头蹬腿,筋肉暴起、重心向前浑身使力,将身后一个巨大的树根拔出地面……  这座代表改革开放精神的深圳特区标志性雕塑,初名“开荒牛”,又名“孺子牛”,由我国著名雕塑家潘鹤(1925年生,广东南海人)创意设计并完成。  其实,最先构想的并不是牛的造型,这中间还经历了一
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观念及伦理道德的影响,人们普遍持有“生要完肤,死要厚葬,全尸去见列祖列宗”的观念,而往往把从去世者身上摘取器官视为丧失天良。  在器官移植技术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即从一个人身上取得能够成活的器官移植给另一个人,但这一行为究竟是否符合伦理道德,一直存在着争论。  伦理学家认为器官移植有利于人类健康,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支持这一行为。美国学者肯宁汉在《器官移植的道德》中写道:“
杨怀超  人到古稀之年,蟄居内心深处的东西最易勾起苍凉的怀念。在打倒“四人帮”后,我和家人心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结,那就是失去联系的父亲杨怀超到底去了哪里?居委会的人曾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是国民党官员,去了台湾。”母亲也曾对我们说:“你们的父亲到哪里,哪里的警察都来抓他。那些年他带着我在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居住时,常常被当地警察追捕,回到湖南新田老家不久,同样,县政府也派人来抓他,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
沆瀣一气,是一个很常用的贬义成语,它的意思是比喻气味相投,暗中勾结。但是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  其实沆瀣本身是水汽的意思,特指早晨的露珠。但是一般露水代表的是纯洁,怎么会把它作为贬义词呢,其实这里有个故事。  唐僖宗年间,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来长安参加科考。这次的主考官名叫崔沆,他在阅卷的时候把崔瀣的试卷判为第一名。虽然他们都姓崔,但是之前并不认识。  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有一个规矩